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回归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奥德赛返乡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父与子、男与女、战争与和平、正义与法律的故事,它揭示战争创伤后的人性,追问救赎的责任。

二战遗腹子德鲍尔幼年时偶然读到一部小说片断: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

内容推荐

二战遗腹子德鲍尔幼年时偶然读到一部小说片断: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

成年后,对小说念念不忘的德鲍尔根据书中留下的线索,开始寻找小说的作者。种种线索指向一个在二战期间身份多变、战后不知去向的纳粹理论家。在儿子的追问下,德鲍尔的母亲终于揭开埋藏了数十年的身世之谜。

当年的纳粹理论家此时已摇身一变,在美国成为名牌大学政治学权威教授德堡,并将当年的纳粹理论改头换面,变相为自己的罪行开脱。德鲍尔以译者和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德堡身边,一步一步逼近真相……

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奥德赛返乡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父与子、男与女、战争与和平、正义与法律的故事,它揭示战争创伤后的人性,追问救赎的责任。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祖父母的房子是由一位足迹遍布世界的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房顶向外伸展,由木质斜梁完美地支撑着,二层转角上有个凸出的挑楼,三楼的阳台则装饰有滴水嘴,窗户上还有石头接合而成的半圆拱。这房子曾是殖民时期的庄园,西班牙式的城堡和罗马式的修道院。不过一切配合在一起却很完美。

花园的风格也完美地和谐统一:左边是两棵冷杉,右边一棵巨大的苹果树,屋前一排茂密的老黄杨树篱,房子右边还长着一片野葡萄。花园挺大,门前的路和房子之间有一片草地,旁边是一片蔬菜田,番茄、莴苣、覆盆子和红醋栗、黑莓、肥料堆,房子左边是一条砾石铺成的小路,通往房子的后面,也就是那道装饰有两朵绣球花的大门。小石子踩在脚底下嚓嚓作响,每当我和祖父来到大门口的时候,祖母就已经听见了我们的声音,替我们把屋门打开。

石子的嚓嚓声,汇集而来的蜜蜂、砧板或者是整草的耙子发出的动静一在祖父母这里的夏天,这些对于我来说就都是夏天的声音。还有在温暖的日光照耀下的黄杨树散发出的苦味,当然还有肥堆那难闻的味道,还有下午的宁静——孩子不闹,狗也不叫,连风都不吹,这才是夏日的静谧。

在我和母亲住的那条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车辆,如果有辆有轨电车或者货车驶过,玻璃窗都在颤抖;附近那些挨过炸弹的房子要拆除重建时,建筑机械隆隆作响,我家的地板也会跟着颤动。

在祖父母这里,路上没有什么来往交通,屋前没有,镇上也没有。如果有辆马车驶过的话,祖父会叫我拿上桶和铲子,我们两人悄悄地跟着马车,捡掉下来的马粪蛋子,好留做自家的肥料。

镇上有火车站、供小船停靠的船坞,几家商店和两三家旅店,其中一家还是禁止饮酒的,个别星期天,祖父会带我去那儿吃午餐。祖父每两天出去采购一次,周游一遍奶制品和奶酪店、面包店和邻居的食品店,有时候也去药房或者鞋匠铺。他总是穿着他的浅色亚麻夹克,戴着一顶亚麻色的帽子,在上衣口袋里放着一本小簿子,这是祖母用各处掉下来的空白纸张凑起来的,在上面写着每次要买的东西。祖父就这么一手拄着他的拐杖,一手搀着我。我背着那个旧皮革的购物袋,既然我们每两天就出门采购一次,袋子自然也就不用沉到我背不动。

我有时候在想,祖父隔天就和我一起出去买东西,是不是只是为了让我高兴?我实在喜欢购物这一路上:从奶制品店里飘出的阿本赛尔奶酪和格瑞尔策奶酪②的香味,从面包房里飘出的新鲜面包的香味,还有食品店里满满的货架。这比母亲经常让我去的那家小店要大得多,也好得多,母亲之所以让我去购物是因为在那家店购物可以记账。

和祖父买完东西,我们步行来到河边,用我们剩下的干面包给天鹅和野鸭喂食。我们看着船来来往往,在这里靠岸又起航。这儿也很静,水波轻柔地冲刷着堤坝,这声响对我来说也是夏天的声音。

傍晚和深夜的声音是不同的。我可以一直等到乌鸫开始它夜晚的歌唱才上床睡觉。躺在床上,我听不见汽车和人的声音,我能听见的只有教堂的钟声,以及每半小时从屋子到湖边驶过的火车的声音。开始总是火车站先向湖的方向发出一记钟声,提示火车已经驶离车站,用不着几分钟,火车就会从我们这儿驶过,再过几分钟,在湖那头的火车站也会响钟,提示火车又从他们那儿驶离了。那个车站比前面那个更远,我只能隐约听见敲钟的声音。大约半小时后,从湖的方向会驶来一趟车,然后在相反的方向再重复一次类似的声响。然后风声在树丛间穿行,或者雨声落在石子路上。不然的话就会完全安静下来。

躺在床上,我就从未听过有人踩在门外的石子路上。祖父母晚上从不出门,也没有人来拜访。直到我在他们那儿度过了几年暑假之后才发现,原来他们晚上在干活儿。

一开始我根本就没去想,他们到底靠什么生活。我只知道,他们不像我母亲那么早出晚归地辛苦挣钱。我也发现,我们吃的很多东西,尽管不是全部,都是在花园里种出来的。我甚至还知道什么叫做退休金。但奇怪的是,我却从来听不到祖父母为此唉声叹气,在德国的时候,无论是出去购物还是在住宅的走廊里,我经常能听到上年纪的人为自己的退休金哀叹。祖父母对于我来说,根本就不像退休的人,我完全无法想象他们的经济状况究竟如何。

到我祖父过世的时候,他留下一本回忆录。从中我才知道他的原籍是哪里,一生中都做了些什么,他又是靠什么生活。和我一起散步和徒步旅行的时候,他是多么喜欢讲故事啊,但是他很少说自己的事,他要是再多告诉我一些就好了。P8-11

书评(媒体评论)

施林克的这本新书就像一篇清晰、精准又优美的散文,这在当代德国文学中极为罕见。

——德国《柏林日报》

本哈德·施林克用一种有趣而又严肃的方式,追寻着奥德修斯的足迹。如果说在《朗读者》中,来自奥德赛的影射还只是精致的点缀。那么在《回归》中有关奥德赛的篇章更像是对于本书内容的精确注解。

——瑞士《新苏黎世报》

以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的《回归》。也是对正义、历史、罪恶本质的深刻思索……和《朗读者》一样,施林克又写出了一部风格简约、结构精巧、发人深思的佳作。

——美国《洛杉矶时报》

《回归》是施林克继《朗读者》这部成功力作之后。读者期待多年的新作。与《朗读者》一样,它关注的是当代德国人如何看待他们国家动荡的过去。并且提出。透过常常被人忽视的文本与文件去发现历史。是何等重要。

——英国《金融时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回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 吴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8364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6.4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