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天搞定分心孩子
内容
编辑推荐

《十天搞定分心孩子》是从事家庭教育咨询二十多年的资深专家伯恩斯坦博士的一部令人难忘而又实用的力作。伯恩斯坦博士对分心孩子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同情心,他对解决孩子的分心问题,不仅告诫父母不要做什么,而且也提醒父母需要做什么。他在书中提出的建议既切实可行又合情合理,对父母、孩子以及学校教师和家庭教育咨询人员都很有帮助,有助于建立爱意浓厚、温馨幸福的亲子关系。

内容推荐

当您正为如何教育自己容易分心的孩子(或学生)而苦恼时,这本畅销书不啻是带给您的福音!

本书作者Jeffrey Bernstejn博士从事儿童和家庭的咨询与治疗工作二十余年,帮助过许许多多家庭的家长教育分心的孩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十天计划”,带领家长了解孩子为什么容易分心,避免对孩子大喊大叫,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尽快克服容易分心的毛病。

本书对分心孩子的家长(或老师)很有帮助,它可读性强,而且非常实用——“每页都有非常有用的信息”。

十天搞定?或许有些夸张了,但是,如果您能切实采用书中的教育策略,您的孩子(或学生)的分心问题一定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而书中的教育观念,将助益于您和分心孩子(或学生)的一生。

目录

导言

 这个方案为什么如此有效

 你完全可以减少孩子分心的问题

 我也有过分心的问题

 抓住这个新机会

 怎样最有效地利用本书

 关于语言的注意事项

第一天:把握住孩子的破坏性分心问题

 分心意味着注意力不集中,而不是懒惰

 你的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

 你的孩子可能没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

 松一口气

 关注你自己

第二天:理解你分心的孩子

 你的孩子觉得被误解了

 一般症状

 分心的孩子有根深蒂固的自尊问题

 理解你分心的孩子存在着6大障碍

 理解你分心的孩子的22种方法

第三天:避免“要求注意”的陷阱

 注意力涣散引发过度反应

 检测对注意力涣散的过度反应

 为什么过度反应是个严重的问题

 焦躁不安不是你唯一可以选择的办法

 28种应对过度反应的有效办法

 5条有助于你保持冷静的积极想法

第四天:克服校内的分心

 近距离接触孩子在学校里的分心问题

 为你的孩子在学校得到支持而提出的小技巧

 阻碍你支持你孩子的想法

 有助于支持你孩子的想法

 如何参与到学校中来

 记住有关特殊教育措施的要点

 好教师热情万丈,坏教师火冒三丈

 36条策略助你教好分心的孩子

第五天:防止家庭作业战

 为什么分心的孩子会拒绝做家庭作业

 控制家庭作业对情绪的影响

 进一步培养对家庭作业的任务感

 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24条建议

第六天:克服同伴危机

 社交适应者生存

 找出你分心的孩子有同伴问题的信号

 密切关注为什么分心的孩子会有同伴问题

 你能给孩子提供什么帮助

 帮助你的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的22种方法

第七天:征服分心的并发症

 鉴别并发症

 分心和混乱是一种学习障碍

 抑郁症和分心

 躁郁症

 焦虑加剧分心

 引起分心的健康问题

 反抗叛逆症和分心

 毒品会加重分心

 阿斯伯格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

 压力加重分心

第八天:把焦点放在强化上

 积极强化的力量

 寻求积极强化物促使孩子完成任务

 积极强化不是贿赂

 两类强化

 惩罚通常没有什么效果

 胸有成竹地控制局面

 先兆、行为与后果(A、B、C)

 把积极强化付诸行动

 运用积极强化时有6个重要方面需要考虑

 让你自己的内心充满积极的能量

第九天:用药物等方法治疗分心

 药物治疗和分心孩子的关系

 特伦奇斯的反思

 关于药物治疗减少分心的荒诞说法

 刺激性药物和成长的话题

 用于治疗孩子分心的常用药物

 进行负责任的监测

 叛定药物治疗是否适合你孩子时所涉及的问题

 备选疗法

 在考虑备选疗法时要记住的重点

第十天:从长远着手,减少分心

 保持高度警惕

 障碍不是为失败准备的

 不要过于期望结果

 忘掉“其他孩子”

