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洋武士(图说冷兵器时代的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世界尚且沉浸在冷兵器的喧嚣中时,大地上活跃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手执兵刃,英姿飒爽,在铁与血的洗礼中升华着自己的灵魂。在西方,他们是象征高贵与荣耀的骑士;在日本,他们是誓死恪守忠诚的武士。本书揭开血痕斑驳的古老面具,还原真实的日本武士。

内容推荐

当世界尚且沉浸在冷兵器的喧嚣中时,大地上活跃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手执兵刃,英姿飒爽,在铁与血的洗礼中升华着自己的灵魂。在西方,他们是象征高贵与荣耀的骑士;在日本,他们是誓死恪守忠诚的武士。直至千百年后的今天,当喧嚣早已归于沉寂,当充斥着洲际甚至星际武器的世界不再需要他们挥洒热血,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却仍然流传不止,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骑士、武士的历史话题,不应仅是我们的消遣,更应引起我们的思考。无论是骑士精神、武士道,还是侠客魂都为我们现代社会留下了一些遗产,他们也正以不同的形式重新活跃在历史舞台,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的时代乐章。

目录

武士历史

 1 武士源流

 2 武士诞生后的登场之作——源平战争

 3 武家第一幕:镰仓幕府

 4 南北乱世与短暂的室町幕府

 5 战国时代

 6 回光返照——江户时代早期的“盛世”

 7 草莽崛起的幕末武士

 8 明治新政——武士制度的终结

 9 武士道孕育出的怪胎——“二战”时期的大日本皇军

武士的生命——武士道

 1 旧型武士道——江户时代前的武士道

 2 江户时代的新型武士道

 3 明治维新后转化为近代日本军人精神的武士道

 4 武士道的极致血腥——切腹

武士的立身之本——武艺十八般

 古武道技术分类

武士的躯壳——武士铠甲

 1 挂甲和棉袄甲

 2 大铠

 3 胴丸

 4 腹当

武士的灵魂——日本刀

 1 日本刀的历史发懚

 2 试刀

 3 佩刀

 4 刀的摆设

 5 鉴赏礼仪

武士身世的印记——武士家纹

 1 家纹的意义

 2 著名家纹

武士的家——日本城堡

 1 “城”的历史

 2 “守”的发展

 3 日本城堡的元素及特点

 4 桥与门

 5 城堡的塔楼

 6 天守

 7 食物与水

 8 日本城堡的结局

不是武士的“武士”

 1 忍者

 2 浪人

 3 僧兵

 4 足轻

后记

试读章节

1 武士源流

“武士”一语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中国初出为:“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诸卫士为武士”【图1】。日本初出为:“宝龟二年(公元771年),赐亲王已下五位已上丝,各有差。其明经、文章、音博士、明法、算术、阴阳、天文、历术、货殖、恪勤、工巧、武士,总十五人赐丝十绚”。这里的“武士”当然与本文所说的武士含义不同【图2】。

本文所说的“武士”一语,10世纪以前虽已出现,但不固定。同样含义的词语还有“兵”、“侍”、“武者”等。这几个词语间也稍有区别:“兵”,以战争为职业者;“侍”,贵族的警卫;“武者”,政权中的武人。日本学者认为这三个词语反映同一实体的不同侧面。到12世纪时三者统一为“武士”。

以上是“武士”的语源。

武士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应该予以明确的定义。日本学者间有两种定义方法。一种从职能定义,例如:“以武艺为专业者”、“以武技、战斗为业者”,【图3】可以说是。杀人请负人”(杀人包干者),而武力的请负化是与当时王朝国家的基本统治原则“请负制”一致的。军制史则强调武士与地方政权相结合,构成军团制废除后的国衙军制的一部分。但是,武士不仅是一个职能集团,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集团、社会集团。显然这种职能定义的方法不能全面反映武士的状况,因此都需要作补充说明。例如:。在封建时代作为支配者而发挥权势”、“后来成为身份阶层或其所属成员的称呼”。

但是,什么支配者、什么身份并不明确。另一种从阶级定义,例如:“拥有武力并在农村居住的本地领主”、“凭依武力统治地方而又任职于政府者”。这些定义虽然指出了武士的阶级性,但又局限于“本地领主”、“地方统治者”,而实际上镰仓幕府后武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成了全国统治者。因此这些定义只适用于平安时代,而不适用于镰仓幕府后的时代,尤其是江户时代。显然这种定义作为定义缺乏普遍性。武士出现于10世纪,200多年后镰仓幕府建立,以后武士政权延续了近700年,直至明治维新。在这近1000年间,武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应该以什么作为定义的基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指标来定义武士。第一,经济上为领主,既可以是庄园领主,也可以是封建领主;第二,社会上以武艺、战争为职业;第三,政治上以掌握政权为目标;第四,思想上以主从关系为道德准则。作为一个政治集团、社会集团的武士阶级应具备以上四个指标,尤其是第二、第三点。这样的定义把武士与一般的职业军人、雇佣军人区别开来,既适用于武士形成期,也适用于武士政权期。当然在武士形成期这些指标不那么典型,但已具有这些因素。武士政权虽然历经变迁但不出这些基本点。

