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淮河文化纵论--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安徽历史文化研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2007年10月,适逢党的十七大隆重召开之际,由省社科联和安徽大学共同主办、安徽大学历史系承办的“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21日至22日在合肥举行。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给与会者以极大的鼓励。这次研讨会有来自省内外及日本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收到论文50多篇。与前几届研讨会相比,本届会议研讨范围更广、参与面更大、取得共识更多、对淮河文化内涵的认识更深、为现实服务的意识更强。本书收录了这次研讨会上的经典论文。全书共分历史文化篇,社会发展篇,考古发现篇和水利建设篇等四个部分。

目录

前言

“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开幕词

开拓淮河文化研究的新阶段

——在“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一、历史文化篇

淮河文化概念的进一步思议

关于淮河文化研究的几点构想

《老子》创新文化的方法论价值

淮夷与西周之间战争原因分析

“淮南橘”与“江南橘”地理意象的转换

——就唐代“江南橘”长江分界线与张伟然先生商榷

明中都的班军

此方文事落后,武功特盛

——明清时期皖北尚武风习初探

大禹——淮河走出的民族英雄

淮上奇侠鲁子敬

简论杨吴丞相徐温

北宋以来淮河流域重大历史事件述评

 ——《淮河人文志》编纂札记

大典本《泗州志》的编修时间和佚文价值

关于安徽淮北地区“剃龙头”民俗内涵的解读

凤阳花鼓、凤阳歌溯源

二、社会发展篇

淮河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历程简析

唐宋时期淮河流域人口变迁及其经济影响

论淮河在中国古代南北方的分界地位

略论两宋时期淮河流域交通的盛衰

官绅,地域与国家:明代万历间治淮活动中的一次争议

淮北村庄的“圩寨化”:近代农村社会变迁的一个侧影

清代淮河流域商业重镇亳州境内的徽商

——以乾隆、光绪《婺源县志》为中心的考察

清末民初淮河流域自开商埠探析

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浅析捻军、苗练占领圩寨的战略意图

——以介绍贾臻撰《颍州奏稿》为中心

论捻党运动开始与结束的时间

近代农会功能的嬗变与法律规范的调整

——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考察

朱元璋反腐措施与我国当前廉政建设

试析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及其经验

三、考古发现篇

安徽省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与农业自然条件的关系研究

现代平面设计与大众共识的同一性浅探

双墩刻画符号与彝族十月太阳历

双墩遗址出现的纹面雕题现象之考述

美哉圆鉴:综述安徽淮河流域出土的汉代铜镜

蚌埠市太平岗遗址发掘成果的意义

四、水利建设篇

文献所见先秦时期淮河流域的湖沼

明清时期黄淮造陆与苏北灾害关系研究

泗州之沉:官僚意志与淮北社会生态的衰变(1580-1949)

读懂汝颍古河道

——汝颍乱名八百年解读

康熙朝河图与黄淮水利

从苏北水荒谣谚看清代灾民心态

根治淮河的关键——让淮河直流入海入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淮河文化纵论--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安徽历史文化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必定//吴春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38228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4-53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1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