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云正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很多读者说:“如果有一本全面详细介绍成云成长经历、创业故事和心路历程的书,那是多么过瘾的一件事啊。”

《马云正传》如您所愿,集中了几乎所有马云讲过的、熟悉马云的人讲过的、媒体报道过的所有的故事,融会贯通起来,成为一部像小说般完整演绎的情节生动、曲折感人的报告文学。翻开本书,相信能让您和这个颧骨深凹、头发扭曲、长相怪异、顽童模样的中国企业家一起愁一起笑,一起手舞足蹈,一起上演好莱坞式的人间活剧,感受荡气回肠的创业内幕,经历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内容推荐

从一个“阿甘”般的义气少年到一个“铁嘴”的大学老师,从大洋彼岸意外“触网”到创办中国第一家网站,从50万元艰难出发到打造一个震撼世界的互联网王国,马云用他的睿智与汗水演绎了一段犹如好莱坞大片一样荡气回肠的传奇人生。

本书是作者继畅销书《谁认识马云》、《马云创业思维》之后的又一力作,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完整记录马云创业历程的图书,生动活泼地展现翔实有趣的细节故事,还原这位青年偶像的传奇人生,启迪并激励这个伟大时代中国亿万青年的创业激情与梦想。

目录

作者序

第1章 奇人马云:不把自己当英雄的英雄

 一 神奇草根:神奇?神奇!

 二 王者马云:缔造阿里巴巴神话的至尊掌门

 三 争议马云:“蛊惑者”

第2章 青涩岁月:从懵懂少年到大学教师

 一 少年求学梦

 二 风雨马老师

 三 触网大洋彼岸

第3章 创业时代:在黎明前摸索前行

 一 起步杭州城

 二 书生闯京城

 三 泪别黄页

 四 再闯北京城

第4章 湖畔时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 阿里巴巴横空出世

 二 闭门潜修,苦练内功

 三 天使基金

 四 巨人的握手

第5章 遭遇寒冬:吹落黄沙始见金

 一 海外大护张

 二 回到中国

 三 跪着过冬

第6章 开拓新疆土:马云创造两个宝

 一 秘密制造淘宝

 二 蚂蚁与大象的角逐

 三 与非典同行的日子

 四 横空出世支付宝

第7章 阿里梦想: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一 十年一觉雅虎梦

 二 从流年不利互马云年

 三 上市:八年抗战梦终圆

 四 正在展开的美丽画卷

附录 马云精彩演讲摘要

试读章节

第1章 奇人马云:不把自己当英雄的英雄

没有进过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没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更没有在华尔街工作的背景,却成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最强人”!

一个对互联网技术“一窍不通”的人,居然创造了互联网的第四种模式!

一个曾经的英文教师.居然成为50年来第一位荣登全球著名杂志《福布斯》封面人物的中国企业家!

——马云

2000年被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为“年度商业领袖”;

2005年被评为“2004年度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

2005年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全球未来100位领袖”之一;

2006年度入围25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

从一开始闷头在国内悄悄往腰包里装钱,到现在将钱袋向全世界打开,马云作为中国最大电子商务网站的CEO,更像一部好莱坞电影人物,经历诸多挫折,但终成大器。

然而面对足以让中国IT甚至全球IT界刮目相看的业绩,马云却坦言“别把自己当英雄”!

这就是马云——一位不把自己当英雄的真英雄!

一、神奇草根:神奇?神奇!

马云,这个教师出身的企业家,神奇吗?

您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简直太神奇了!

登上大洋彼岸的《福布斯》,与布莱尔共进晚餐,与克林顿开怀笑谈,风头甚至超过盖茨,成为充满想象力的“未来首富”……

在国内,没人不知道这个“创业教父”;在国外,有千百万的政要、商人、民众崇拜这个“东方拿破仑”——Jack Ma(马云的英文名字)。

所有中国企业家所能得到的荣誉,马云几乎都囊括了;

所有中国企业家不曾得到的殊荣,马云也包揽了。

无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哈佛、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马云都是炙手可热的中国企业家。

而实际上,马云只是出身平民,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方师范学院毕业,长得其貌不扬的草根而已。

1.从顽童到“东方拿破仑”

没有魁梧的身材,没有英俊的外表,他甚至被《福布斯》杂志描述为“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而杂志封面上的这个“顽童”,就是中国企业家马云!

