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财富人生(如何制定合身的理财方案)/投资理财技巧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财富人生——如何制定合身的理财方案》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个人和家庭理财的一些基础但必需的常识,以及作为普通投资者制定理财方案的基本步骤和实用方法,同时提供了针对不同群体特点的20个理财方案,使读者在制定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时可以作为思路上的参照。即使是理财的门外汉,通读本书后至少会从“门外”走入“门内”,且只要深入领会和多加演习,自己也能制定出合身的理财方案。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理财的目的。人在一生中的开支是巨大的,要享受幸福人生,做到财务自由,仅靠勤奋劳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理财;理财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说明了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法规,以及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旨在为形成理财方案做知识准备;介绍如何制定合身的理财方案。通过确定理财目标、分析财务状况、建立资产组合等过程,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形成真正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如何才能确保理财方案获得成功。告诉大家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培养良好的习惯,当然也要获得家庭成员的支持,甚至让孩子也参与进来;还提供了不同人生阶段、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风险偏好情况下的理财案例,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路上的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学会理财,改变人生——我们为什么要理财

 迎接财富时代的到来

世界都在做多中国

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强民富的社会

理财小词典

 工薪族也能够成为千万富翁

一生需要多少钱

千万富翁不是梦

理财小工具:简易复利终值计算表

 科学自助理财,创造幸福人生

理财是什么

理财背景资料:银监会:树立正确观念谨防五大理财误区

理财为什么

理财广角镜:中外理财业发展概况

靠专家还是靠自己

理财小测试:测测您的财商

第2章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入门指引

 了解基本原理

我们的财富圈

开源节流,保证收入大于支出

资产组合,保障收益稳定增长

财富英雄:股神巴菲特

 树立正确观念

安全第一

理财小测试:风险承受能力测试

适合自己

理财广角镜:读读外国老百姓的理财经

长期坚持

理财忠告:金钱的五大金科定律

 把握五大法则

彼得·林奇的“四不要”

易记的五大法则

 熟悉理财产品

保障性产品

投资型产品

理财小测试:投资风险偏好自测表:测测你适合哪种投资方式

第3章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周就会穷——如何制定合身的理财方案

 确定理财目标

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制定理财目标的步骤

不同人生阶段的理财目标

理财忠告:理财的四个“雷区”

 分析财务状况

家庭也是一个经济组织

家庭资产负债表

理财忠告:家庭资产容易流失的主要领域

家庭收入支出表

理财小词典: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建立资产组合

致富公式和资产组合

资产组合的步骤

资产组合的策略

理财忠告:家庭理财最大的风险是未知数,应有五手准备

 形成理财方案

背景资料

主要理财目标

理财方案主要参数假设

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状况分析

理财方案设计

理财方案评估

第4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何确保理财方案获得成功

 保持健康心态

为什么财富增长反而不幸福

拥有健康心态是理财成功的前提

理财广角镜:幸福理财七大方程式:快乐为本

 培养良好习惯

每天记账

先储蓄后消费

不断学习但从不盲从

定期评估与长期休息

理财忠告:常见的错误金钱观

 让孩子参与理财

理财,家庭成员人人有责

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孩子参与理财应从岁开始

理财广角镜:动物世界里的“家庭理财”

第5章 因人而异,寻找“钱”途——哪一款理财方案适合你

 不同人生阶段的理财方案

初入职场的理财方案

未婚情侣的理财方案

新婚家庭的理财方案

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的理财方案

三口之家的理财方案

人到中年的理财方案

老年家庭的理财方案

 不同收入水平的理财方案

低收入家庭的理财方案

中低收入家庭的理财方案

中等收入家庭的理财方案

中高收入家庭的理财方案

高收入家庭理财的方案

超高收入家庭的理财方案

不同风险偏好的理财方案

激进型理财方案

保守型理财方案

试读章节

第1章 学会理财,改变人生——我们为什么要理财

迎接财富时代的到来

世界都在做多中国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GDP年均增长率连续30年超过9%的“世界奇迹”,而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只有3.3%。2002年中国GDP总量突破了10万亿元,仅仅四年之后的2006年就又突破了2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也从改革开放初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发展到2007年的6%,贸易总量也从0.8%提高到超过6.7%。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15%。

