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应用语言学和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对文化名人访谈类节目《可凡倾听》作了新的理论分析,阐述了访谈类节目中倾听的艺术与魅力、访谈类节目的主持策略与技巧;在理论分析的同时,书中搜集了大量的例证材料,包括《可凡倾听》经典的案例分析和点评,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案例教学之用,也可供广大电视节目研究者及从业人员参考。
图书 | 访谈类节目经典案例(曹可凡与可凡倾听)/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系列/名主持人名栏目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应用语言学和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对文化名人访谈类节目《可凡倾听》作了新的理论分析,阐述了访谈类节目中倾听的艺术与魅力、访谈类节目的主持策略与技巧;在理论分析的同时,书中搜集了大量的例证材料,包括《可凡倾听》经典的案例分析和点评,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案例教学之用,也可供广大电视节目研究者及从业人员参考。 内容推荐 《可凡倾听》是一档以“传播精英文化”为主旨的文化名人访谈类节目,本书力求通过不同的侧面为大家展示一个立体的曹可凡与《可凡倾听》:依据应用语言学和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对《可凡倾听》作了新的理论分析,阐述了访谈类节目中倾听的艺术与魅力、访谈类节目的主持策略与技巧;在理论分析的同时,书中搜集了大量的例证材料,包括《可凡倾听》经典的案例分析和点评,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资料翔实,论证充分,点评精到,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案例教学之用,也可供广大电视节目研究者及从业人员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访谈类节目中倾听的艺术与魅力 1.1 倾听的魅力 1.2 追求人文风格打造精英文化 1.3 大牌人物精致做 1.4 团队合作精益求精——《可凡倾听》关于章子怡专访的编导日志 1.5 聆听智者的声音——实习者的体察 第二章 访谈类节目的主持策略与技巧 2.1 人物专访栏目特点及品牌分析 2.2 运筹帷幄掌控全息——《可凡倾听》九大主持策略探析 2.3 思维的碎片——提问与倾听的功力 2.4 站在“美丽新世界”之外——《可凡倾听》栏目面面观 2.5 秀外慧中善听能言——以《可凡倾听》对启功、杨丽萍的访谈为案例 2.6 最熟悉的陌生人——以译制片配音明星“经典声音”为个案 2.7 风范示范典范 第三章 倾听曹可凡的声音 3.1 从容执著自信——采访曹可凡实录 3.2 倾听,一种文化姿态 第四章 个案分析 4.1 情真意切何赛飞 点评 4.2 腹有诗书气自华——“红”学专家冯其庸 点评 4.3 一个胡同女孩的意外人生——章子怡专访(上) 4.4 一个胡同女孩的意外人生——章子怡专访(下) 点评 4.5 红楼梦圆——越剧《红楼梦》的故事 点评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访谈类节目经典案例(曹可凡与可凡倾听)/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系列/名主持人名栏目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嘉钰//沈萌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625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9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2 |
丛书名 |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系列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74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