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多时段、多角度、多侧面对上海城市社会生活进行研究。在卷目设计上,既有以空间为维度展开的;也有以职业、阶层为维度展开的,还有以国别、民族为维度展开的。各卷关注点以广义的社会生活为主,包括人们的居住、饮食、衣饰、交通、娱乐、交往、婚姻、家庭、风俗、习惯、工作环境、工作特点、收入、消费等方面,兼及其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本书以研究近代上海为主,兼及古代、当代上海。开展城市社会生活研究,为的是从更加日常、更加具象、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层面,揭示上海城市的文化个性,特别是其异质文化交织的特质。
图书 | 都市空间社群与市民生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多时段、多角度、多侧面对上海城市社会生活进行研究。在卷目设计上,既有以空间为维度展开的;也有以职业、阶层为维度展开的,还有以国别、民族为维度展开的。各卷关注点以广义的社会生活为主,包括人们的居住、饮食、衣饰、交通、娱乐、交往、婚姻、家庭、风俗、习惯、工作环境、工作特点、收入、消费等方面,兼及其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本书以研究近代上海为主,兼及古代、当代上海。开展城市社会生活研究,为的是从更加日常、更加具象、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层面,揭示上海城市的文化个性,特别是其异质文化交织的特质。 目录 代序:上海史研究五十年 第一章 公园、雕像及其象征意义 从夷园到公园 外争权益与内省公德——上海外滩公园歧视华人社会反应的历史解读 从跑马厅到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历史变迁与象征意义 上海的几尊毛泽东塑像 第二章 中西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西洋乐队在近代上海的印迹 出入于中西之间 ——近代上海买办的社会生活及其文化特征 两界三方管理下的上海舞厅业 ——以1927年至1943年为主要时段的考察 第三章 市民视野中的国家与社会 从会馆、公所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 ——兼论政府与社会团体近代化的关系 为免征粮食营业税而斗争 ——以1945年至1949年上海米商为中心的考察 上海“文革”时期的蔬菜生产与供应 第四章 文化市场与出版业变迁 从稿费制度的实行看晚清上海文化市场的发育 略论辛亥时期的上海报刊市场 从全国性到地方化:1945年至1956年上海出版业的变迁 第五章 都市、腹地与区域互动 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 近代上海道契与明清江南土地契约文书之比较 粤资金融机构与旅沪粤商商贸活动之关系 ——以国华、广东银行为中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都市空间社群与市民生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熊月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524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8 |
出版时间 | 2008-07-01 |
首版时间 | 2008-07-01 |
印刷时间 | 200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5.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