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登上《福布斯》杂志的本土企业家。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等待了整整50年。

马云上榜之后,曾在中国内地引起一阵“福布斯风波”:有人说,他是花重金买来的虚名;有人说,是《福布斯》的记者被他制造的假象迷惑了……

谣言不攻自破,真理不辩自明。

那一期的《福布斯》杂志,除了破天荒地把马云这个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家搬上封面以外,还从全球25类1000多家电子交易市场中选出做得最好的B2B企业,而马云的阿里巴巴被评为综合类B2B网站的第一名。此后,阿里巴巴连续7次被这家老牌财经媒体评为全球最佳B2B站点。

而这个被形容为“颧骨深凹”、“头发扭曲”、“长相怪异”、“顽童模样”的中国企业家马云,是在香港的大街闲逛时,无意中从地摊上发现自己上了杂志封面。之后,他恍然大悟,更是“如梦初醒”:“直到看了这期《福布斯》,我才知道自己原来有那么丑。”

2.中国的“互联网之父”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马云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1995年4月,刚过而立之年的马云,便满腔热情投入了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浪潮中,并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网站——中国黄页。彼时,被互联网业界誉为“开山鼻祖”的雅虎公司,刚刚创立不到一年;彼时,中国内地尚未开通一条互联网专线;彼时,因日后创办了曾显赫一时、却昙花一现的“瀛海威”公司而名扬业界的张树新,为了政府批文的事情,正奔波于北京城里大大小小“衙门”中。

若干年后,当人们重新研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时,饱经沧桑的企业家马云方才获得那原本就该属于他的桂冠——中国“互联网之父”。颇为诡异的是,与国人之态度大相径庭,在西方,大多数人都称Jack ma(马云的英文名)为中国的“Mr.Internet”(“互联网之父”)。

不过,对于一贯淡泊名利、“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只在乎自己如何看这个世界”的马云而言,他并不需要为能否“正名”而或喜、或悲,因为历史已经给了他足够的机会去证明这些。

……

P006-P008

序言

第一次和企业家马云“零距离”接触,还是在两年前。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是2006年7月26日。

在那个酷热的下午,我们如约来到北京市西大望路1号温特莱中心。这个地方,是阿里巴巴旗下公司雅虎中国的总部。我们一行人到了以后,马云特地到会议室把我们迎到他自己的办公室。我们到的时候,他还没来得及吃完午饭,马云迎接我们的时候还特意强调,“我们边吃边聊吧”。有意思的是,等马云和我们一起进了他办公室后,马云发现放在办公桌上刚刚吃了一点的饭菜已经被属下收走了。马云不好意思地自我解嘲了一下,“你看我们员工办事效率多高啊”。

马云就这样饿着肚子同我们聊。和马云聊天,非常轻松,刚见面就像老熟人一样,很自然,很亲切。那次见面,我们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而马云给我们的名片也很有意思,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只有简单的几个字——“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尽管谁都知道他是阿里巴巴的“一号人物”。

那一次,我们说要为他写一本书。马云有些不好意思,他说自己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还谈不上成功,而写书却是很庄严的事情,所以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写。马云说:“我现在倒是犯错不少,也做了不少糗事,等将来退休了或许该写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我们开玩笑说:“我们想把阿里巴巴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也许保存这份资料对您今后自己写书也有个参考啊。”我们大家一起笑了……

时隔两个多月之后,我们再次谋面。2006年9月,我应邀参加首届网商节大会。那天下午我们乘坐的航班飞到萧山国际机场时,已是7点30分。一下飞机,热隋好客的“阿里人”直接把我们带到湖畔居茶楼参加阿里巴巴公司茶会。参加那次茶叙的主要是一些媒体人士,还有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后来加盟阿里巴巴集团并担任上市公司总裁的卫哲先生,原和讯网总裁、后来担任过雅虎中国总裁的谢文先生,易观国际总裁于扬先生等人。阿里巴巴集团高管马云、孙彤宇、金建杭等来回穿梭,与嘉宾交流。

马云跟谁都好像老朋友一样,很诚恳、亲切、自然随和,没有一点架子。他走到我旁边与我握手,还给我介绍其他的一些朋友,然后坐下来天南地北聊了好一会儿,临走他双手抱拳很抱歉地说:“实在不好意思,改时间我们再聊。”那次来的客人比较多,作为东道主,他都得招待。由于有几个会议要他亲自去主持,他只得提前离开茶会赶往别的地方。

后来,我很荣幸被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栏目推广组聘为顾问,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要亲临节目录制的现场。马云连续担任了两个赛季的评委,我亲眼目睹了马云这个清瘦儒雅的“创业教父”如何用他充满睿智、幽默、穿透力的谆谆教诲,令所有参赛选手和电视观众折服。在那期间,我们和马云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马云也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经常报道的热点人物和刘东华社长的好朋友,每年年底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他必然到场,我与马云也经常在这样的机会相遇。

