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跟着毛泽东打天下(和平奏凯)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描述建国后各个时期有典型意义的战争和战役、战斗,勾画个性各异的将帅们在毛泽东的指导和领导下,与中外对手斗智、斗勇、斗力的精彩历史瞬间,生动地展现了领袖、将帅和普通士兵共同上演的一幕幕动人心弦的战争活剧,形象地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伟人军事家的韬略、胆识和宏大气魄。

内容推荐

20世纪是战争的世纪。毛泽东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于一身,他卓越的军事指挥天才奏响了他个人半个多世纪革命生涯最壮美的乐章。

毛泽东的追随者们,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细致入微地体会毛泽东思想精髓,为共产党人的信仰出生入死,心悦诚服地接受毛泽东的领导,他们共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在血色中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缔造新中国的革命历程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风雨同舟,辅就了坚实炫目的革命底色。

英雄已逝化千古,精神长存永流芳。

这里记述的是毛泽东和他的追随者为中国革命奋斗不息的故事。

目录

一 风云突变:彭德怀临危受命

未雨绸缪南北大运兵/002

艰难决策的十八个日日夜夜/009

英雄所见略同/017

入朝首战旗开得胜/023

二 将帅合璧,万岁军鏖战清川江

让其深入后歼击之/032

双层迂回,关门打狗/043

三十八军万岁!/050

血战长津湖/055

三 突破三八线,志愿军浴血汉江

突破三八线再打一仗/068

运动防御,寻机歼敌/083

不能速胜则缓胜/089

探寻运动战的规律/099

四 边谈边打,三军“零敲牛皮糖”

能战方能言和/106

亲自点将,指导谈判/112

一鸣则已,不必惊人/121

办法就是钻洞子/132

五 以战促和,卓越指导夺胜利

谈判不在数字之争/140

鏖战上甘岭/148

只管打,不管谈/160

最后的胜利者/164

六 军政结合,剿匪、平叛固金瓯

针对匪情,军委要尽快拿出个意见来/174

刘、邓、贺联合发布了《剿匪布告》/178

世界屋脊起惊雷/198

谭冠三看出主席又给了自己一次机会/205

人民解放军5万兵力3年平叛/209

七 首战一江山岛,炮击金门智斗美蒋

海陆空首聚一江山岛/214

叶飞坐镇,空战拉开炮击金门序幕/224

北戴河与金门炮战/229

世界军事家们的困惑与顿悟/236

八 越战起狼牙,毛泽东决策援越

一张“纸条”引出8万援军/244

打破美苏围堵的突破点/252

不打则已,敢打必胜/256

我是赞成边打边谈的/262

试读章节

朝鲜半岛,宛如沉睡在亚欧大陆上的东亚贵妇人慵懒伸出的秀美手臂,它一侧是平静深沉的黄海,另一侧是阴冷诡谲的日本海,背后则是古老而辽阔的东亚大陆,有力地扼住东亚交通咽喉。它犹如一块跳板,既是强国入侵远东腹地的最便捷的必然途径,又是抵制入侵的天然桥头堡。这一地理位置就决定了朝鲜的命运,异国的侵略者不仅垂涎这三千里锦绣江山,更加觊觎背后古老而辽阔的东亚大陆,它那漫长的历史注定要风波迭起,曲折多变。时间推移到20世纪50年代,在命运多舛的这片热土上,又一场惊心动魄、斗智斗勇的较量即将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展开。

1950年,毛泽东57岁,正处于精力充沛、思维敏锐、经验丰富的巅峰状态。

在这位身兼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与诗人于一体的伟人身上,时常同时存在两种极端相反的气质:务实与浪漫,“虎气”和“猴气”,逞强与悯弱,文人士大夫式的曲高和寡与农家子弟的朴实平易,对书本的“崇拜”与批判,“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自信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自嘲,他既幽默风趣、含蓄温和,又严肃认真、咄咄逼人,他坦诚、外向,激情四溢,率真自然,“性不好束缚”,可也有时腼腆内敛,隐含不露;他既谦虚、豁达,又高傲、敏感,他做事细致严谨、明察秋毫,但作风却粗犷洒脱、不拘小节;具有成就大业的忍让包容,一旦需要则当机立断,决不坐失分秒……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毛泽东在他辉煌的一生中都在不断超越自己,向别人所认为的不可能挑战,并且以此为乐趣。经过国内革命战争锻炼的毛泽东军事艺术将在另一个战场上得到检验,并上升到一个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1950年6月25日拂晓,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爆发。东亚从“冷战”进入“热战”,形势猝然严峻起来。美国的全面武装干涉如同雪上加霜,导致原本是一场内战的朝鲜战争更加复杂化,这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中国的关注,这场已经被国际化了的战争究竟向何处去?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发展。