武士出现绝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庄园公领制与阶级关系多元化

大化改新后,实行班田制。班田制是公地公民制,即将氏姓贵族的私地(屯仓、田庄)和私民(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政府将公地定期(每六年一次)班给(分配)公民,称口分田。分得口分田的公民则负担租(地税)、庸(劳役)、调(特产物)。8世纪后班田制已不能按时实行,10世纪初停止班田。班田制以后日本的土地制度,一般认为是庄园制[图4]。庄园公领制是庄园与公领并存的制度。从土地制度说,它既不是纯私有制,也不是纯公有制,而是一种过渡性的土地制度。庄园是私有制,因为它有固定的庄域即所谓四至,有不输(免税)、不入、(国司无权干涉庄园内部事务)的特权。公领是以前的公田,但这时有两点重大变化:一是不再进行班田。二是实行国司包税制:中央不再过问公领的事务,因而形同国司的领地,因此又称“国衙领”。地方包税制的实行,引起三方面的变化:第一,国司在地方上拥有全权,包括行政、司法、军事、宗教等权力。第二,受领任期规定为四年,为此,他们在任期内千方百计利用手中权力恣意搜刮,扩充私产,甚至开地而自成领主,同时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第三,庄园公领制与班田制的平均化相反,阶级阶层关系多元化、多层化。最简单的庄园其阶级阶层关系也有三个层次:庄园领主(领家)——一庄官(地方领主)——庄民(被剥削农民)。领家有时还不足以保护庄园,就向更高级的贵族寺社寄进,此更高的所有者称本家。

P1-2

序言

当世界尚且沉浸在冷兵器的喧嚣中时,大地上活跃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手执兵刃,英姿飒爽,在铁与血的洗礼中升华着自己的灵魂。在西方,他们是象征高贵与荣耀的骑士;在日本,他们是誓死恪守忠诚的武士。直至千百年后的今天,当喧嚣早已归于沉寂,当充斥着洲际甚至星际武器的世界不再需要他们挥洒热血,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却仍然流传不止,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武士,骑士都是对所谓“国民性”起着深刻影响的武士阶级。它们作为东西方民族带有尚武色彩的文化精神的象征,显然有其可比性。因此,从文化精神的角度对武士和骑士进行比较研究,不失为必要而有意义的一课。

骑士兴起于13至16世纪。完整的骑士制度,也就是当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骑士精神正是形成于这一时期。

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如别林司基指出的“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它构成了西方“绅士精神”的基础,形成了现代西方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崇尚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总之,它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自我的豪爽武人品格。

日本武士则源于平安时代。开始时他们仅是一些地方领主为了保卫自身所组织的私人武装。到了10世纪,武士被朝廷借用于镇压地方叛乱,从而受到了中央的承认,跃升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正如骑士精神之于骑士,武士也有他的一套思想理论,其核心便是武士道。

“武士道”这个名词,毫无疑问,为遭受日军侵略的我国国民所熟知并憎恶,但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大多是经过法西斯化的武士道,它所显出的残忍、愚昧、癫狂是统治阶级政治煽动的极端后果。因此,本书也希望与大家一起来剖析武士道的本来面目,探讨它是怎样诞生、发展,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彻底成为了军国主义工具的。

武士道直到今天仍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达的“忠”仍然是当今日本社会有序竞争的重要基础。然而反观日本长达百余年的侵略史,我们不禁要问它的这种“忠”是以什么为条件的呢?若只是无条件地以服从,那么这种“忠”便没有底线,随时可为达到当权者的目的而违反规则甚至违反人道。

骑士、武士的历史话题,不应仅是我们的消遣,更应引起我们的思考。无论是骑士精神、武士道,还是侠客魂都为我们现代社会留下了一些遗产,他们也正以不同的形式重新活跃在历史舞台,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的时代乐章。

后记

近年来,网络游戏以及日本动漫的异常兴旺发达,使得不少青少年整日沉浸在“圣骑士”和“战国豪杰”的世界不能自拔。然而,真正促使我写这本书的动因却并不是要为这些孩子们增添什么“精神营养”或“专业补课”,而是我内心一直潜藏的困惑:为什么有着独特东方文化的日本却能与西方精神那么迅速而完美地融合呢?曾经那些十几岁、二十几岁、甚至三四十岁时还朝夕默咏《叶隐闻书》的日本武士们,转眼间就变得西装革履、阔步直行。他们并非邯郸学步式的简单效仿,而是真的做到从仪表、风度到气韵都与西方人无异……整个日本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简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成为西方的盟友、“自家人”。

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只能用日本人和西方人在文化性格上的相通来了理解。

正如黑泽明的武士电影并不是向西方人兜售“日本国粹”,而是隐隐中传达一种“默切”:武士和骑士其实可以打破任何以往形式上的“差别”,而迅速取得“品性上的共同”。

无庸讳言,近二百年西方文化一直扮演着世界“主流文化”的角色,而日本的成功蜕变也使得他迅速走向世界前列。现在我们正迎头赶上,势必要好好揣摩打量一下他们。所以,任何帮助我们从不同侧面、角度、方式了解他们的研究,都是有一定价值的。

另外,本书引用资料来源很广,仅为介绍、评析、欣赏之用,其中一些资料是摘自网络,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知道真正的原创作者,所以无法列举他们的名字,在此特向原制作方表示感谢与歉意!本书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和创作时间仓促等原因,一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读者专家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洋武士(图说冷兵器时代的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凯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16976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31.39-49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8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