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从历史考察到功能解析/西南政法大学博士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既然是针对传统法人财产制度研究的弱点而为补充,本书就必须在纵、横两个向度上有所突破:横向上看,本书将涵盖主要的法人类型。与自然人相比,法人类型多种多样,所以本书仅以历史与现实作用显著之法人基本类型为主。纵向上看,对法人财产制度的历史研究自不可少。为此,本书遵循由历史考察而入功能解析的基本研究路径:除导论以外,分为上、下两编及结束语。

上编——历史论,对法人独立财产制的沿革进行梳理。从古罗马法、日耳曼法、教会法、西方公司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法的变迁中,寻找法人财产制度的发展线索,从中总结其对法人人格形成与变迁的作用机理,并将其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形式上的作用,塑造法人人格,实现财产权利行使机制的集约;实质上的作用,在形式的基础上,实现财产利益的公平分配与分散。

下编——功能论,为对历史论的运用与展望。法人财产制度的巨大力量并非总是正向的,对于其为少数法人成员利用而侵害其他成员及社会利益的情况,需要存在纠正的机制。从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形式作用,须深入到法人与法人成员的关系中,探讨其实质的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认同关于法人人格与法人财产权利的交易性功能,但却认为,这仅仅是法人与其财产之关系论中的一层含义。如果进入法人与其财产的制度关系史将会发现,在团体人格的形成与变迁过程中,财产制度一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团体人格的产生是团体财产制度发展的结果,团体人格类型演变也是通过团体财产制度的变化而实现。团体财产制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无非是要将“为财产而活”的法人的“生命”,限制在为法人成员与社会公众牟利,或至少无害的限度以内的安全机制。考察法人财产制度,法人制度之长处与弊端便可一目了然,调整法人财产制度,则可进一步使法人制度趋利而避害,推动民法现代化与社会化。

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的缘起、思路与意义/1

二、对主要研究方法的说明/17

上编 历史论

第一章 古罗马法中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初萌/22

 第一节 古罗马法中团体人格的概述/22

一、法律人格概念的产生/22

二、罗马法上团体人格的分类/23

 第二节 “无人格的团体财产”——古罗马法中的家庭财产制度/24

一、罗马家庭财产制度的形成/24

二、罗马家庭的性质及其转变/27

三、家父权专横——罗马家庭财产制未能演化为法人独立财产制的根本原因/29

四、罗马家庭财产制对法人独立财产制的意义/31

 第三节 罗马国家所有权的形成与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初萌/33

一、城邦民主制——国家转变为公法人并取得所有权的结构性原因/30

二、国家“转变”为法人的“喜”与“忧”/35

三、排忧解难——公法人独立财产制的体系形成与类型更新/39

 第四节 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古典启示”/43

一、法人为什么要拥有独立财产/43

二、法人是如何拥有独立财产的/44

三、如何将法人独立财产制保持在不背弃法人成员利益的限度内/47

 

第二章 日耳曼法与中世纪教会法中法人财产制度的摇摆/49

 第一节 日耳曼法的“总有”对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影响/49

一、对日耳曼法及其团体主义特征的概述/50

二、“总有”的概念与制度功能解析/51

三、个人与团体的“不即不离”——“总有”的启示/55

 第二节 中世纪教会法对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影响/62

一、基督教教会法、教会财产法与教会社团法概述/63

二、教会法人观——摇摆于罗马法与日耳曼法之间的团体人格/66

三、“信仰的力量”——教会法人财产制的启示/69

 第三节 小结——法人独立财产制在幼年期的“摇摆”/79

一、关于法人的多元视角/79

二、从“第一次摇摆”到“第二次摇摆”/81

 

第三章 公司法人独立财产制的成熟及对民法的影响/84

 第一节 公司法人地位的确立与法人独立财产制的成熟/85

一、“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过程考/85

二、特许合股公司独立财产权及财产责任的确立/89

三、近代公司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基本结构的完备/93

 第二节 法人“完人化”——公司财产制为法人独立财产制打下的理想化烙印/109

一、公司法人财产独立化推动的法人“完人化”/109

二、法人的广义财产——法人“完人化”理想的高级形式/111

三、法人“完人化”的理想与法人“帝国主义”的“噩梦”/11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民法中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反思——以企业法人为中心/121

 第一节 苏联一俄罗斯民法中的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变迁/122

一、对前苏联民法中法人独立财产制的类型概述/122

二、对前苏联民法中的企业经营权的学说概述/124

三、俄罗斯民法对前苏联民法中“经营管理权”(或日经营权、或业务管理权)的取舍/126

四、法人财产独立性的级差设置/138

 第二节 我国民法中的企业法人独立财产制的变迁/140

一、我国企业法人独立财产制的立法变迁/140

二、我国的“两权分离”——与西方公司法同名原则比较/143

三、“政企分开”——与俄罗斯单一制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对比/149

四、探究法人独立财产制的中国命运——一个未尽之论/151

 第三节 以法人财产制为线索编制法人类型序列——历史总结与立法思路/153

一、法人体系的重构/153

二、法人本质论在法人独立财产制中的重新排序/157

三、法人独立财产制之利益“集”、“散”的基础性功能/163

下编 功能论

一、功能论如何在“法人独立财产制”这一层次上展开/167

二、功能与结构,孰先孰后/168

 

第五章 利益集约之视角——法人独立财产制塑造法人人格的功能/171

 第一节 法人独立财产权与财产责任对法人人格的塑造功能/171

一、法人独立财产权对法人人格的塑造功能/172

二、法人独立财产责任对法人人格的完善功能/182

三、法人独立财产制对法人人格塑造功能的相对化/192

 第二节 法人人格权对法人人格的塑造功能/201

一、“另一种”法人完人化取向——法人人格权/201

二、人格权略考/204

三、对法人人格权功能的财产性解释/209

 

第六章 利益扩散之视角——法人独立财产制保护法人成员的功能/220

 第一节 利益扩散路径——法人独立财产制的主体层构造与客体层构造/221

一、主体层构造之一——法人外部法律关系中的“法人”及“法人财产权”/221

二、主体层构造之二——法人内部法律关系与“成员权”的定性/232

三、法人独立财产制中的客体层结构/243

 第二节 公司法人成员权的两种模式对利益扩散的指导意义/254

一、“成员权——债权”模式的指导意义/254

二、“成员权——所有权”模式的指导意义/261

 第三节 国有企业财产制中的“国家财产权——成员权”保护/269

一、国有企业与公司制企业社会功能的区别/269

二、使经营活动成为国有企业的“私事”?——对“政企分开”的功能分析/275

三、政企分开的理论障碍与实践弊端/279

四、国有企业财产制度结构的设想/286

 第四节 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团法人化与反向制衡/290

一、我国现行法中非营利性法人及其财产制度概观/291

二、非营利法人中“利益扩散”对“利益集约”的制衡/297

 第五节 国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成员权”保护/304

一、“国家所有权”利益扩散功能的实现机制/304

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利益扩散功能的实现机制/310

结束语/320

一、个人与团体的相互依存性/320

二、“公共性”与利益集、散的度的评价/321

三、研究法人财产制度的“第三条道路”——“财产利益集散论”/324

主要参考文献/32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从历史考察到功能解析/西南政法大学博士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683596
开本 32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1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13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