 利用丰富的资源

 列一个“积极表现”的清单

 原谅你自己的错误

 让你的“蓄电池”时刻充满电

 为了孩子继续前进

 你也要一切向前看

 结束语

附录:注意力缺失多动症监控系统

 重要性

 提供的是什么信息

 使用这些信息的指导原则

试读章节

你的孩子可能没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

分心的原因非常多,有几个可能的原因,但不一定是患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的原因。下面是引起孩子分心的其他条件和因素。我会在“第七天:征服分心的并发症”中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讨论。

焦虑

焦虑不安的孩子通常在内心中充满了担忧,这些担忧会引起他们分心。比如,十来岁的焦虑的孩子,会在去一所新学校的第一天特别紧张不安,感觉压力很大。当他们不断地想起这些担心的事情(肥胖是孩子产生焦虑的最大问题)时,他们的心跳会加快,而且像吃了苍蝇一样浑身不自在。一些孩子可能符合焦虑症的条件标准,他们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患有焦虑症的孩子存在着强烈的恐惧感和忧心忡忡感。他们也可能出现睡眠问题,还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如头痛、肚子痛和恶心。

8岁的艾丽卡由父母带到我这里来咨询,因为她在学校里简直就是“白痴”,她的成绩在直线下降。艾丽卡的老师把她妈妈乔伊斯叫到一边,告诉她艾丽卡有分心的问题。当乔伊斯私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不可能”时,这位老师却说她非常肯定艾丽卡患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

但是,乔伊斯和艾丽卡的老师不能确认艾丽卡受她父亲焦虑症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艾丽卡的父亲刚刚被确诊为需要用药物治疗他的焦虑症。知道这个情况后,我和艾丽卡一起体会了她对父亲健康的害怕和担心,并清除了她的这种害怕感。幸运的是,艾丽卡父亲的健康状况慢慢好转了。艾丽卡继续来我这里咨询,以帮助她克服由于父亲而产生的焦虑感。自然而然地,当艾丽卡处理好了她的焦虑情绪后,她的分心问题也减轻了。幸运的是,她的老师也看到了这种变化。

让许多父母备感挫折的是,不知道孩子所面对的焦虑挑战该如何用意志力来战胜。孩子的焦虑常常来去都没有明显的征兆,但会剥夺他们参加和享受日常活动的权利。事实上,没有必需的技能,对孩子来说控制焦虑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焦虑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我和许多焦虑的成人打过交道,他们跟我讲过生活中多数时间他们都在经历的未经处理的焦虑故事。

在美国,焦虑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每年大约13%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受着焦虑症的折磨,更多的人已被实际上算不上焦虑症的焦虑情绪弄得筋疲力尽。他们会对学校压力、家庭生活、同伴关系或其他各种事情产生担心。甚至中度的焦虑感也会引起孩子的分心。

沮丧

沮丧是另一个可能引起分心的心理问题。沮丧,与焦虑一样是情绪问题。而注意力缺失多动症,一般被认为是神经器质性的问题。沮丧伴随神经质出现并不太常见,一般在患有双重障碍症时才会出现。

在孩子中,沮丧可能比成人表现得更为隐蔽一些。孩子的沮丧更多地表现为易怒而不是悲哀,常常与焦虑、反叛和学习问题连带发生。“非常沮丧”这个术语是用来区分长期性沮丧与轻度的持久性情绪低落或易怒(一年以上)的。

13岁的凯文来我这里咨询,是因为他也被认为患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凯文的家族史表明,他的奶奶整个一生都受到沮丧的折磨。根据孩子沮丧测量量表,我对凯文进行了评估,他的得分非常高,说明其沮丧程度比较严重。我为他咨询时,发现他有太多的自我贬低的想法(如“我不可能让任何人喜欢我”“我很笨”),这些消极想法使得他在学校里不能集中注意力,和同伴也不能很好地相处。幸运的是,凯文通过咨询治疗,不但学会了克服自己的消极自我观,而且也变得不那么分心了。

