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国文学史论
内容
编辑推荐

战国时代,正像历史上对它的称名,是一个列国争雄,战乱频仍的时代。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新旧交替的一个大变革时代。夏、商、西周以来的旧制度、旧传统,已不可挽回地趋于瓦解。“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杀人盈野, 整个社会陷入到大的危难动乱之中。社会需要新生,危机促人思考。自春秋后期,随着“私学”兴起而造就出来的大批士人,因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而壮大,他们“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或在各国统治者的罗致下,走上政治、外交、军事舞台;或到处游说,聚徒讲学,大都围绕着当时迫切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各种家派,互相交锋,彼此论战。这就出现了战国时代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文学史论》对战国时代社会思潮、作家作品的存佚情况、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作了详细而具体而不乏深度的论述。论述既持之有故,言之亦自然成理,论点均可供研究者参考。

目录

引论:战国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作为时代概念的“战国”一词的出现

 二、战国文学史研究的时间范围

 三、战国文学史的学科内涵

 四、从欧洲文学的发展认识文学的历史性特征

 五、战国文学史的研究对象

 六、战国文学史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国巨变与战国文学家人文环境的改变

 第一节 秩序与道德的崩溃与重构

  一、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精神价值的崩溃

  二、春秋至战国的蜕变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

  一、七国的变革措施

  二、对七国变革措施的评价

 第三节 战国士人向文人的转变

  一、战国士人来源的开放性特点

  二、士人向文人的转变及士人学文的动力

  三、战国土人的新士风

  四、士人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性

  五、士人的重要性及尊士的社会氛围

 第四节 战国士人的理性精神

  一、对天地原始问题的思考

  二、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

  三、赞扬禅让制度倡导社会公正

  四、反古与标新立异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战国文人的怪诞与神秘

  一、文人的诡诞现象

  二、楚人及战国诸侯对神的崇拜

第二章 战国文人的著述风气及著述的繁荣

 第一节 战国时期文人的著述风气

  一、私人著述开始于战国

  二、战国时私人著述的大量出现

 第二节 自觉的创作意识与体裁流派的多样化

  一、自觉的创作意识及现实使命感

  二、战国时期主要的文学体裁及流派

 第三节 现存战国主要论说体文学著作

  一、《六艺略》所载战国论说体文学著作举要

  二、战国儒家著作举要

  三、战国黄老道家著作举要

  四、战国庄子学派著作举要

  五、战国其他诸子著作举要

 第四节 现存战国主要叙事体及抒情体文学著作

  一、《左传》的作者与传承

  二、《国语》及《战国策》的作者与成书

  三、战国抒情体文学及赋文学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想

 第一节 孔门弟子记述的孔子文学观

  一、孔子强调对文及文学的重视

  二、孔予强调文学对个人及社会的积极作用

  三、孔子强调文学内容和形式之间的本末和谐

  四、作为文学终极追求的尽善尽美理想

 第二节 《札记?乐记》与孔子的礼乐理论

  一、批评礼乐文化以僭越为标志的衰亡

  二、对郑卫新乐的批判

  三、《乐记》各篇主要观点辨析

 第三节 孟子、荀子及《吕氏春秋》的文学观

  一、孟子的主要文学主张

  二、荀子的主要文学理论主张

  三、《吕氏春秋》的文学观

 第四节 战国的文学否定论

  一、道家文学观

  二、法家文学观

  三、墨家文学观

第四章 战国论说体文学研究

 第一节 《论语》与《易传》的主要内容

  一、《论语》阐述的仁政思想

  二、《论语》关于君子人格建设的思想

  三、《易传》关于君子人格建设的思想

 第二节 《孟子》与《荀子》

  一、《孟子》的主要内容

  二、《荀子》及《晏子春秋》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从《黄帝四经》到《道德经》

  一、《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

  二、《文子》、《鹗冠子》与《管子》

  三、《老子》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从杨朱到《庄子》

  一、杨朱的主要观点

  二、《庄子》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从《法经》到《韩非子》

  一、早期法家著作的内容

  二、《韩非子》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阴阳名墨纵横诸家著作的内容

  一、阴阳家的主要主张

  二、名家的主要观点

  三、《墨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四、《吕氏春秋》的主要内容

  五、纵横、农、小说诸家的主要思想

 第七节 战国诸子文学的文章风格

  一、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形象性表达

  二、以寓言为媒介的形象化叙述

  三、人物个性的形神彰显

  四、辞达而已矣

  五、情感的同一性和风格的多样性

第五章 战国叙事体文学

 第一节 战国史传文学的主题

  一、《左传》的主题

  二、《国语》的主题

  三、《战国策》的主题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艺术

  一、以小说笔法实现完整叙事

  二、以情节及细节的叙述完成人物性格的描写

  三、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三节 《国语》的叙事特点

  一、驾驭长篇故事的杰出能力

  二、《国语》的语言风格

 第四节 《战国策》的叙事风格

  一、铺张扬厉的结构方式

  二、精心安排的语言环境

 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第六章 屈原及战国抒情体文学

第七章 宋玉及战国赋体文学

结语:战国文学主流及其历史地位

余论:对战国文学的再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一、人名索引

二、书名索引

第一版跋

新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国文学史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57370
开本 16开
页数 5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9.31
丛书名
印张 3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