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瓦尔登湖/彩色图文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自然文学的典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是迄今为止全球阅读率最高的散文集,是人与原心灵经典,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一本安静、寂寞、孤独的书。

本书中,梭罗从经济角度详实地记录了他在隐居期间的所有经济记录。他用他记录的数字证明了简朴生活方式——个人隐居生活的实际可操作性。现在人们说梭罗简朴生活方式的鼻祖,实不为过。

这本书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蕴涵深意,可以说是一个认真的灵魂思考者和写作者一生中不可错过的必读作品。

内容推荐

哈丁(Walter Harding)曾经说过,《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它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

本书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哲理的灵光,颇有高山流水的味道。它的许多章节描绘得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章说理透彻,十分精辟,很有启发性,需要反复颂读才能体味,而且感觉常读常新。这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书,至今还未失去它的意义,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人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这本《瓦尔登湖》毫不晦涩,清澄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

近几年来,梭罗的这本《瓦尔登湖》在西方世界更获得重视。严重污染使人们更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澄净的清新空气。梭罗能从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等这些生活之必需出发,以经济作为本书的开篇,他崇尚实践,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其亲近自然的思想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清新之风。

目录

俭朴生活

补充诗篇

我生活在何处,我为何而生

翻阅书卷

声音

独居林中

访客

青青豆田

乡村

湖泊

贝克农庄

更高的法则

与兽为邻

乔迁之喜

从前的住户和冬天的访客

结束语

试读章节

  致读者

  在我写下这些文章,或者说是这堆文字时,我正独自居住在一个小木屋里。这间小木屋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的一片森林里,是我亲手搭建的,方圆1英里内没有任何邻居。我凭借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在这里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再次成为文明生活的旅行者。

  如果不是镇上的市民对我的生活方式百般探询,我是不会拿出自己的私事来烦请读者关注的。有些人认为这种探询很无礼,但是我并不这样想,考虑到种种境况,我反倒觉得这样做也是合情合理的。

  有一些人问我吃什么,是否孤独,是否害怕等等。还有一些人对我将所有收入的多少捐赠给了慈善机构感兴趣;还有一些家中人口众多的人,想知道我收养了多少贫儿。

  因此,在本书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我恳请那些对我没有特别兴趣的读者见谅。大部分书都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而本书却保留了,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毕竟,无论哪一本书,都会用第一人称交谈,但是我们却常常遗忘了这一点。如果我对任何人都了如指掌,我就不会过多地谈论自己了。不幸的是,我阅历尚浅,只能局限于这个主题。

  而且,我也希望每一位作家,不要只写道听途说的他人生活,写一些自己的生活吧,朴实的、真诚的,像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写的信一样;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积极,他一定生活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

  也许,我写的这些东西更适合贫寒的学尘。至于其他读者,或许会择其所需。我相信没有人会去削足适,毕竟只有适合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苦役之乐

  我愿意谈及的这些事,与中国和三维治岛的居民并尤太大关联,而与你们这些读者——据说是居住在新英格兰的人关联很大。这些事涉及你们的处境,特别是你们在这个世界、这座城镇的外在境况和环境。你们的活是怎样的?有必要过得如此糟糕吗?是否还有改善的可能?

  我去过康科德的很多地方,无论是在商店、办公室,还是在野外,我看到居民们都在用上千种惊人的方式进行苦修。

  我曾经听说婆罗门的教徒无遮无掩地坐在大火之中凝视太阳;或倒挂于烈焰上方;或扭转脸庞仰视天空,“直到脖子已经无法恢复原状时。脖子扭曲了,除了流质食品,再无他物能进入他们的腹中了。” 或把自己拴在树底下一辈子;或像毛虫一样,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广袤的土地;或独脚站立在一根柱子的顶端——然而,我们的日常所见,并不比此类有意为之的苦修更难以置信,更叫人心惊肉跳。

  与我邻居所做的事比起来,赫拉克勒斯从事的12个苦役简直不值一提。因为赫拉克勒斯只有12件事,终会有完结的时候,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邻居们屠杀或捕获任何怪物,也没有见过他们完成过任何差事。他们也没有依俄拉斯这样的友,用烧红的烙铁把九头怪蛇的脑袋从根部除掉。不然的话,打碎一个头,它就会冒出两个。

  我看到镇上的年轻人,要继承农场、屋舍、谷仓、牲畜,还有农具,这就是他们的不幸——因为得到这些东西简直易如反掌。与其这样,还不如生活在野地里,由狼喂养。那样他们还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辛勤耕耘的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是谁让他们成为土地的奴仆?一怀泥土足矣,为何却要让他们贪食六十英亩的土地?为什么他们刚刚小世,就要开始为自己挖掘坟墓?他们必须过属于人类的口子,在前面推动一切,尽力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我曾经见过多少可怜的不朽灵魂啊!他们几乎被这些重负压垮,窒息得要死。他们艰难地爬行在人生之路上,推着一个75英尺长、40英尺宽的大谷仓——奥吉亚斯王那从未打扫过的牛棚以及上百英亩的土地,耕地、草地、牧场和防护林!

