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历史纵线和横向小专题两大系列来展示史上世博会进步历程并解读世博文化与影响。“穿越百年”选择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二十届世博会,希望能让阅者仿佛穿越时空,在百年世博的宏富画卷中酣畅游历一番;“盛事繁影”则以十多个小专题的形式串起百年世博与人类的历史进程、时代背景、文明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建设、重要人物等的联系,讲述人们未曾知晓而应该了解的世博故事,展示你我身边无处不在的世博影响。
图书 | 世博档案(穿越百年的盛事繁影)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分历史纵线和横向小专题两大系列来展示史上世博会进步历程并解读世博文化与影响。“穿越百年”选择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二十届世博会,希望能让阅者仿佛穿越时空,在百年世博的宏富画卷中酣畅游历一番;“盛事繁影”则以十多个小专题的形式串起百年世博与人类的历史进程、时代背景、文明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建设、重要人物等的联系,讲述人们未曾知晓而应该了解的世博故事,展示你我身边无处不在的世博影响。 内容推荐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150年以来的世博会的历史风云,讲述人们未曾知晓但应该知道的世博故事。内容上兼顾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照顾到细节性的描述,让人读来饶有兴趣,结合独家的第一手图片资料更让人如临其境,仿佛置身历史现场。 目录 穿越百年 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 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1904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 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 193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1939-1940年旧金山金门世界博览会 1939-1940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62年西雅图世界博览会 1964-1965年纽约世界波安徽 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 1974年斯波坎世界博览会 1975年冲绳世界海洋博览会 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界能源博览会 1985年筑波世界博览会 1986年温哥华交通和通讯世界博览会 1988年布里斯班世界博览会 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2005年爱知世界博览会
盛事繁影 世博与发明 一个人的发明与世博 世博与交通革命 世博与通讯革命 世博与其他发明 世博与艺术 世博会上不朽的艺术品 世博会中的音乐艺术 世博与娱乐 在娱乐中获得知识 在娱乐中感受文化交融 世博与交通 世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世博园区内交通工具的变更 世博与建筑 19世纪的辉煌 二战后的世博建筑 寄托人类愿望的世博建筑 失落的文明 名人与世博 富兰克林·罗斯福 海伦·凯勒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好莱坞明星 世博与现代奥运会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与奥运会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与奥运会 1908年伦敦世博会与奥运会 世博与时代背景 世博与自然灾害 世博与经济大萧条 世博与冷战时期 世博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世博与纪念日 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 纪念芝加哥建城100周年 纪念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届总统 世博与城市 欧洲篇 美国篇 日本篇 中国与世博 晚清中国与世博 民国时期的中国与世博 新中国与世博 上海申博 试读章节 1958年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这座高335英尺,由9个大球组成的原子塔作为布鲁塞尔市的象征已耸立了半个世纪。它不仅象征着这座城市的荣耀,更勾起了人们对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回忆。50年前,在二战后的废墟中,布鲁塞尔世博会隆重登场了,它的主题为“回顾——为了更人性化的世界”。 1958年,核武器的阴影正笼罩着全世界。而原子塔的诞生无论从思想理念和创意形式,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关注的热点。它的设计历时18个月,建设也用了18个月。这座1958年建成的建筑高约102米、重2200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原子塔由9个巨大内空的金属球体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一个放大1650亿倍的铁分子原子构架就是它的原型。塔内有自动扶梯加以连接,设计者借此反映了人类希望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愿望。 除了原子塔,这届世博会上的其他建筑也充满了创意。菲利普公司的展馆就像一顶倒塌的帐篷,中间被挑起了三个尖尖的顶端;德国馆就好像一条“项链”;而美国馆则看上去像一个火药桶或一座棚架;苏联馆就像一个造型奇怪的冰箱;那个酷似鸟嘴的则是比利时馆。每座建筑的设计都别出心裁,使这届世博会充满了创意。 在所有的国家馆中,毗邻而居的美苏展馆无疑是这届世博会的一大亮点。当时美苏冷战正在日益加剧,主办方特地将他们的展馆并置于中心地带,希望可以缓和冷战的气氛,但两国却丝毫不肯相让。前苏联在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因此就在这届世博会上展出了这枚人造卫星的原始模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时,前苏联在世博会期间还举办了音乐会、艺术和雕刻展览等活动,一时间前苏联馆成了世博会的热门展馆。这使得美国大惊失色,更致力于自己国家馆的设计。他们将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放置在展馆正中,水池的周围还种植了自然树木,一时间惊艳全场。而为了向游客们提供原汁原味的展览,他们还特地从国内带来了热狗,为此美国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而游客们却因此获益。对游客们来说,既可以品尝到前苏联传统的冰淇淋,还可以吃到美国最新式的火炬冰淇淋,岂不乐哉! 人性化设计也是这次世博会的突出理念。为了方便游客们在世博会中尽情游览,运客小货车、快速机动车可以提供便捷的服务。其中最特别的则是空中缆车,连接着各个景点的缆车可以送游客们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乘坐缆车在空中俯瞰世博,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虽然仍未能盈利,但是却创造了可观的非直接效益。