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总制片人王利芬女士曾经感慨说:“在马云身上,有一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那就是他没有一点虚荣心,他不怕没面子,能十分坦然地面对自己不太成功的过去,连自己的长相也在他自嘲之列。这一点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并不容易,而且有许多人因为做不到这一点而将自己放大或架了起来,之后要不断地为这个放大的或架起来的自我费许多的精力,要演戏。而马云不用,他台上台下都是一个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足,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才华。我很难想象什么人能将马云忽悠起来,也很难想象什么人能把马云的自信打下去让他自卑。”的确,马云的人格魅力太强大了,他活得轰轰烈烈、活得坦坦荡荡、活得真实自然。除了我们出的几本书,其他出版社也出过一些关于马云和阿里巴巴的书,但有许多读者感到,如果有一本全面详细介绍马云成长经历、创业故事和心路历程的图书,“那是多么过瘾的一件事啊”(读者来信的原话)。那么现在这个任务就由我们来完成了。

相信这是一本给你带来极大阅读快感的书,你会和马云一起愁一起笑,一起手舞足蹈。我将这本书取名为《马云正传》。查百度说“正传是指作者写的书的主要内容是在历史资料中有据可查的”。《马云正传》的写作态度是严肃的,绝不是戏说。这是关于马云故事的集大成的一本书,集中了几乎所有马云讲过的、熟悉马云的人讲过的、媒体报道过的所有的故事,融会贯通起来,成为一部像小说般完整演绎的情节生动、曲折感人的报告文学。

经过近半年近乎疯狂的日夜创作之后,这本书终于告竣。创作中时而苦闷、时而激亢的情景却历历在目,莫名的感慨涌上心头,正如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先生的两句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三部曲”之后,对我而言,这本书的完成似乎也隐含某种特殊的意义——关于马云的作品中,这也许是我的“收官之作”了。

本书得以完成,要感谢我的两位助手,他们是彭征明和高贺。征明是我的老搭档了,《谁认识马云》《马云创业思维》都由我们共同完成。征明是我非常喜欢的好搭档,也是位作风严谨的管理学博士,对畅销书的写作也跟做学问一样认真,认真得有时甚至到了偏执的程度。小高是80后的互联网发烧友,十几岁时就对互联网这个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同龄人在“追星”的时候,小高却已经开始悄悄地关注张朝阳、王志东了。兴趣当然是最好的老师。

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而孜孜不倦地投入到令人兴奋的创作之中。本书参考了一些财经媒体资深记者和一些熟悉马云的人写的书籍文章,要向他们表达敬意和感谢,正是因为有大量素材的积累,我们的演绎才有可能完整和精彩。

感谢支持我们的读者,感谢广天响石团队其他诸位同仁的倾力协作,感谢阿里巴巴集团许多新老朋友的热情帮助。特别要感谢的是一直支持鼓励我的刘东华先生和王利芬女士,正是由于他们的介绍,我对马云的认识才迅速升华起来;如果不是他们的推荐,我与马云的缘分也许会迟到许多,再次感谢他们!

刘世英

2008年5月于北京钓鱼台西

书评(媒体评论)

下一个世界首富可能会是中国的马云。

——微软创始人 比尔·盖茨

阿里巴巴在英国很有名,他们正在改变全世界做生意的方式。

——英国前首相 托尼·布莱尔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他有拿破仓一般的身材,也有拿破仓一样的伟大志向。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语

我们在中国投了很互联网的公司。包括百度、携程等等很多的公司,居然我就把马云给漏掉了,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美国IDG集团亚洲区总裁 熊晓鸽

马云和我一样,都是具有幻想主义的实干家,马云阿里巴巴在中国就是互联网的蓝海。

——分众传媒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江南春

他穿着夹克进来了,拿着半张纸,脑袋瓜晃来晃去的。其实我对他的模式不是很懂,但我是看人的。

——前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吴鹰

在我看来,如果说杨致远是互联网领域里第一个世界级的华人企业家,那么马云就可能是下一个。杨致远是商业天才,他发现了互联网搜索的价值,而马云是天才的商人,他把一团让人手足无措的乱麻织成了一匹锦绣。

——财经作家 吴晓波

马云台上台下都是一个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足,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才华。我很难想象什么人能将马云忽悠起来,也很难想象什么人能把马云的自信打下去让他自卑。

——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总制片人 王利芬

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

——马云夫人 张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云正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世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41760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60
18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