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琴书乐道(文玩卷)/神衹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
内容
试读章节

与许多历史时期一样,中国传统中的宣纸文化在今天仍然由历史上宣纸名家的后裔们顽强地保护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在许多历史时期都是由这些文化的坚守者来完成。

传统文化之火就是如此绵延不息,伟大的中国人民以勤劳和智慧换来的造纸术让全世界真正踏入文明之旅,使世界的文化交流展现了新的篇章。同时,造纸术对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的推进更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回首往昔,东汉时期湖南籍宦官蔡伦“用树肤、麻头及蔽布、渔网为纸”的情形宛然在眼。汉和帝元兴元年,他将成纸敬献皇帝,备受嘉奖,“自是莫不从用焉,固天下咸称‘蔡侯纸’”。《史记》的记载让人们有了蔡伦开创造纸法一说。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西汉,人们就有了以麻纤维为原料的造纸之举,后称“麻纸”。最早发现的西汉麻纸是1933年在新疆发现的“罗布淖尔纸”。1970年代在甘肃发现的“金关纸”、“马圈弯纸”和在陕西发现的“中颜村纸”,也都是西汉时期的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的“放马滩纸”,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地图,也是西汉麻纸。因此,蔡伦是在西汉造纸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逐步完善了造纸技术。随后出现以造纸名家的左伯更进一步,他所造的“左伯纸”与韦诞所造的墨并称,被称赞为“妍妙辉光”。

虽说造纸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但不低的造价和有限的产量依然让常人望而却步。直至三国,简、牍仍是人们的书写材料。到了晋代,以桑枝茎皮为原料,所造成的纸拉力强,纸纹断如棉丝,故又有“棉纸”之称。同时,出现了用横帘、竖帘捞纸的方法,纸质薄而均匀,已经能够造出大量洁白、平滑而方正的纸张;施胶技术更让纸的强度和抗水性得到加强。随着工艺的发展,晋代还有了染色技术,称为“潢”。以黄檗为染剂,染出的纸呈黄色。这种黄纸普遍应用,上至官方文书,下至黎民书作,尤其道教经卷,范围很广。隋唐五代,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造纸术进一步提高,取材也更为多样化。对造纸原料的处理又多了一道工序,先沤泡,然后用碱水蒸煮,能比较好地清除胶质。除了常用的麻纸、皮纸外,唐代还用竹料造纸。唐代名纸中,成都地区有名的薛涛纸就是因唐代名诗人薛涛使用而名世。当时纸幅较大,不便使用,她指导匠人改制,亲自实践制出彩色小幅诗笺。至今成都文物古玩市场还常常看到一些民国年间仿制的薛涛笺。硬黄纸是唐代一种艺术加工纸。以黄檗染色和蜡染砑光而成,质地坚韧,光亮透明,适于写经和响拓法帖、墨迹,可久藏,光泽莹滑。白蜡纸也是唐代一种工艺纸。在本色纸两面涂上白蜡,经砑光制成,纤维细匀,纸质较厚。白色称“白蜡纸”,黄色则称“黄蜡纸”。除此之外,还有鱼子笺、粉蜡笺、云蓝纸名世。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作品绝大多数用的就是麻纸。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陆机等人都以麻纸挥毫,陆机的书法真迹《平复帖》就是在白麻纸上书写的,并流传至今。五代时已能生产出长二丈、宽一丈的澄心堂纸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澄心堂纸与李廷珪墨、龙尾砚、诸葛氏笔,合称为“南唐文房四宝”。澄心堂为南唐后主李煜读书、批阅奏章的处所,澄心堂纸就是宫廷专用纸的别名。此纸“滑如春冰密如茧”,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质量极高,工艺很少外传。宋、清二朝都有仿澄心堂纸问世。水纹纸是唐代以来一种加工较为考究的纸品,造纸时需要在有字画的文版上进行碾磨,方可隐现各种花纹图案。五代李建中《同年帖》用的就是最早的水纹纸。

宋、元时造纸术更加走向成熟。造纸原料进一步扩大,出现了麦茎纸和稻秆纸,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发明了纸药(常用的有黄蜀葵、杨桃藤等植物汁),放入纸浆中作为飘浮剂。宋代谢公笺是因创制人谢景而命名。此纸产于四川成都,又名“十色笺”,是中国古代染色加工纸中的上品。玉版纸洁白坚厚,故又名“玉版宣”。连四纸则是以嫩竹为原料,经石灰水处理,漂白打浆,纸质精致,洁白匀细,经久不变,适于印刷碑帖、书籍等。元代值得一提的是明仁殿纸。这是一种专供宫廷内府使用的加工纸,明仁殿是皇帝看书的地方,这种纸供皇帝御用,所以又叫“明仁殿纸”。清有仿品。

