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文人风骨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从翔实的史实,从生活中的小事、细节处剖析人物个性,展现人物全貌。十四位民国文人由他娓娓道来,细致生动,鲜活有趣。可敬、可佩,可亲、可感,读后只会觉得,他们不是活在历史里,而是我们中的一员。

内容推荐

民国文人,以其个性学识改变了“一为文人,便无足观”的说法,更以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刚烈书写着风骨与担当。

本书作者韩石山先生潜心研究现代文化,熟知民国文人的经历与掌故。他书写民国文人,不被既有的定论所囿,不人云亦云给人物贴标签,而是从翔实的史实,从生活中的小事、细节处剖析人物个性,展现人物全貌。十四位民国文人由他娓娓道来,细致生动,鲜活有趣。可敬、可佩,可亲、可感,读后只会觉得,他们不是活在历史里,而是我们中的一员。

目录

邵洵美:该另眼相看了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以傅斯年和黄万里为例

梁实秋的私行

叶公超的脾气

潘光旦的文采

朱自清和他眼里的女人

闲话事件与一个漂亮女子的苦衷

郁达夫和北京的银弟

徐志摩和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对宝贝

胡适的败笔

碧海蓝天林徽因

金岳霖的逻辑

老英雄的风流

一代名家李健吾

试读章节

在我的一册邵洵美的书的扉页上,竖写着这样几行字:这本书是昨天上午在湖滨南路对外书店买的。当晚就读完了。今天上午又去买了另外三册,有一册可能尚未出版。邵洵美其人当另眼相看。是一位真正的中国文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英才。二○○八年三月十四日于厦门。

诠释几句。这册书是《儒林新史》,上海书店出版社二○○八年一月出品,“邵洵美作品系列”之回忆录卷。该系列共五卷,另四卷分别是诗歌卷《花一般的罪恶》、散文卷《不能说谎的职业》、艺文闲话《一个人的谈话》、小说卷《贵族区》。我又去买了的是前三册,认为尚未出版而未买到的是后一册。据书前“编辑说明”所言,这五册仅是邵洵美作品系列的第一辑,意思是以后还会一辑一辑地出下去,将邵氏作品悉数出版。随着这些书的出版,邵洵美的文学成就,会像一座冰山似的浮出水面,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我写在扉页的话中,最妙的是称邵氏为一位英才,记得写罢还为自己这个小小的概括而得意了那么一会儿。

于此也能看出我前后两天买书的思维过程。写过《徐志摩传》,对邵洵美其人有相当的了解,但我注重的是他的为人行事,便买了“回忆录卷”。看罢回忆录,觉得还是应当买下另外几册配成一套,便又去买了。当时买了的,还有陈子善编的《洵美文存》,厚厚一大册,辽宁教育出版社二○○六年六月出版。这也是我买书的一个毛病,不买则已,买开了就想买个全乎。

这些年,每看一本书,总爱在扉页上写几句话,有时是读后的感受,有时是买书的经过。以平日的习惯,每则当在两三百字,像这则,说了买书的经过又说了读后的感受,仅寥寥百字的情形是不多的。身在客中,无心多写,是一个原因;邵氏其人身世太凄惨,不忍多写,该也是个原因。

此刻,若让我补足先前没写的话语,会写什么呢?这样的意思是要写的:那一茬文化人中,论身世,数他最高贵,至少也是不多的几个高贵者中的一个;论家产,数他最富有;论学历,国内国外上的都是名校;论才华,少年时便显现无遗;论功业,中国唯美主义诗歌的擎旗人,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编辑家与出版家。然而,数他的人生最为坎坷,数他的命运最为乖蹇,数他的结局最为悲惨,铁石人知晓了,也会洒一掬同情的泪水。造成这一奇崛变化的,大的说,是时势的移易;小的说,则是人际的因缘。

时势的移易,不用说了,是一九四九年那场革故鼎新,新中国的建立。处此变局中,也有与他经历相似、甚或功德不及他的,均能自全其身,乃至荣宠有加,可知时势的移易虽是大的原因,却不能说是决定的原因。那就只能在小的上头,也就是人际因缘上找了。

这一来,话就长了。简略地说,是他跟一个人走得太近了,又因文章惹下了另一个人。

走得太近的人是徐志摩。两人不光是走得太近了,简直,怎么说呢,贴在一起就是一个人——长相都一样。

P1-2

序言

一个中国的杰出的知识女性,在碧海蓝天间,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感到亲近,感到震惊,也迎着她走过去,然而,不管她怎样不停地走着,也不管我们怎样不停地迎着她走着,我们永远也走不到她跟前。这不光是因为我们和她之间隔着时间的距离,还因为,我们和她之间隔着时代的文化的距离。

这是本书《碧海蓝天林徽因》一文中的两句话,也可以说是我几十年来,研读、书写现代文学人物的感触。让你振奋,也让你气短。他们已然走远了,然而他们的流风遗韵,却不时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有时温馨,有时痛楚。最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该是他们那飘逸而刚烈的风骨。你无法用此一时彼一时来宽慰自己,你只能自叹也自勉,昔时的明月仍朗照着今人,岂可辜负了这一抹清辉!

全书收文十四篇,写了十几个民国年间的文人,事前虽没有统一的规划,但我心中最为敬仰且迷醉的,是他们那清风朗月的品格,苍松劲竹的风骨,因此上,不管写的是什么样的人与事,或正或反,或迟或早,总要涉及这些关节处。至于文章翰藻,倒还在其次。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者,但我自认为是一个合格的欣赏者,也是一个不错的挑剔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梁实秋的私行》《叶公超的脾气》等篇,前些年曾收入我的一本文学批评集子,这次拽了过来,不是为了聊充篇幅,主要还是为了拢成堆儿。毕竟对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出这样一个集子的机会不是很多的。

这些文章,以篇数而论,大都写于六七年前,不能说多么早,此番重读,还是让人感慨不已。这才几年!那时的我,文笔多么的飘逸灵动,思绪多么的放荡飞扬——往后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

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的朋友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心力。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文人风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石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088809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6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5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