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重在对当代汉语骚语的渊源与发展、当代汉语骚语的言语形式、语法结构、韵律、结构手法、各种修辞,以及如何辩证地看待骚语,分八个专题进行了探讨,又用大量英译实例,分六个专题进行了英译的探讨,对当代汉语骚语翻译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巧,以供跨文化学者和英语翻译爱好者参考。
图书 | 当代汉语骚语研究与英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重在对当代汉语骚语的渊源与发展、当代汉语骚语的言语形式、语法结构、韵律、结构手法、各种修辞,以及如何辩证地看待骚语,分八个专题进行了探讨,又用大量英译实例,分六个专题进行了英译的探讨,对当代汉语骚语翻译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巧,以供跨文化学者和英语翻译爱好者参考。 目录 前言/1 上 篇 一、中国民间骚语概说/3 (一)民间骚语是民众的心声/3 (二)骚语语言类属辨析/6 (三)民间骚语的产生和流传/7 (四)民间骚语的形式与语法结构/9 (五)民间骚语的研究价值/13 二、民间骚语的源流考辨——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民问骚语/16 (一)从历史古谣中考查骚语/16 (二)从中国古代民谣的特点看骚语:骚语——古代讽世歌谣/22 (三)从对民间流行习语的比较中看现代骚语:骚语——民间流行习语/25 (四)从骚语搜集的艰难困窘中看骚语:骚语的搜集和整理应引起重视/28 三、骚语的社会历史价值——社会的缩影,时代的写真/37 (一)社会的缩影——取材广泛,广角摄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7 (二)时代的写真——各个历史层面的社会风情记实/42 (三)民间骚语对政府行政的鉴戒作用/53 四、改革开放时期应正确对待骚语/58 (一)改革开放时期骚语的新定义/58 (二)骚语的针砭时弊功能/61 (三)如何正确对待骚语/65 下 篇 五、匀称——汉语骚语的基本结构/73 (一)显型的汉语骚语1+1构式/73 (二)隐型的汉语骚语的构成方式/79 (三)对称既是当代骚语的主要框架,也是研究分析骚语结构的视点/82 六、当代汉语骚语的韵律一十三辙/89 (一)汉语骚语之所以能够产生时效的原因——押韵/89 (二)当代汉语骚语押韵借鉴“十三辙”/94 (三)要正确对待当代骚语中的用韵/98 七、骚语的仿改手法及其功用/108 (一)仿改的定义/108 (二)仿改的分类/112 (三)仿改中的变异/125 八、骚语中谐音及其作用/136 (一)谐音双关,庄埋于谐/137 (二)谐音转换、幽默诙谐/138 (三)谐音飞白,运肃为谐/140 九、骚语的主要载体形式之——流行语/143 (一)流行语的特征/143 (二)流行语产生的原因/146 外 篇 十、汉英互译中流行语“不可译”成分的处理/155 (一)流行语的表达内涵和来源/155 (二)汉英互译中流行外来语的处理方法/177 (三)汉英互译中流行语“不可译”的处理方法/183 (四)字母流行语的形式及翻译/190 十一、当代中国民间骚语英译/213 (一)民谣式的骚语,采用“深化”、“等化”、“浅化”的译法,译出“意美”、“音美”、“形美”/215 (二)对对联式的骚语,要在准确地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在内容、结构、形式上译出特色/219 (三)译骚语时,要根据骚语自身的固有特点,灵活应用各种辞格译出骚语的文体风格/220 十二、汉语骚语英译修辞格对应规律/227 (一)明快动听的韵律——诗译/227 (二)一针见血的直述——直译/229 (三)风趣的谐音、仿谐音——释译/230 (四)生动形象的比喻——分类话译/232 (五)灵活多样的叠字格——节译/237 (六)整齐工整楹联式的对仗——仿译/239 十三、骚语中成语四字词组汉译英难题破解/241 (一)叠字四字词组,应省略叠字,在结构上统筹兼顾,用一词总译/242 (二)对偶四字词组,应压缩词语,采用短语节译/243 (三)固定四字词组,应照顾整体,巧用习语借译/244 (四)非固定词组,可简化和压缩,以突出主旨,灵活译出/245 十四、仿改汉语骚语汉译英/249 (一)整体把握原文,正确选用词义/249 (二)仿词的骚语——直译、意译,抓“仿”突“改”/252 (三)仿句的骚语——套译、借译,套“仿”译“改”/253 (四)仿歌的骚语——抓住韵律,综合英译/254 (五)仿体的骚语——紧扣体例,巧用修辞,译出主旨/256 附录:流行语汉译英荟萃/259 后记/310 参考书目/3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汉语骚语研究与英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贵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3071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3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