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陶人心语--当代日本名窑十二讲/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科教材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重点介绍了较为著名的窑口和比较有代表的传统陶艺家,讲述了他们各自对日本传统陶艺的认知、源流、传承与发展,以及今天传统陶艺生产的现状。并从制陶原料、成型、釉药、装饰、窑炉、烧成、观念等诸多方面,强调了日本传统陶艺以及各自的特点。书中对于日本传统陶艺的各个方面,有非常细腻的描述和对传统陶艺依依不舍的眷恋以及渗透到今日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自豪,也有对现代陶艺的精彩看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唐津

(一)唐津之源流拍坯成型

(二)唐津的窑炉

(三)泥料的特征与成型

(四)唐津的彩绘

(五)唐津的釉药

(六)我的陶艺观

第二章 志野

(一)窑场篇

(二)志野陶制作与实践

第三章 织部

(一)织部陶的种类与特征

(二)织部陶的技法

第四章 备前

(一)从山土到田泥

(二)泥的话题

(三)窑炉(穴窑和阶级窑)

(四)窑变带来的趣味性

(五)我的理想

第五章 信乐

(一)从农杂器到茶道具

(二)信乐之土

(三)信乐的造型

(四)信乐陶的烧成特色

第六章 朱泥

(一)常滑的朱泥茶壶

(二)朱泥壶的技法

(三)茶壶和煎茶

第七章 九谷

(一)古九谷的起源

(二)九谷陶瓷的技法及其特征

(三)我的九谷瓷

第八章 越前

(一)迁往越前陶艺村之前

(二)越前古窑

(三)我的陶罐创作

(四)灰釉陶之美

第九章 丹波

(一)学习陶艺

(二)战后的丹波

(三)丹波的特技

(四)丹波的釉

(五)丹波的泥料

(六)丹波的窑

(七)丹波的制品

(八)丹波不需要“陶艺家”

第十章、伊万里

(一)复兴古伊万里瓷的梦想

(二)伊万里瓷的历史

(三)以再现古伊万里瓷为目标

(四)关于我的作品

第十一章、常滑

(一)常滑陶的历史

(二)常滑陶的技法

(三)常滑陶工的生活

第十二章、伊贺

(一)伊贺陶的起源

(二)古代的伊贺和信乐

(三)伊贺的山土直接用作陶罐、淘洗后用作茶陶

(四)好黏土难以入手,怀念过去的保护政策

(五)冠以简井、藤堂、远州之名的伊贺茶陶

(六)伊贺的有耳造型源自中国青铜器

(七)古伊贺陶的底足

(八)刮片纹

(九)蹲、鬼桶变成水指旅枕变成花插

(十)伊贺的釉

(十一)伊贺的七度烧

(十二)伊贺陶的“焦灼”是最靠火口的器物

(十三)水指盖的烧成难度

(十四)伊贺的“火色”是真的火色

(十五)我与伊贺陶

(十六)创作抽象画的陶板

(十七)伊贺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十八)陶艺家的定位

作者简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陶人心语--当代日本名窑十二讲/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科教材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光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837057
开本 16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537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60
18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