世博会不仅愉悦了人们的身心,还缓解了当时比利时严重的失业问题。与此同时,这届世博会的标志建筑原子塔也得以保存下来,它高高地矗立在海色尔公园,将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1962年 西雅图世界博览会 1962年,一场人类的盛会在美国西雅图如期召开了。人们兴高采烈地穿梭在各座建筑中,会场中飘扬着各国彩旗,这是自1939年纽约世博会后,美国再次举办世博会。这届世博会展示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因此又被称为“2l世纪世界博览会”。 早在1957年,苏联因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在之后的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大出风头后,美国就一直希望有机会可以证明自己依然是首屈一指的科技强国。1961年,美国成功完成了载人太空飞行。于是,西雅图世博会理所当然地成了美国展示成果的最佳契机,主办方也把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定为“太空时代的人类”。 西雅图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太空针”很好地诠释了这个主题。太空针高600英尺,造型就好像一个飞碟立在细细长长的金属上面。顶层设有旋转餐厅,能同时接纳260名顾客,每小时旋转360度。因为“太空针”的顶端是以UFO为蓝本设计的,因而当时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说那是地球发生大劫难时,美国总统逃往宇宙的专用飞船。 与“太空针”一样受到关注的还有美国科学馆,在展馆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并通过有趣的展示知道这些成果的来龙去脉。在科学的殿堂中遨游,人们对于未来充满了多彩的想象:也许将来会有一种飞行器能让人类在几分钟内环游地球,也许将来的墙壁是空气做的,也许将来的教室是漂浮在空中的,也许将来的动物可以代替人类工作…… 通讯馆展出的按钮电话,可以说是这届世博会上的又一大惊喜。按钮电话颠覆了以往转盘拨号的方式,以便捷的优势迅速赢得人们的认可,成为这届世博会上广受好评的展品。除了按钮电话,通讯馆还对其他产品进行了展示,并详细介绍了电话电信的技术,使参观者体会到在未来的世界中通讯将占据一个无比重要的地位,生活中的大小事似乎都会与通讯息息相关。 主办方不仅在展馆上投人大量的心血,对于世博会上的交通工具也绞尽脑汁。他们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建造的单轨列车,就成为当时游客们最愿意体验的项目之一。单轨列车的运行路线从市区的西湖中心一直延伸到太空针,总长度2.4公里,单程95秒,每人只需花费50美分就可以享受这一段美妙的旅程。 娱乐依然是这次世博会推崇的重点。从芭蕾到拳击,从爵士乐到戏剧,西雅图世博会为游客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乘坐在旋转车上都会发出由衷的笑声,这些欢笑声也为这次盛会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21世纪世博会”吸引了近1000万观众,美国在这届世博会上展示了它雄厚的太空实力,也再次掀起了美国民众对世博会的热情。在世博会结束后,太空针成为了西雅图的“注册商标”。 P22-25 序言 翻阅此书,你应能感受文字以及图片的与众不同。 那些图片,其实原非静止,而是一连串活动影像的短暂定格,当它们在你的脑海里活动起来的时候,你也许能和我们一同感受到那一场场穿越了百年的世博盛事的繁华影像。那些文字,除却中外各类书目的信息参考,更多的是我们对数千分钟珍贵历史影像资料的解读,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的背后,都有一组时空实录可考。 若你能在读我们文字的同时,从我们选择的影像截图中畅游想象,也许你们也能与我们一般如临其境、仿佛置身过往世博会的现场。 因为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我们深入片库,在梳理上海音像资料馆二十多年的影像累积的过程中,我们不禁感叹于世界博览会在现代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传记纪录片中,开篇就花了大笔墨介绍在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不遗余力的努力下,首届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是怎样的一番盛况并且如何开创了世博会的先河; 在美国出品的各个时代重大事件的系列影像资料片中,1939年的纽约和旧金山金门世博会总是被提起,那直指云端的特赖龙和浑圆的佩里球作为世博会的代表性设计,在各种影像中回复萦绕; 在介绍世界电视发展史的专题片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纽约世博会上的开幕致辞成为经典场景,美国历史上首次电视直播就此发生; 在制作华美的世界多个城市的宣传片中,也发现大段在当地举办的世博会的眩目影像; 也是因为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寻与世博会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在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曾举办过世博会的重要国家和城市,我们进行实地的资料考察研究、查阅调看和采集。这些真实直接的第一手资料,使我们的世博历史影像的研究视野豁然开朗。 我们为资料中所反映出的百年以来各国人民在这场聚会中的热情与狂欢所感染。无论是工业时代还是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萧条期抑或冷战对峙时刻,世博影像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万众喧腾、欢歌笑语。那些影像如此地触动人心,这才有了“穿越百年的盛事繁影”这样发自内心的题解与诠释。 本书分历史纵线和横向小专题两大系列来展示史上世博会进步历程并解读世博文化与影响。“穿越百年”选择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二十届世博会,希望能让阅者仿佛穿越时空,在百年世博的宏富画卷中酣畅游历一番;“盛事繁影”则以十多个小专题的形式串起百年世博与人类的历史进程、时代背景、文明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建设、重要人物等的联系,讲述人们未曾知晓而应该了解的世博故事,展示你我身边无处不在的世博影响。 我们的书选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时候正式出版。在游历了浩瀚的影像长河之后,希望为大家呈现出一个更真实、更形象、更全面完整的世博会,也希望以我们的文字和数百幅珍贵的世博影像,表达我们对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的期待与神往。 编 者 2009年4月15日于上海虹桥广播大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世博档案(穿越百年的盛事繁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汀//严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8004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5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6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