由于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的强劲增长,世界对中国的经济前景纷纷看好。2003年10月,美国高盛公司提出了后来具有广泛影响的“金砖四国”(BRICs)概念,认为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而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主席让一克罗德·劳森在2006年10月9日于沈阳举行的第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也表示,由于中国拥有许多想把国家建设好的充满信心的国民、眼界开阔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一代、越来越开放的政策,具备广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相对合理的人口结构、充足的劳动力等条件,所以中国肯定会成为今后20年内引领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国家之一。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学者的观点陈述上,而且更体现在企业家与金融家对中国的实际投资行动上。近几年来,中国每年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在500亿~700亿美元之间,2007年非金融领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了747.7亿美元,成为吸引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股票市场相对封闭,外国投资者进入相对较难,但纽约证券交易所仍有300只左右的中国股票在交易。据花旗集团统计,2006年美国对亚洲、拉美和东欧等新兴经济体的股市投资超过了本国,其中对中国股市的投资就从2005年的49亿美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52亿美元。而从国内来看,自2003年瑞士银行等多家国外金融机构成为首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以来,其投资额度已经从100亿美元扩大至300亿美元,短短四年时间整整放大了3倍。

世界银行发布的《2008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由于全球经济面临着美元贬值、美国经济衰退及金融市场动荡等风险,2008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由2007年的3.6%减缓至3.3%,但对中国实际GDP增长率的预测值仍达到10.8%,不仅远远高于高收入国家2.2%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国家7.1%的水平。这一预测也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诸多国际投资银行的认同。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未来世界经济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但“看多”与“做多”中国的趋势仍然会延续。

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强民富的社会

过去的30年,中国不仅在经济总量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人民的生活也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转变。全球著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公司2006年底发布的《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二十大财富市场之一,而且也是全球财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富有家庭的资产额增长是最快的,增速高达18%,中国的百万富翁总数更是排名全球第六。

从统计数据看,1978~2007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13 785.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4 140.4元,扣除价格因素,均增长6倍以上,人均消费水平实际增长也在4倍以上。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07年的36.3%和43.1%,人民生活从以“吃穿”为重点向以“往行”和提高文化素质及健康水平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转变。从我们的切身生活中,也能够明显感到这一点。  在20世纪50、6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百元级商品是标志百姓家庭富足的“三大件”;80年代进入家庭的“三大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千元级商品;到了90年代,人们可以轻松购买电脑等万元级商品了;而跨入21世纪,汽车等十几万元级的商品也开始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庭,2002年城镇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仅为每百户0.9辆,而到了2006年已经增加到4.3辆。

2007年10月10日,胡润在上海发布了《2007年胡润百富榜》,共有800位企业家上榜,这些企业家的总财富达到了34 452亿元,相当于2006年GDP的16%;平均财富为42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倍;前75位上榜富豪的财富均突破100亿元,前13位富豪身价均在300亿元以上。从趋势上看,上榜的财富门槛也在逐步提高,从1999年的0.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8亿元。

P1-3

序言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中国股市正经历着历史上少有的剧烈振荡,不到一年的时间,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6 124点,一直跌落到2 000多点以下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不仅很多专业人士开始对中国股市的前景感觉无所适从、难以判断,而且新基金的发行也遭到了困难,2007年百亿规模的新发基金几天内一售而空的盛况已不复存在。但这一过程,反倒更加坚定了我写作本书的信念,或者说让我更加认识到,理财观念与知识的普及可能是比投资者风险教育更为重要的事。为什么呢?让我先来谈一下对未来及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认识。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不说平均9%的年增长率在近百年的历史上可以说是举世罕见,我想只要是年龄达到40岁左右的人都会非常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生活的改变,这一年龄段的人都曾亲眼看到一个以蓝、灰、白为主要着装色调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亲身体会到从一个连肉蛋都凭票供给的短缺经济向电视机都大打价格战的过剩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经历过大量下岗失业人口、亚洲金融危机等诸多比当前严重得多的内外环境,如果从这一历史角度看,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对当前通货膨胀、股价跌落以及美国次贷危机、油价高涨这些经济现象过分担忧呢?

