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埋在雪下的小屋(6A级)/曹文轩经典美文分级悦读
内容
编辑推荐

《曹文轩经典美文分级悦读》丛书自曹文轩先生的儿童小说中精选了近五十篇经典的中、短篇作品。这些作品呈现出曹文轩一贯的美学风格,具有深厚的审美内涵和情理交融的美好意境,能为少年读者的心智成长提供丰富的养分。

本册为6A级《埋在雪下的小屋》——观照美好的人性,着重引领小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对生活进行思考!

内容推荐

清新的晨风吹进洞里,拂拭着他们的额头,轰轰掀动着他们的头发。当他们醒来时,阳光更加明亮了。他们抬头仰望,阳光像一股温暖的水,从参差不齐的洞口往下流着。洞口的边缘是蓝色的。风带着醉人的山野的气味,他们用鼻子使劲嗅着。他们哭了,泪水盈盈。

目录

埋在雪下的小屋

细米

暮色笼罩下的祠堂

试读章节

每天早晨,他会准时出现在三楼那个摆满花盆的阳台上。早晨空气湿润、新鲜,带着松树和白杨的混合香味。他举起锃亮的提琴,舒展双臂,深深呼吸了一阵令他神清气爽的空气,轻轻地、全神贯注地校准着琴音,等觉得那音都一个个准确无误了,用手一撩头发,一抖长弓,于是,徐徐的晨风中便荡漾起第一个清澈如水的音符。随之,那优美的乐曲便流淌了出来,或缓缓的,或湍急的,或如风一路卷动的,或如雨丝飘忽的。

他是一个著名的小提琴家。

早晨,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凝神谛听他的演奏,甚至是那些老头儿挂在树上的鸟笼里边的画眉和百灵都停止了鸣唱。

他认真地、忘我地拉着,如同在灯光照耀下的舞台。拉着拉着,突然地,弓在弦上困惑地停住了——一种沉重而单调的“砰砰”声从楼下一个劲地传来,厚厚地覆盖住了如倾如诉的琴音。

他不禁微皱眉头,不悦的视线斜射下去——

一张缺了角的水泥乒乓球台上,铺着足有一尺厚的棉絮,一个穿着蓝粗布的人,头也不抬地在弹棉花;他腰束一根宽布带,身后插一根富有弹性的竹竿,那竿端垂下一条绳子,悬吊着那把巨大的弓;他左手握着弓背,右手挥动着尺把长的棒槌,正一下一下地敲击着弓上的那根绷得紧紧的牛筋弦;嘭、嘭……棉絮在跳跃,在撕裂,在神奇地变得蓬松起来。

那个弹棉花的人似乎忽然觉察到来自上方的琴声停止了,便抬起头来,朝阳台上望去……

是个孩子!

他不禁一怔,放下小提琴,居高临下地打量着——

一个乡下孩子,十四五岁,瘦而矮,但却显得很结实,风吹雨淋太阳晒的缘故,皮肤黝黑,头发如同烟熏过一般枯黄,没有一丝光泽,有一绺挂在额前,浓重的眉毛下,深陷的眼窝里忽闪着一对乌亮、活泼的眼睛,显得很伶俐,鼻子倔强地翘着,而那两片厚厚的嘴唇,却又显得憨厚而善良。

近年来,北京城拥进三大帮外地人:安徽的保姆、河北的木匠、浙江的弹棉花的。

小提琴家几乎不加任何思索,便满有把握地对那孩子说:

“你是浙江的?”

孩子带着浓重的鼻音回答:“嗯。”

小提琴家观察了四周,疑惑地问道:“就你一个人?”

“还有大伯,他进城卖纱去了。”

孩子的小蓝布褂被汗水浸得斑斑驳驳,下巴上垂挂着汗珠。

“你拿得动那么沉的弓吗?”

孩子点点头,然后垂下眼皮,用手抚摸着那把粗糙、笨重得要命的弓。

“你怎么这么一点儿大就出来干活了?家里人怎舍得呢?北京离你的家多远啊!”

孩子沉默着,过了一会,用手指勾了一下弓上的弦,那弦发出的声音居然与勾动小提琴的弦时发出的声音十分相似。

小提琴家觉得自己问得有点儿冒失,一时不知道再与那孩子说些什么。

还是孩子打破了沉寂,他天真地说:“你拉得跟收音机里响的一样。”

“喜欢吗?”