  那些没有继承财产的人,当然不会为这些负担所累,却也不免要为养活那几立方英尺的血肉之躯而拼命劳作。

  可是人们是在错误之下劳作啊。人类的精华很快就会被耕人泥土,化为肥料了。正如古老的书中所写的那样,一种似是而非,通称是“必然”的宿命支配着人们:他们聚集财富,而蛀虫和霉将它们腐蚀,盗贼会把它们全部偷走。这是愚蠢的一生,如果他们以前不曾理解,但是到了临死之时终会明白的。传说,杜卡利盎和彼尔从头顶向身后抛石头,创造了人类:

  “以后,人们的心变得僵硬起来,忍受苦难,这说明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石头做成的。”

  或者,罗利以醒目的方式将其诗韵化地表达出来:

  “自此,我们心肠坚硬,忍苦受累,足可证,我们的身躯本是顽石。”

  向脑后扔石头,也不看它们落在哪里,对错误的神谕真是太盲目、太唯命是从了。

  即使是在相对自由的国家,大多数人,由于无知和过错,都分担着人为的忧虑和生活中纷繁冗杂的粗活,无暇采集生命中精美的果实。他们的手指也由于劳累过度,变得粗糙而颤抖,无法采撷这些果实了。

  确实,操劳的人终日难得一时闲暇,根本无法让自己渐臻完美;他无法与他人维持最为坚定的关系;他的劳作也会在市场上惨遭贬值。

  除了做机器,他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他如何能很好地记住自己的无知呢?无知是他的成长所需要的,而他也需要经常地运用自己的知识。

  在评判他之前,有时我们也要让他吃饱穿暖,用兴奋剂让他恢复活力。我们天性中最优秀的品质,犹如果实上的粉霜,只有最细心的呵护才能将其保存完好。然而,我们待人待己,就不会如此体贴。

  我们都了解,你们当中有一些人是很潦倒的,感觉生活艰辛,有时简直可以说连气都喘不过来。我根本不会怀疑,在这本书的读者当中,。有的买不起必须的食品,买不起衣服和鞋子——它们很容易就破了,或早已经破了。你们好不容易从债主那里借得、偷得或抢得一丝闲暇,才得以翻到这页文字。

  显而易见,你们许多人的生活简直卑如蝼蚁,因为切身的体验磨砺了我的辨别力;你们想做点生意来偿还债务,却总是捉襟见肘——一个非常古老的泥沼,拉丁语称之为aes alienum,“他人的铜钱”之意,因为他们有一些货币是用黄铜铸成的,并且要在他人的铜钱中生、死,并在他人的铜钱中被埋葬;总是答应明天就把债务偿还,可是直到今天死去了,也没有还。

  你们百般讨好,曲意逢迎,方法用尽,为的只是不要身陷囹圄;你们撒谎,奉承,表决,或唯唯诺诺,或趾高气扬,为的是说服邻居允许你们给他做鞋做帽做衣服,给他打点车马和进货。

  你或许把钱藏在一个老箱子里,或许塞进石灰墙后面的袜子里,或更安全起见,干脆放进银行的砖屋子里。不管藏在哪个地方,或多或少,你毕竟积攒了一些钱财,也许是为了防病备用,没想到反倒把自己折腾病了。

  有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几乎想说:我们竟然如此轻率,实行了罪恶昭彰的、从国外引进了所谓的奴隶制度,有那么多刁钻野蛮的奴隶主,奴役了南北方。

  有一个南方的监工会令你很辛苦;有一个北方的监工头会让你更凄惨;而最让人不堪忍受的是你做了自己的监工。人的神圣简直无从谈起!

  看看马路上的车夫,起早贪黑地赶往市场,难道有什么神圣的思想在他的体内涌动?给马儿们饲草饮水是他的最高职责!与运输业的赢利比起来,他的命运又算得了什么?不就是为有钱的大老爷赶马驾车吗?  他谈得上什么神圣,什么不朽?看他如何畏葸不前,如何惶惶终日,既谈不上不朽,更无神圣可言,不过是自己思想的奴隶和囚徒,不过是自己辛劳换来的一个名声。比起我们对自己的私人评定,公众的看法不过是一个软弱的暴君。如何看待自己,这决定了,或者说暗示了一个人的命运。

  即使是在满富幻想与想象的西印度州省,威尔伯福斯又能为人们带来什么样的自我解放呢?再想一想这片大地上的女士们,一心编织着临终时梳洗用的软垫,却流露不出对自身命运的丝毫关心!仿佛蹉跎岁月对永恒并无损伤。

  众人熙攘,寂寞而绝望地活着。所谓听天由命,正是对绝望的肯定。从绝望的城市走人绝望的乡村,你不得不用鼠辈的勇毅自嘲。典型却不由自主的绝望,甚至隐藏在人类那所谓的游戏与娱乐之中。其实并无游戏可言,因为游戏是紧跟在工作之后的。然而,不做绝望之事是智慧的一个特点。

  P2-6

书评(媒体评论)

梭罗是一位性格迥异的天才,对农民来说,他是一位技艺娴熟的勘测者,甚至比他们更了解森林、草地和树木,但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写出了本国最好的书。

——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梭罗的文体非常清晰,不拘形式,平易而优雅;具有活泼的性格,奇妙的经验,以及种种特殊的知识……他发现:假如你限制了自己的欲求,那么,你将只需要很少的花费就能满足它们。

——毛坶[英国著名作家]

《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澈觅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徐迟[中国著名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瓦尔登湖/彩色图文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利·大卫·梭罗
译者 穆紫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41479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4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鄂新登字08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