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教科书描述了l6世纪中叶(1550年)以来中国的现代科学、医学和技术的文化史。它同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耶稣会士对中华帝国晚期的影响,以及1840年至l9世纪末的现代中国早期的新教时期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有一种持续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帝制下的改革家、早期的共和党人、国民党骨干和中国共产党全都把科学和技术看作是最应该优先考虑的事物。然而,我们过去总是低估了科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实际上,我们对所有20世纪以前的中国自然研究还停留在认识不足的地步。
图书 | 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复旦文史丛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教科书描述了l6世纪中叶(1550年)以来中国的现代科学、医学和技术的文化史。它同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耶稣会士对中华帝国晚期的影响,以及1840年至l9世纪末的现代中国早期的新教时期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有一种持续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帝制下的改革家、早期的共和党人、国民党骨干和中国共产党全都把科学和技术看作是最应该优先考虑的事物。然而,我们过去总是低估了科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实际上,我们对所有20世纪以前的中国自然研究还停留在认识不足的地步。 目录 上海格致书院 中国最早的科学杂志——从《中西闻见录》到《格致汇编》 《格致汇编》 第五章 从教科书到达尔文:现代科学的到来 早期的科学读物 初级科学读物和达尔文问题 现代科学的门类 近代地理学和地质学 植物学、生理学和进化论 格致课艺题目及其科学内容 格致课艺中的医学问题 自然神学、达尔文和进化论 第六章 官办兵工厂激励新技术 角色颠倒:传教士为王朝服务 晚清的改革家和科学 上海的江南制造局 傅兰雅和翻译馆 通过翻译和术语实现的启蒙 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的技术训练 江南制造局的造船业 福州船政局和法国技术 海战和清朝改革的替罪羊 南方的灾难 北方的灾难 洋务运动再思考 第七章 中国传统科学和医学的转变 以日本为中介的西学 科学与1898年的维新派 从传统算学到现代数学 近代医学在中国 明治日本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影响 清代科学译著在日本的影响 年后日本科学在中国 物理学在技术领域的滞后出现 对中国早期科学史的淡忘 附录一 唐代算经 附录二 《格致须知》系列(1882—1898) 附录三 1886年《西学启蒙》目录 附录四 科学二十三科——1886 附录五 《格致书院课艺》部分题目 附录六 1855—1873年的部分化学译著 附录七 中国各地的兵工厂(1861—1892) 致谢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复旦文史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本杰明·艾尔曼 |
译者 | 王红霞//姚建根//朱莉丽//王鑫磊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535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3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8 |
宽 | 153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