学习障碍

14岁的特雷尔在八年级上学期时,就来咨询过我。为了更多地了解特雷尔,我们轮流阅读问题卡,这个问题卡用来让我们互相发现更多的有趣信息。虽然我不是专门的阅读指导师,但我也很快发现了特雷尔在阅读问题时存在着困难。我把特雷尔介绍给了他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他判断特雷尔有语言障碍,即阅读障碍。

学习障碍,和注意力缺失多动症一样,是神经器质性的。学习障碍指一种或多种基本心理过程的失调,这种失调可能表现为听、说、读、写、拼写或进行计算的能力不足,还表现为动作不协调、直接注意力缺乏。更为严重的是,学习障碍会摧毁许多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引起他们分心。学习障碍可能会单独存在,也可能和这里讨论的其他症状一起出现。教育家估计,6-17岁的孩子中,有5%-10%存在着学习障碍。在美国,这些孩子中有一半以上在接受特殊教育。(请注意,“学习差异”这个术语似乎是非判断性的,没有“学习障碍”的否定意味强,我倒更喜欢用学习差异。但是,我在本书中使用了学习障碍,因为这种说法更常见,是法律规定中运用的语言。)

在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中,8%的学生患有语言障碍,使得阅读问题成为了最常见的学习障碍。然而,任何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挣扎状态的孩子,与一般孩子都有差别,极有可能面临着干扰其学习的分心问题。下面列出的是常见的学习障碍:

语言障碍:患有语言障碍的孩子在理解词语、句子或段落时会有困难。

运算障碍:这是一种数学障碍,会引起孩子在解决计算问题和掌握数学概念方面的困难。

一书写障碍:患有书写障碍的孩子发现,写对字母或保持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有困难。

非言语学习障碍:这类障碍包括那些与语言无关的障碍,如识别和解释非言语的交流及推理有困难。

听觉或视觉障碍:这是感官障碍,造成孩子理解语言的困难,而不是正常的视听问题。

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常常需要特殊教育系统提供服务。他们可能特别容易分心,因此需要设计特殊的教学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这类教学包括对阅读、数学或其他领域进行集中补课,也包括心理咨询服务、物理和职业治疗,讲话和语言服务、交流和医疗诊断。许多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都被认为有某种程度的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和与之相伴随的分心,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终身都要面临的挑战。一些孩子同时存在着好几种混杂在一起的学习障碍。其他孩子可能只存在着单独一种学习障碍,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也很小。令人高兴的是,现在有许多教育措施和资源来帮助解决学习障碍问题。

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

当12岁的塞恩第一次来到我的咨询室时,他的表情特别麻木。我意识到他有独特的、私密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塞恩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自闭状况。塞恩的智力水平相对来说还算不错,但他却不能够搞好人际关系。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表现形式各不一样,但多数孩子的注意力面临着很大挑战,因为他们非常关注感觉,感觉对他们非常重要,而且他们对感觉非常感兴趣。这些孩子常常会快速地从一种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这会让他们与同伴产生疏离,对父母的要求或老师的授课听不进去。

一般说来,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当老师把一张纸放在桌子上时,自闭症的孩子会因为这张纸而分心,从而不能参与正常的学习活动。又比如,自闭症的孩子看到过道里有个东西,他就会分心,丢下手头的事情去仔细察看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听觉刺激,像外面的声音,也会让其分心。

不管分心的根源是什么,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没有办法忽略不相关的信息,并重新回归到需要参与的活动上来。一些孩子总是一下子就感觉到了看起来似乎是新的而且令人激动的东西,其他孩子通过关闭外界的许多刺激源来应对感官轰炸,从而沉溺于少数几件东西上。

P11-15

序言

喜欢研究与孩子生命成长质量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喜欢撰写和翻译家庭教育的著作,都源于我的个人兴趣和专业追求。本人从2008年3月23日开始了《十天搞定分心孩子》的翻译工作,与此同时也在翻译其姊妹篇《十天搞定叛逆孩子》。翻译本书,我前后用了大约65天时间,看着我译出来的书稿,我非常有成就感,想象着不计其数的孩子家长读到此书那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我真有说不出的自豪。