我非常欣赏价值投资者、东方港湾投资公司总经理但斌先生的一个观点,投资是一项长期事业,比的是思考的极限,我们思考得越遥远,对现在看得可能就越清楚。如果我们对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抱有信心,如果我们对这30年来伴随着“中国奇迹”一同成长的企业与民众的创造力和政府的调控能力抱有信心,我们就应当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抱有信心。而实体经济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和依托,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支持,因此如果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抱有信心,也就自然应该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抱有信心。尽管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容置疑的是,这只是发展中的问题,无论是从实体经济的增长还是股权分置改革的长期效应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而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实际上也意味着其发展潜力还非常巨大,能够保证长期的吸引力。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未来居民收入的多元化、资本化将受到政策性的鼓励,且必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实体经济会持续增长、资本市场会日益发达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的普通百姓,应当从长期发展的历史角度,珍惜和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盛世中的财富机会,不仅为国家富强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应该为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加富足担负起此刻的责任。而这种社会贡献与责任的担当,不可能源于一夜暴富的动机和跟庄坐庄的操作手法,而应当依靠正确的投资理念与基本的理财常识,这也正是本书中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记得十多年前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时,我曾经思考过,如果这一专业只停留在探讨国家富强的原因和途径而不能最后造福于民,那么这一学科就会如同很多人所说的成了纸上谈兵的“黑板经济学”,其价值就真的令人怀疑。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如果最后只知道指点江山而无法成为应用经济学原理率先富起来的社会群体,那对于这一学科来说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白驹过隙,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经过这些年不断地学习,尤其在具有了从事企业战略投资工作、大学教授经济学课程和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历后,我越来越发现,经济学、金融学等课本中所讲述的基本知识,尽管在不同情况下会存在一些应用上的局限,但大多数知识的确是能够被实践所不断验证的真理。不过在现实中,对于普通百姓和一般投资者而言,所关注的可能并不是理论体系的严密、逻辑推理与论证过程的规范,更需要的是了解一些像复利效应、如何进行简单的投资组合这样一些大道至简的常识。

根据我的一些调查,即使是经济学、金融学专业出身的投资人士和投资理财比较成功的个人,大家在谈及近年来对投资理念影响比较大的人物或书籍时,说的比较多的也是巴菲特、林奇、索罗斯、李嘉诚乃至“穷爸爸富爸爸”系列丛书,而不是那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或《国富论》这样的经典学术著作。我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分工的不同,前者是知识的应用者或二次创造者,其表述也由于通俗易懂而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后者是知识的创造者或更准确地说是知识的原创者,其接受者自然也就主要是专业领域内的“小众”。应当说后者的工作可能更具挑战性和创新性,并为前者提供了基础,但若只就对社会的贡献而言,两者却不分伯仲。因此,本书力图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个人理财的一些基本但必需的常识,以及个人如何制定理财方案与方法,同时提供了20个针对不同群体特点的理财方案,使读者在制定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时,可以作为思路上的参照。

本书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1章介绍了理财的目的。人在一生中的开支是巨大的,要享受幸福人生,做到财务自由,仅靠勤奋劳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理财。

第2章介绍了理财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说明了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法规,以及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旨在为形成理财方案做知识准备。

第3章介绍如何制定合身的理财方案。通过确定理财目标、分析财务状况、建立资产组合等过程,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形成真正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

第4章介绍了如何才能确保理财方案获得成功。告诉大家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培养良好的习惯,当然也要获得家庭成员的支持,甚至让孩子也参与进来。

第5章提供了不同人生阶段、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风险偏好情况下的理财案例,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路上的参考。

本书的写作受到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关编辑的鼓励,我们共同作为年近不惑、家庭与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曾就投资、孩子教育等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疑惑与解惑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共识是促使我写作本书的重要原因。在写作的过程中,研究生张乐、胡亚晖、李真真、宋红卫参与了本书的资料搜集、案例整理与文字校对工作,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首席理财顾问、财富管理中心高级经理、金融理财师(AFP)、国际金融理财师(CFP)张晓伟先生审阅了部分稿件,并参与了第三章第四节的写作。此外,本书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尽管大部分都注明了出处与来源,但难免挂一漏万,在此一并表示谢意。当然文责自负,不必赘言,不当之处,欢迎各界同仁与读者批评指正。

孔令锋

2008年10月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财富人生(如何制定合身的理财方案)/投资理财技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孔令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202385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9-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