从朝鲜战争爆发那天起,身在中南海的毛泽东以他特有的战略敏感一直在关注着战争的进展。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场战争来得不是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到一年,在东南沿海,百万大军秣马厉兵,正在积极准备解放台湾,在西南方向,人民解放军也正筹划进军西藏,朝鲜内战正于此时爆发。美国当局操纵联合国通过提案,纠集十几个仆从国的军队,以所谓“联合国军”的名义,大举武装干涉朝鲜。同时,美国总统杜鲁门也下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侵犯中国的神圣领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更加令毛泽东难以容忍的是,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于7月底对台湾进行大张旗鼓的访问活动,麦克阿瑟威风凛凛飞抵台湾,吻了宋美龄的手,这无疑在向世界宣布:美国决意与蒋介石共同防卫台湾。蒋介石仿佛捞到了救命稻草,对麦克阿瑟访台一事大肆张扬——他与麦克阿瑟挽手合影的照片登在台湾报纸显著的位置,并在私下里请求出兵朝鲜为美助战。上述种种事件无不一再挑动毛泽东敏感的神经,他意识到:朝鲜战争事态的扩大似乎使蒋介石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如能趁朝鲜战争之机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便可以借助美国人的力量反攻大陆,复国成功。

一幕严峻的景象在毛泽东的脑海浮现,那就是一旦朝鲜战局恶化,北部,蒋的部队和美军便从鸭绿江逼入东北;南部,在第七舰队的海空力量支援下,蒋可以反攻大陆。所有这些,使毛泽东唤起一种隐隐的警觉:反动势力试图南北对应,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对此不能不防。

1950年7月7日,在毛泽东指示下,周恩来(此时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工作)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开国防会议,会议决定:火速从中南军区调13兵团开赴东北,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应付朝鲜战局可能会出现的危机。国防会议上,林彪、罗荣桓提出,将15兵团司令员邓华替换黄永胜担任l 3兵团司令员。13兵团司令黄永胜是林彪的爱将,虽然打起仗来又猛又狠,但却有个“击鼓冲锋,鸣金玩妓”的臭毛病,而邓华不仅是一员骁勇的战将,而且善于动脑子,是个有勇有谋的儒将,自然比黄永胜更适合应付极其复杂的朝鲜战事。简短高效的国防会议仅仅用了3个小时的时间。会后,周恩来、聂荣臻连夜整理出会议决议呈批件,交毛泽东审阅。

午夜,毛泽东的书房里,灯火通明。习惯夜间工作的毛泽东一面仔细审阅着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的呈批件,一面在迅速地思考着,事实已经证明,美国是不讲任何信誉的,要准备同美国打。军委采取这些措施都是未雨绸缪之计。13兵团这几个军到辽南,颇为合适。必须把能战斗的部队放到前沿。当时整个东北只有一个42军在搞生产,13兵团必须尽快开赴东北,抓紧进行战前训练,再不能拖延。后来的事实证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毛泽东早早地在东北投下的13兵团这一枚棋子,对以后扭转朝鲜战局起了关键的作用。于是,毛泽东在一页信笺上龙飞凤舞地批示:

荣臻同志:

本日会议决议事项同意。请即按此执行。原件存我处。

毛泽东

7月7日24时

P2-5

序言

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之际,湖南人民出版社特邀请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编写了《跟着毛泽东打天下》这套四卷本丛书:《红旗漫卷》、《抗日烽火》、《决胜天下》、《和平奏凯》。

毛泽东是20世纪陶冶出的人类伟大的智者。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来说,20世纪属于毛泽东,毛泽东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伟大的民族英雄。

20世纪是战争的世纪。毛泽东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于一身,他卓越的军事指挥天才奏响了他个人半个多世纪革命生涯最壮美的乐章。

毛泽东的“虎气”和“猴气”体现了他非凡的中国气派。他融领袖的“王者之气”和“应机擅变”的领导艺术于一身,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在革命危急关头挽狂澜于即倒;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在决定命运的战场上缚龙沙场在世界强敌面前勇敢出击。“昼携战士战敌阵,夜接辞人入华屋”。诗人的浪漫与革命家的豪情铸就了毛泽东光芒四射的领袖魅力。