其实,这不是想象,我相信很快就会变成事实。不信,有例为证。8月16日上午10点,一位名叫蕴含的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妈妈到“有一个地方”(我的咨询中心)来向我咨询,她首先向我倾诉了这天早上发生的事情:

早上8点钟,蕴含刚刚吃过早饭,就坐在书桌旁,把作业本和课本从书包里掏出来,开始做作业了。他一边啃着左手指头,一边用右手转着笔头,突然又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张魔卡东瞧瞧西看看。我忍住没有发脾气,蕴含开始在作业本上写字了,可是写了还不到一分钟,他又去冰箱里拿出一盒酸奶开始喝起来,同时,嘴里哼起了流行歌曲,一口气喝掉酸奶,便去上了趟厕所,洗了手(大概是因为手上沾了酸奶觉得黏乎乎的不舒服吧),顺便在厕所里照了照镜子,做了几个鬼脸,还扭了几下屁股。蕴含好不容易回到了书桌旁,刚准备坐下来写作业,突然大声喊了一句:“妈妈,你说我们中午会吃什么?”

妈妈:“你不是刚吃过早饭吗?就知道吃,简直像只猪似的!还不快点做作业!”

儿子:“你竟然敢骂我!我像猪,你呢?有其母必有其子!”

妈妈:“你看,你除了骂人以外,还能干什么?学校老师总是向我告状,说你上兴趣班也让老师头痛,你怎么就不知道让我省点儿心啊!”

儿子:“你还说我,你除了会数落我,又做过什么好事?我生在这个家里真倒霉!”

妈妈:“你有本事,哪家要你做儿子,你就去吧,我好省心。”

儿子:“哼!”(他冲进自己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了,在里面大喊大叫。)

蕴含的妈妈说到这里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我非常生气,他也大发脾气,结果他再也没有写一个字。我真是气死了。陶教授,蕴含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静不下来呢?你说我该怎么办哪?”

其实,父母原本希望教育孩子最好是一个顺水推舟的过程,可却偏偏遭遇了逆水行舟的艰难,就像蕴含的妈妈一样,碰上了蕴含这样容易分心的孩子,而且分心中还带着一些叛逆。

看着这位既生气又无可奈何的妈妈,我深表同情和理解,并且平静地在她耳边说了句“如果你看过《十天搞定分心孩子》这本书,我相信你会把你的分心儿子搞定的”。

“真的?你怎么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呀?哪里可以买得到?”这位妈妈迫不急待地问我,就像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兴奋和充满了期待。

我告诉她这是一本美国的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受委托翻译完了此书,书很快就会正式出版了。

事实上,我自己除做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外,还在做家庭教育的咨询工作,碰到过许多束手无策的分心孩子的父母。在没有读到《十天搞定分心孩子》之前,我有时也无法给这些父母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说为人父母也像从事某种职业一样需要通过培训拿上岗证书的话,那么获取上岗证书的培训就需要合适的教材。可什么样的教材最合适呢?我认为,这些分心孩子的父母无须大海捞针,只要手中拥有一本《十天搞定分心孩子》就胜券在握了。

事实上,《十天搞定分心孩子》是从事家庭教育咨询二十多年的资深专家伯恩斯坦博士的一部令人难忘而又实用的力作。伯恩斯坦博士对分心孩子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同情心,他对解决孩子的分心问题,不仅告诫父母不要做什么,而且也提醒父母需要做什么。他在书中提出的建议既切实可行又合情合理,对父母、孩子以及学校教师和家庭教育咨询人员都很有帮助,有助于建立爱意浓厚、温馨幸福的亲子关系。

我记得有位叫赵长天的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总有几个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永远也不该忘记的人。”我想,对于分心孩子而言,父母在帮助孩子克服分心行为的人生旅程中,理应起到关键性作用,从而成为孩子永远不会忘记的良师益友、最亲密的亲人。父母能否起到这个关键性作用,还取决于有没有正确的养育分心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暂时还没有,也用不着太着急,只要你认真阅读《十天搞定分心孩子》这本书,按书中的建议并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实践,你的分心孩子就会被你轻松搞定的。

那么,《十天搞定分心孩子》到底讲了哪些吸引人的内容呢?

