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深度写作(新闻叙事修辞学例话)/指南针传媒实践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通过多语言文本译介、媒体精英访谈、多学科门类的写作理论的梳理,为新闻写作的语言建立一种神经上的连接,将这种文字的愉悦传递更远。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文章写作理论、精品及评述、有关写作的高端访谈。本书的读者定位为:新闻院系的在校学生、新闻一线从业人员、文字工作者。总体而言,具备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够接受新写作理论的新闻写作者均为本书的读者对象。

目录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深度报道

 1 深度报道写作:流派及历史渊源

 2 《纽约客》的写作细读:深度报道的一种叙述可能

时间在启动叙述的重要性

形式只为内容设

 3 六种常用的写作技术操作

文字的极限

“倒金字塔顶上”可以放置任何物件

第二章 融合的景观:中国的新闻书写语境

 1 新闻写作在中国的传统

闲适

修饰感

蹙眉主义

 2 中国媒体样本的写作细读

《南方日报》

《南方周末》

《财经》杂志

《新周刊》

第三章 新闻写作的时间因素

 1 时间总的概说

思维转型·摩尔根的钟表

索妮亚·纳扎约的例子

时间的疏密和速度的体现

新闻文本与人类学写作

文本分析·跨学科的对话

 2 与时间相关的其他写作因素

顺序安排

时间归因写作

网络文本的时间特质

文本视觉·灾难的叙事语境

日常的新闻文本

小说化新闻

第四章 瓤闻写作的修辞

 1 修辞造成的距离控制

 2 零度修辞与“纯文本”写作

 3 议论作为一种言说方式

第五章 新闻写作的叙事

 1 判断的节制

 2 叙述与深度访谈

 3 向内的观察

 4 对情绪流的控制

 5 作者的显现和隐退

 6 叙事造成的清晰和模糊

 7 谁在看,谁在感受

第六章 关于写作的高端访谈

 1 泰德·普拉夫克(Ted Plafker)——英国《经济学家》驻北京

资深记者

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风格·职业发展·其他

 2 爱国保罗·慕尼——《南华早报》驻北京首席记者

中文的慵懒

沉浸式的采访策略

 3 潘公凯(Philip.Pan)——《华盛顿邮报》北京分社社长

 4马克·多威——加州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失去阵地:二十世纪末期的美国环境主义》的作者

风险评估与报道的科学性

如何与科学家交谈·方法和准则

附录 写作工具包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深度写作(新闻叙事修辞学例话)/指南针传媒实践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1058198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2.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1
18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