明宣德年问生产的宣德贡笺前面已经提及,与“宣德炉”、“宣德瓷”齐名,有本色纸、五色粉笺、五色大帘纸和瓷青纸等品种。宣德年间始造的羊脑笺是一种很特别的纸,用羊脑和顶烟墨,窑藏之后取出涂于瓷青纸上,砑光成笺。此纸黑如漆,明如镜,用泥金写经,可历久不坏,虫不蛀,而且外观富丽堂皇。砑花笺是明清时期的一种著名的加工纸,制作考究,是把上好的上等皮纸,逐幅在刻有花纹图案的文版上砑之,其上隐现出暗纹,有山水、花鸟、鱼虫、龙凤、云纹等纹饰。梅花玉版宣是康熙年问制造的一种高级笺纸,以皮纸为原料,在其上施粉加蜡、砑光,再以泥金绘制冰梅花图案制成的笺纸,纸右下角印有“梅花玉版笺”小长方形朱记。乾隆时成为宫廷专用纸,为文房四宝中的精品。洒金银五色宣装饰性已得到极大加强,为清代名纸。这种纸是在各色粉笺纸上加涂金银粉或金银细片而成,富丽堂皇,光彩照人。多用于宫内诗词书帖、室内装潢、室内屏风、书画手卷的引首。花色品种繁多,有分单、双面洒金、银的,也有用金、银绘制各种花卉、云龙纹饰的。

明、清创造了描金、洒金银和加矾胶等技术,这又给造纸产业添色不少。

从整个中国古代纸业而言,古纸品类繁多,名纸荟萃。如果按照原料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五类:麻纸;皮纸(青檀皮、桑皮、楮皮等);竹纸;麻、竹、皮各种原料混合制浆纸;还魂纸(旧纸与新料为浆)。

古纸的精美让人折服,只可惜人们已很少展掌赏玩了!回首过去,不禁思绪万千,试想,如果没有纸张的问世,那世界文明会是什么样子呢?P11-13

目录

总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前言

一 纸

一 墨

四 砚

五 古琴

六 棋

七 书法

八 中国画

九 印章

十 青铜器

十一 陶器

十二 瓷器

十三 玉器

十四 紫砂

十五 扇子

十六 面具

十七 皮影

十八 鼎

十九 俑

后记

序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与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显示出巨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从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到河南安阳小屯村段墟出土的甲骨文字,以及遍布全国各地众多的历代文物古迹,均说明神州大地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在数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医药学等领域,以及冶炼铸造、航海造船、农业水利等方面,中国人都卓有建树,丰富了人类科学文化的宝库。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蕴含着深邃的思想,高度的民族理性精神,培育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仅靠一两本书是不可能挖掘得完的。本书只是撷取了中华文明大树上的几片树叶,中国文化大海中的几朵浪花,虽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与诠释,但我们解说这些文化符号,特别注重知识性、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力图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交融的大背景下,对各种文化现象作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考察,由点及面,贯通古今,评价公允平和,注意吸收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客观真实地描述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寓思想性与知识介绍于一炉,力求简洁流畅、生动形象,使读者阅后能够油然而生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笔墨纸砚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古琴的悠悠琴音中所透射的中国哲理,中国瓷器对世界所作的贡献,玉器、青铜器所体现的民族特色,以及具有独特韵味的印章、皮影等等,您在书中均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进而感受那扑面而来的中华文明的特殊魅力。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蕴含着深邃的思想,高度的民族理性精神,培育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仅靠一两本书是不可能挖掘得完的。本书只是撷取了中华文明大树上的几片树叶,中国文化大海中的几朵浪花,虽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与诠释,但我们解说这些文化符号,特别注重知识性、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力图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交融的大背景下,对各种文化现象作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考察,由点及面,贯通古今,评价公允平和,注意吸收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客观真实地描述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寓思想性与知识介绍于一炉,力求简洁流畅、生动形象,使读者阅后能够油然而生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笔墨纸砚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古琴的悠悠琴音中所透射的中国哲理,中国瓷器对世界所作的贡献,玉器、青铜器所体现的民族特色,以及具有独特韵味的印章、皮影等等,您在书中均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进而感受那扑面而来的中华文明的特殊魅力。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蕴含着深邃的思想,高度的民族理性精神,培育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仅靠一两本书是不可能挖掘得完的。本书只是撷取了中华文明大树上的几片树叶,中国文化大海中的几朵浪花。

笔墨纸砚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古琴的悠悠琴音中所透射的中国哲理,中国瓷器对世界所作的贡献,玉器、青铜器所体现的民族特色,以及具有独特韵味的印章、皮影等等,您在书中均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进而感受那扑面而来的中华文明的特殊魅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琴书乐道(文玩卷)/神衹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显良//曹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5278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5.4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0
18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