第一,本书在“第一天”首先探讨了孩子分心的原因。许多父母把分心看成是孩子能够控制的问题,其实这是父母冤枉孩子了。

第二,作者在“第二天”探讨了分心孩子的特点及如何理解分心孩子的问题,理解孩子的问题涉及理解的6大障碍和理解的22种方法。

第三,父母应避免对分心孩子的过度反应。分心孩子的父母非常容易对孩子做出过度反应,并有许多种表现。父母的这种表现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诸如使你的孩子产生绝望感,使他觉得你不爱他,使你的孩子学会消极反应,使你的孩子觉得被冤枉、被误解了。如果你想要避免对你分心的孩子产生过度反应,你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父母的过度反应表现有哪些,避免过度反应该采取哪些策略,请参阅“第三天”的内容。

第四,如何应对孩子在学校里的分心。厌学已经占据了一个分心孩子的大部分光阴。你的孩子可能做梦都希望有个人能摇一摇魔法棒让学校在其眼前消失。对于你的孩子而言,学校可是一个大麻烦,因为他所要做的一切是尽自己的全力来满足学校的一系列要求,但最终还是达不到要求。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对学校总是抱有一种消极的情绪,因为学校让他们联想到的是巨大的痛苦。一般说来,分心的孩子对学校存在着一些负面想法。那么,你作为分心孩子的父母,如何使你的孩子对学校产生积极的想法,让孩子在学校得到支持呢?详细内容请参阅“第四天”的内容。

第五,本书在“第五天”指出,防止家庭作业战也是应对分心孩子的必要手段。虽然说家庭作业帮助孩子练习巩固在课堂里学习的知识,为后面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可以让考试取得良好成绩,但是,分心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很难看到做家庭作业有这些好处。其实,分心的孩子逃避做家庭作业的原因很多。可是,分心孩子的父母一般使用被动性方法或猛烈式方法来要求孩子做家庭作业。为此,作者向广大父母提出了24条建议。

第六,分心孩子与同伴的关系问题。一般情况下,分心的孩子与同伴的关系比较糟糕,所以说,让分心的孩子懂得如何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同伴关系,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作为分心孩子的父母,你首先需要找出你的分心孩子有同伴问题的信号,比如说他抱怨没有朋友。除了了解同伴问题的信号外,你还需要知道为什么分心的孩子与同伴关系不好,以及你能给分心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所有这些问题的细节请参见“第六天”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作者为了帮助你的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还提出了22种方法。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一些分心的孩子除了存在分心问题外,可能还有一系列并发症,诸如学习障碍、抑郁症或躁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所以需要尽可能地对其进行积极强化。这些并发症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对分心孩子进行积极强化,请参阅“第七天”和“第八天”的内容。  其实,《十天搞定分心孩子》所讲的内容还远远不止上面介绍的呢,还是请读者自己去细细品味吧!

不过,在此,我想提醒亲爱的家长们:

你们如果真爱自己的孩子,就陪他一起成长,做个放风筝型的父母,做到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上有土地。

你们如果真爱自己的孩子,就远离攀比,做个心平气和的父母,把孩子的错误和失败看做孩子成长的经历和机会,为孩子取得的小小成功能够发自内心地自豪。

你们如果真爱自己的孩子,就适当给孩子减压,因为“最后一根稻草可能会压死一只骆驼”,积累压力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你们如果真爱你们的孩子,就做个适当放权的父母,让孩子独立,尊重孩子要求拥有独立空间和时间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十天搞定分心孩子》中的“第四天:克服校内的分心”的大部分内容和“第七天:征服分心的并发症”的内容,分别由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研究生杨茜和陆少颖初译,我进行了校译。

另外,我还要对我曾教过的学生李卫平和叶林琴所提供的诸多帮助深表谢意。我也要谢谢我的丈夫于志远和儿子于淼。他们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动力,是我顺利翻译此书的精神支柱。

一切感谢之心和感激之心皆因此书而起!

陶志琼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2008年8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天搞定分心孩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伯恩斯坦
译者 陶志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66820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