“喜欢。”  他高兴地朝孩子点点头,手中的弓又在琴弦上滑动起来。

孩子仰脸听了好一会儿,然后才低下头去继续弹那台子上的棉花。

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他们各人都拿着一把弓,进入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过了一些日子,院墙角落上新搭起一座矮小的棚子,弹棉花的孩子和他的大伯在这儿住下了。

小提琴家很快知道了孩子的名字,一个纯粹乡下孩子的名字:黑豆儿。他又从他伯父嘴里知道了孩子的一些情况:黑豆儿的爸爸到城里做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妈妈悲伤过度,没过多久,丢下黑豆儿,也离开了人世,伯父收养了他。伯母嫌多他一张嘴,整天不给这孩子好脸色。那天,家里丢了两只鸡蛋,伯母就对着狗暗骂他,骂了一整天。孩子咬着牙,泪含在眼里,卷起自己的小铺盖卷,昂着头走了。晚上,伯父从河边他母亲的坟墓旁找到他,要拉他回去,他却死死地抱着墓旁一棵树死也不松手,脚下的泥巴都蹬翻了。后来听说伯父要上北京城里弹棉花,便背着铺盖卷一步一步跟着。伯父撵他回去,他却就是不肯,他恳求伯父:“我长大了,我能自己挣饭吃,带我去吧!”

黑豆儿会使小提琴家不时地想到自己的孩子——那唯一的孩子,在两年前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倘若活着,跟黑豆儿一般大。

这一天,小提琴家从乐团回来,路过小棚时,听见黑豆儿正在跟伯父争执。

“这床被套中间还是生的呢,你就网线了?”黑豆儿问。

“呆瓜!”

“人能骗人吗?”

伯父噎住了:“怎……怎么是骗人呢?”

“这不是骗人是什么!”

停了停,黑豆儿又声音低微地说:“一个老奶奶的被套,她是个瞎子……”

“就是呀,一个瞎子能看见什么?”

“那就更不应该!”黑豆儿顶撞着伯父,“她没有眼睛,就够可怜的了!”

P1-5

序言

今天,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孩子们似乎已习惯了埋首教科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疲于奔命,而忽略了生命中的那份美好,人性中的纯真和诗意似也渐行渐远。这种现象让所有关注少年儿童成长的人们都感到忧虑。该怎么应对呢?我们说,让孩子多读一读那些经典的美文吧,它们可以使灵魂得以升华,使身心得到慰藉。无疑,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就属于这类美文。

曹文轩先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学者,被视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标志性人物。其作品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儿童文学大奖等几十项大奖。还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广为流传。曹文轩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多以少年生活为题材,通过孩子的视角诗意地展现他们的成长历程,在如诗如画的古典美学意境中融入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美、人情美的呼唤和对永恒的人性的终极关怀。他的小说语言细腻、优美、富有灵性,状物、抒情、描摹人物都极具情致,在透着淡淡忧伤的优美格调中,凸显出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与认识。

为了更好地陶冶孩子们的情操,美化孩子们的心灵,在曹文轩先生的热情支持下,我们推出了这套《曹文轩经典美文分级悦读》丛书。丛书收录了曹文轩先生儿童小说中经典的中、短篇作品,这些作品呈现出曹文轩一贯的美学风格,具有深厚的审美内涵和情理交融的美好意境。本丛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吸收了当下先进的分级阅读理念和方法:依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将近五十篇经典作品按照三个“度”来进行分级。这三个“度”分别是语言阅读难度、艺术审美向度以及作品观照人性与生命的深度。我们以这三个“度”为标准,将这些作品由低到高分别归入六个等级,做成了六册精美的书。每一册为一个阅读等级,专为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读者量身定做。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科学原则,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分级阅读在国外早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儿童阅读类别。它是指按照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进行科学划分和设计的阅读计划,强调阅读面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均衡性,注重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其本质上是对学龄儿童某一年龄段阅读的打包服务,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高品质有效阅读。当前国内分级阅读研究与开发方兴未艾,而像这样就一位名家的作品来操作尚属首次,我们由衷地希望能够与曹文轩先生一起,对这种先进理念的推广作出一点实质性的贡献。

在为怍品分级时,我们尽可能地追求科学合理,但这项工作毕竟是探索性的,难免有不妥当的地方,诚望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少年读者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青岛出版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埋在雪下的小屋(6A级)/曹文轩经典美文分级悦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58271
开本 32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24.233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9
148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