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理性》第四辑“政治与哲学的共契”中就施特劳斯输入中国后的“政治哲学”进行学术探讨,力图在力主法律、制度等倾向于“政治”哲学的一派和试图倚重哲学的政治“哲学”一派间进行整合和互补。同时,一些论文涉及语言哲学、现象学、宗教学等课题,也有较强的学术性。
图书 | 政治与哲学的共契(启示与理性)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启示与理性》第四辑“政治与哲学的共契”中就施特劳斯输入中国后的“政治哲学”进行学术探讨,力图在力主法律、制度等倾向于“政治”哲学的一派和试图倚重哲学的政治“哲学”一派间进行整合和互补。同时,一些论文涉及语言哲学、现象学、宗教学等课题,也有较强的学术性。 目录 编者前言 刘小枫 施特劳斯与启蒙哲学——读施特劳斯早期文稿《柯亨与迈蒙尼德》 程炼 政治义务:从特殊纽带的角度看 程志敏 法律与政治之间的抉择 方向 红敌与友——关于施密特与德里达的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 陈家琪 马克思与巴黎公社:特殊性原则的政治行动与普遍性原则的伦理观念 柯小刚 《尼各马可伦理学》道学疏解导论 张文涛 《王制》与古典政治哲学:政治、哲学与灵魂 魏朝勇 必然与正义——修昔底德《战争志》第I卷的基本问题 贾冬阳 “出离”与“返回”——柏拉图“洞穴比喻”的临界启示 杨晓强 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 伯纳德特 柏拉图的真作与伪作(郭振华译)——评库珀版柏拉图全集 孙周兴 作为语言哲学的元批判:哈曼与康德 张祥龙 为什么中国书法能成为艺术?——书法美的现象学分析 关子尹 德尔佩的《悲剧性存活》及其对海德格的批评——德氏百岁冥诞纪念 邢滔滔 安瑟伦的《宣讲》第二章 朱刚 从作为本原的存在到前本原的伦理——以本原问题为视角看存在与伦理在勒维纳斯哲学中的位置及其关系 邓晓芒 中西宗教观之比较 奥斯汀 奥斯汀的几例语言分析(陈嘉映译)——奥斯汀的Sense and Sensibilia节译 张芳宁 期待:在幽暗与炫目之间——读解萌萌《为浪漫的宫廷色彩送葬》 陈琳琳 “无论是坠落还是升腾我都没有离开过泥土” 王熙雯 从萌萌对本雅明的语言问题分析中来 张守勇 日记三则:关于给予即被给予之温暖 赵越胜 给萌萌远行三周年 张志扬 “三书前言”序:香客与过客——借《启示与理性》第四辑“政治与哲学的共契”告萌萌在天之灵 萌萌 读蒯因《论何物存在》教案 编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政治与哲学的共契(启示与理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萌萌学术工作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865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2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092.6 |
丛书名 |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7 |
宽 | 169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