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金之路/世界商贸之路探寻
内容
试读章节

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野蛮民族的不断入侵,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文明发展的一度停滞不前,于是欧洲就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而另一方面,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却又使得教会在各国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如许多历史学家指出的,与其它宗教不同,基督教浸透了普济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好战精神,而这种精神又最终衍生出欧洲基督教的扩张主义。其结果就是,为了达到掠夺财富和土地的目的,欧洲的统治者能够轻易地以宗教为旗帜鼓动千军万马,冲向遥远的东方。

中世纪欧洲的现实也有助于基督教的扩张。那个年代,曾经统一的西罗马帝国被灭亡以后,在帝国的废墟上建起了众多的民族国家,并成为今天西欧各国的雏形,同时也使西欧各地陷入了封建割据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天主教会却利用有利的历史机遇迅猛发展,其主要途径就是与世俗政权互相利用。通过与法兰克等王国合作,罗马教会一方面帮助各国统治者建立和巩固政权,同时自己的势力也随之扩张起来,逐渐获得了巨大的权力。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教会享有了司法独立权,拥有独立的法律、法庭和监狱,其内部纠纷自己解决.不受国家干涉。在政治方面,西欧各国教会逐渐发展成为本国内的特权组织,世俗政府一般很少也很难干涉教会的事务。另外,教会还通过种种途径成为西欧最大的经济实体,成为最大的封建主,并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据估计,教会掌握的地产约占西欧全部地产的1/3。与此同时,教徒还必须向教会交纳什一税,而教会却又有免税特权,因而积聚了大量财产。最关键的是,随着基督教的深入传播,它在西欧的影响越来越巨大。因为基督教当时已成为西欧社会的精神支柱,几乎所有的西欧人,从一出生就要受洗,成为信徒。这样,教会就成为西欧人心目中最权威的力量。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当时,如果有人(包括国王在内)胆敢对正统教义和教士的权威表示怀疑,就会受到惩罚,被判有罪,被迫向教会认罪赎罪,否则就会被开除教籍。至于那些公开反对教会统治的人,则会被教会视为“异端”,送进宗教法庭接受审判,甚至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在这种情形下,罗马教会的最高首脑——教皇的权威也日益提高。在与西欧各国世俗统治者的争斗中,教皇先后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不论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的君主们,都曾在教皇面前一度表示臣服。尤其是在公元12世纪左右,教皇在西欧几乎能够任意发号施令。然而不幸的是,罗马教会却因此而滋生出巨大的野心,并因而导致了整个文明世界的百年战祸——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前后共达八次之多,从1096年开始,到1291年宣告彻底结束,历时近两百年之久。在战争中,西方的十字军虽也曾取得过一些胜利,从东方穆斯林手中夺得过一些领土,但最终都化为乌有。由于部队的组成非常复杂,动机也不一,内部矛盾重重,结果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1095年,由于塞尔柱突厥人的威胁,拜占庭帝国皇帝阿历克修斯一世向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及西欧各君主求援,希望他们伸手援助“基督兄弟”,于是这便成为了教皇发动战争的最好借口。1095年11月18日,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的克勒芒召开宗教会议,号召西欧基督徒进行“圣战”,从异教徒手中夺回“主的陵墓”,宣称凡参加者均可完全免罪。由于参加者通常在自己的衣服上缝上红十字作为标记,因此被称为十字军。1096年,十字军第一次正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决战,十字军多次打败突厥人,占领了一些地盘,并先后建立了几个基督教王国。1099年7月15日,在经过一个月的围攻后,十字军终于攻陷了“圣地”耶路撒冷。但是经过多年反复较量之后,到13世纪后期,十字军已成强弩之末,内部矛盾重重,而同时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却日益强大起来。他们不断进行反攻,夺取十字军领地。1291年,在马木留克王朝攻占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后,十字军的所有战果都化为乌有,从而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长期以来,针对十字军东征背后的真实原因,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但客观地讲,罗马教会正是为了财富与权力,才打着“十字架战胜新月”的旗号发动战争。教皇所包藏的阴谋和野心,从乌尔班二世为鼓动十字军而发表的演说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1095年11月,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勒芒召开宗教大会,以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口号,煽动宗教狂热情绪,号召发动十字军东征。他在会上发表了富有煽动性的演说。他列举了穆斯林的种种“暴行”,声称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正在向东方基督教徒大举进攻,号召大家从穆斯林手中夺回耶路撒冷,解放主的坟墓。他还露骨地以东方的富庶引诱人们,他说:“那个地方(耶路撒冷),如同《圣经》所言,是上帝赐与以色列后嗣的,遍地流着奶和蜜。耶路撒冷是大地的中心,其肥沃和丰富超过世界上的一切土地,是另一个充满欢娱快乐的天堂。我们这里到处都是贫困、饥饿和忧愁,连续七年的荒年,到处都是凄惨的景象,老人几乎死光了,木匠们不停地钉着棺材,母亲们悲痛欲绝地抱着孩子的尸体。东方是那么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身可拾,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坐以待毙呢?”他许诺,凡是参加十字军东征的人都可以免罪,死后可以升入天堂。负债者可以免付欠债的利息,无地者可以在被征服的土地上获得份地,农奴参加东征可以获得人身自由。果然,教皇的演说鼓起了与会者的宗教狂热和贪财欲望,会上响起“这是上帝所愿”的喊声。就这样,十字军东征的序幕揭开了。