毛泽东的追随者们,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细致入微地体会毛泽东思想精髓,为共产党人的信仰出生入死,心悦诚服地接受毛泽东的领导,他们共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在血色中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缔造新中国的革命历程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风雨同舟,辅就了坚实炫目的革命底色。

英雄已逝化千古,精神长存永流芳。

这里记述的是毛泽东和他的追随者为中国革命奋斗不息的故事。

全书将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大战事,“博而择其要,简而周于事”;以毛泽东为全书的灵魂人物,辅以“打”与“跟”两条线,结网在纲,写作内容分四个时期独立成册;以修史准确为第一要务,引用并参考了战役战斗过程中大量的珍贵文电、战役战斗部署示意图、将帅回忆录、当事人或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口述实录,确保全书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全书选配的近干幅珍贵历史图片,用历史的瞬间定格“画”出了中国革命的群英谱。

谨以此书献给并无限缅怀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千秋伟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编者

2008年10月1日

后记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日子,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屹立在世界东方。然而,正如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所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此后的27年间,为保卫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从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到高寒辽阔的世界屋脊,从冰封千里的黑龙江边境,到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边陲,从壮丽而秀美的朝鲜三千里江山,到炎热潮湿的越南丛林水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的统率下,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超乎寻常的革命毅力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剿匪平叛和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保卫祖国领海领空作战,严惩觊觎中国神圣领土的侵略者,连败美苏两大超强,打击分裂势力,维护祖国统一,不仅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而且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人民军队之所以能一路凯歌行进,战无不胜,与用兵如神、雄才大略的统帅——毛泽东,以及麾下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帅们的名字是密不可分的。

与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战争时期相比,建国后军事斗争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面临的敌人更加强大,战场的形势更加诡谲多变,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战争实际出发,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战略战术,为毛泽东军事艺术不断增添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内容,从而使这一军事艺术与时俱进、日臻完美并具有普世价值。正如曾任美国国防部部长助理的戴维逊所说:“灵活性对于毛泽东来说,就是根据情况正确地改变战术和手段,这一点他在朝鲜做得很出色。改变了某些既往观念和行动方法,打了他一生中竭力避免的阵地战……如果你对毛泽东的一切都记不得,那么你只要记住,他是一切战略家中最重实效、最主张批判地接受经验的一个。”

“自古知兵非好战”。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的新政权比任何一个大国都渴求和平安定的建设环境,对于集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于一身的毛泽东来说,赢得和平无疑比单纯赢得一场战争更为重要。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将军事和政治的两手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当一般统帅把注意力集中于战场时,他却能跳出战场的有限范围,看到更高层次的政治、外交斗争,将种种看不见硝烟的斗争方式信手拈来,往往夺取了难以想象的战场胜利;而当一般的政治家仅把注意力放在政治斗争舞台上时,他的思维又能跳转到战场上去,利用军事打击为政治斗争开辟道路,提供后盾,从而常常得到战争之外的政治收获。能够紧紧抓住军事为政治服务的不二法则,善于用军事方式去解决政治问题,用政治方式去加速军事斗争的进程,或许正是毛泽东超越许多中外普通军事家的高明之处。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军事斗争中,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不再像国内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亲临前线指挥千军万马,而是更多地从战略指导方面,通过领导和指挥麾下的将帅们来驾驭一场场事关国家命运的战争、战役和战斗。毋庸置疑,经过建国后军事斗争锤炼而日趋炉火纯青的毛泽东军事艺术,也凝结着共和国璀璨将星们的集体智慧。

本书通过描述建国后各个时期有典型意义的战争和战役、战斗,勾画个性各异的将帅们在毛泽东的指导和领导下,与中外对手斗智、斗勇、斗力的精彩历史瞬间,生动地展现了领袖、将帅和普通士兵共同上演的一幕幕动人心弦的战争活剧,形象地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伟人军事家的韬略、胆识和宏大气魄。在撰写过程中,作者查阅了大量史料,借鉴并参考了许多同类作品,力求使本书生动真实、通俗可读。

本书各章执笔人是:胡海波、余红军、余磊、付力、董晔等。潘宏、马宏伟、胡海波、管玉霞对全书进行了审阅和修改。

由于时间关系,与本书使用的部分照片的摄制者尚未能联系上,请有关摄制者及时与作者或与出版社联系,以便敬付稿酬。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7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跟着毛泽东打天下(和平奏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海波//余红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56875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5
17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2: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