P6-10

目录

序:黑色的黄金

第一章 黄金的诱惑:欧洲与发现/1

黎明前的欧洲/4

 1.从十字军东征说起/6

 2.影响欧洲的旅行者:马可·波罗及其游记/12

到东方寻找黄金:新航路的开辟/17

 1.大航海时代即将来临/18

 2.葡萄牙的航海先驱/20

 3.亨利王子在非洲的发现/23

 4.迪亚士与好望角/29

 5.哥伦布的意外“发现”/30

“文明人”在新世界的较量/37

 1.教皇子午线/37

 2.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建立/39

荷兰与英国的崛起/41

 1.“海上马车夫”的崛起/41

 2.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到来/46

第二章 奴隶与黄金:罪恶的起点/51

原本宁静而古老的非洲/53

 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53

 2.西非:殖民者的第一个据点/57

奴隶的发现/61

 1.西非沿海地区的奴隶/61

 2.欧洲人的入侵和掠夺/64

 3.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开始/66

血泪之路/73

 1.黄金海岸上的奴隶堡/73

 2.惨绝人寰的贩卖之路/76

第三章 新大陆的宝藏/81

曾经辉煌的印第安文明/82

 1.玛雅文明/82

 2.“黄金国度”——印加/84

 3.阿兹特克帝国/88

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90

 1.文明人的暴行/90

 2.血腥的黄金/93

 3.印第安人的灾难/99

抗争殖民者/101

 1.海地的独立运动/101

 2.墨西哥的呼声/104

 3.南美的独立运动/107

海底黄金/113

 1.西班牙“阿托卡夫人”号/113

 2.西班牙黄金船队/114

 3.西班牙“圣荷西”号/115

 4.罗亚尔港传奇/117

 5.“金银岛”上的秘密/119

 6.亚马逊密林的黄金城/122

第四章 美利坚的成长/125

美国的独立/126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126

 2.波士顿倾茶事件/130

 3.乔治·华盛顿和独立战争/131

 4.第二次美英战争/136

美国南方的奴隶制/139

因奴隶而战争/145

 1.废奴主义的勃兴/145

 2.斯托夫人和《汤姆叔叔的小屋》/146

 3.亚伯拉罕·林肯和南北战争/151

第五章 吸血的欧洲/157

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158

 1.殖民者的扩张与竞争/158

 2.阳光下的罪恶/161

价格革命:黄金的副作用/169

 1.商业革命/169

 2.出人意料的欧洲价格革命/170

西班牙的衰落/173

 1.金银是祸水/173

 2.“无敌舰队”的覆灭/178

英国的原始积累/183

 1.羊吃人的运动/183

 2.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87

第六章 文明的磨难/193

福音主义与英国废奴运动/194

威伯福斯:积极奔走的先驱,200

黑白分明的世界/209

 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209

 2.民主样板国度的痼疾/214

 3.南非:持久的历史阵痛/222

序言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一种洲际贸易,与其他著名的世界性商路有所不同的是,这种贸易的主角既不是丝绸、瓷器和茶叶,也不是胡椒、大料,更不是琥珀、钻石等珠宝,而是活生生的人——来自非洲大陆的黑人。这就是曾延续了长达400年之久的奴隶贸易。更令人深思的是,这种血腥的奴隶贸易之所以出现,其根源就在于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对美洲大陆黄金的追逐。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又演变为高额利润的代名词。

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最为可耻的一页!

地理大发现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西欧各国通过令人发指的手段疯狂掠夺新大陆的财富,而黄金,便是他们最直接的目标。当这块大陆的人力资源枯竭后,西欧国家又将目光转向原本宁静的非洲。很快他们发现,把非洲黑奴贩卖到美洲,竟可以得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益,于是不少资本家便纷纷把精力投入到贩奴活动中。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尤其是最先垄断奴隶贸易的葡萄牙,都在贩奴运动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足的条件。

殖民者在长期贩卖黑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一本万利的“奴隶贸易制度”,即后来著名的“三角贸易”:贩奴船满载着“交换”奴隶用的枪支弹药和廉价消费品。从欧洲港口出发,航行到西非海岸,称为出程;在西非海岸用货品交换大批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驶往美洲,称为中程;在美洲用奴隶换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称为归程。一次三角航程需要6个月,奴隶贩子可以做三笔买卖,获得100%到1000%的利润。与此同时,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惨重损失。据估计,在400年间,非洲丧失的精壮人口不下1亿。这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又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非洲的落后。

从19世纪开始,废除奴隶制的运动开始勃兴。到19世纪末,这种血腥而丑陋的贸易才宣告结束。尽管如此,奴隶贸易所造成的历史后果却远未彻底消除。众所周知,无论是南非、美国的种族隔离制以及种族歧视,还是当今非洲的落后,都要归根于奴隶贸易。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那散发着太阳般光芒的黄金,以及人类对财富的贪婪。

内容推荐

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传奇经典系列”图书。

《世界商贸之路探寻》系列丛书很大一部分取材于澳大利亚LIC的独家授权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传奇》系列电视节目来自14个国家的112家制作发行公司,并在全国百余家电视台播出,收视观众达上亿人。“传奇经典系列”图书将陆续为读者展示更多精彩内容。

编辑推荐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一种洲际贸易,与其他著名的世界性商路有所不同的是,这种贸易的主角既不是丝绸、瓷器和茶叶,也不是胡椒、人料和八角,更不是琥珀、钻石等珠宝,而是活生生的人——来自非洲大陆的黑人。这就足曾延续了长达四百年之久的奴隶贸易。更令人深思的是,这种血腥的奴隶贸易之所以出现,其根源就在于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对美洲大陆黄金的追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金之路/世界商贸之路探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85333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1.54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1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