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兰西物语/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广漠的薄暮景色中,艳红的夕阳映照在金黄色的麦田上,到处可见的绿色夏季树林在夕阳中变成了藏青色。随着夕阳的渐渐淡去,男男女女赶着回家的剪影,在微微发亮的地平线处移动着……

《法兰西物语》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始创之作,由林少华鼎力推荐。是一部作者去世50年再版62次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被中国人称为最能体现日语之“细密工巧”特色的绝世之作。

内容推荐

1907年,作者受雇于横滨正金银行,离开美国纽约前往法国里昂赴任,并在此驻留10个多月。《法兰西物语(彩图版)》所收集的文章,其中包括短篇小说、行记、漫游录,就是为了纪念这期间的印象所留下的。它是作者在银行账本的阴影中,公园里路旁的大树下,欢歌笑语的咖啡厅里,还有在归航航船上的真情记录,加以修改后,冠名为“法兰西物语”。

目录

船和车

罗纳河畔

秋的街景

驯蛇人

晚餐

灯光节之夜

雾之夜

面影

重逢

独旅

挥别巴黎

黄昏的地中海

哈科特

新加坡的数小时

西班牙料理

橡树落叶——小品集

碑文

休茶屋

裸美人

恋人

夜半舞蹈

美味

午后

舞女

试读章节

罗纳河畔

眺望着在里昂市内流淌的罗纳河水,我不由自主地将疲惫的身躯放倒在石堤上那覆盖着郁郁青草的小沙滩上。

尽管每天什么都不做,也会感觉非常的疲乏。这是身心的疲惫,来到法国已经进入了第二个星期,不能再说是旅途的劳顿引起的……

闭上眼睛,听着急流冲击着水中的小石子的声音,各种往事涌上心头:离别了的美国情景,那个分别了的女人的面容也浮现在眼前。那些过往的梦,那些爱意缠绵的事,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悲哀呀!

对我来说,正是这些悲愁的回忆比什么都令我怀念,比我的恋人本身更让我心动。每天黄昏,我都会来到这片沙滩,坐在草地上追忆这无法挽回的过去,沉迷于那无限悲伤的梦境。

这里是里昂的郊外,四周异常静谧。我的上方耸立着二层高的石坝,既高大又坚固,犹如城墙一样。行道上枫树的枝叶低垂在石坝道路的两旁。隔着打着漩涡的急流,我眺望对岸。红十字区和富维耶区的古老街区上陈旧的鼠灰色的住家陈陈相目尽次而列,重重叠叠地朝着环山道路方向攀升而去。村庄尽头的大片覆盖着果园及牧场的青葱山冈,连绵高远一直延伸到天边。河川下游的目及之处,两岸行道树围成了墙,庇掩着一望无际的等高的灰顶白墙人家。远远望去,不时能看到教堂的圆型高塔及几座高架的桥梁上急行的车辆和行人。

眼前的风景,在难以形容的绚丽的玫瑰色晚霞中渐渐模糊起来,如一场混沌的梦,寂静无声,连一丝风都没有。但空气清凉舒爽而纯净。在这朦胧之中,远近的房屋、树木却异常的鲜明起来,我甚至能够看到远远山冈上的小路,细数堤下河水中的小石子。但这清晰未必就是现实,那就好比是镜中之花,想用手触摸一下都不可能。

美国因为纬度很低,不会浮动有这样美丽的黄昏光影。就算是盛夏,黄昏日落的时间也很短,而法国现在已经接近夏季的尾声,七点左右夕阳才西下。从七点到九点的两个小时里,天地之间犹如虚无缥缈的梦中世界一样。

对残酷的现实深感失望的我们来说,恋爱、寻欢是怎样的乐园呀?来到里昂的二天,我每天都深深地沉浸在独自的反思之中,每天都在难以言喻的胡思乱想中度过。

我到底为什么毛遂自荐地来到法国的呢?在这个国家,我又能待多久?无论怎么样,我最后总得回日本。我还能有机会再回到美国去吗?她为什么爱我?她会永远地等待着我吗?无论怎么想,心里都有着无穷的依恋,恨不得马上就回美国去。

不!不!我马上又转变了想法。她和我都是普通人,岁月会让我们从热恋中清醒,美梦也终究会消失。我虽然现在离开她,在异乡的天空下独自思恋着天各一方的女人,但只要还有疲惫,还有失落,还有悲切,她的面容就不会在我痛苦的心中湮灭,永远的娇艳美丽。魂牵梦萦的思恋,让我渴望着把她拥入怀中。但天高水远,我为这无法如愿的悲情而哀叹。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使爱情之花在我的心中永放芬芳,生生不息吧。

雁过留声。就算缘分已尽,但梦却真实存在着。我为这场没有结果的爱情欲生欲死,但总比回到一无所有的现实,在绝望中苟延残喘要美丽得多,幸福得多。因为今生无法再见到她,所以才会疯狂地想念她,并为她失魂落魄地想一死了之……

我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发现周围暮色中玫瑰色的霞光已经淡薄了下来,不知从哪里洇出了青蓝的色彩,在明亮天边的光线映染下,对岸的山丘和住家的屋顶显出了异常清晰的轮廓,与此同时,湍急河面漩涡的波纹闪动着各色炫目的光泽。河边的垂钓人身影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堤岸上行道的树问亮起了瓦斯灯,在夜空和水面的奇光异彩中,散发出昏黄而凄凉的点点绒黄。空气又比方才更添一份沉静,潺潺的流水声不停地在我沉痛心底轻响,在这个水声中,我耳边响起了各种歌声、话语声和悄悄话。这些声音并不是从外面传人我耳际的,而是在今夜天地沉睡的瞬间,只有我驿动的心才能在这沉寂无声世界里聆听到这些声音。我再次确认,那是心爱的人在低语呢喃,我望着远远的天际倾听着、倾听着……

“这么说,今晚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突然听到了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

“是的,我们稍稍离别一段时问……一年或者两年。”接着是故作镇静的男人的声音。女人的声音开始有些微颤。

“一年或者两年?!这可不是稍稍的离别。相隔这么长日子,我们有可能永远无法相见了……”这是女人抽泣的声音。

男人的声音也有些激动起来:“不会的,就算是分别十年、二十年,只要我们不变心……”

“但是要是变心了呢?我们会怎么样……”

男人词穷了。而我的胸口好像被扎上了一根冰冷的尖针。抬头一看,凭着石堤的栏栅,站着一对男女,两人好像都没发现我躺在他们下方的草地上。这对男女好像都刚刚二十出头。

我按着刺痛的胸口。“啊!变心。”我自言自语地咀嚼了好久。我曾暗暗发誓,至死都会在梦中重温心爱的女人面容——只要不变心,她的面容就不会在我心中消失。但是谁又能断言自己永不变心呢?如果自己的心像浮云和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地变化了,那曾在深藏于心底的面容又会如何呢?会不会总有一天就此消失了呢?像生怕身旁有盗贼要偷走这面容一样,我紧紧地用手按住胸口。

石堤上的年轻女子不停地说着:“皮尔鲁去了巴黎,不是把深爱的女人忘掉了吗?杰克服兵役去了非洲,不是爱上了当地的阿拉伯女人?那个爱着露莎的夏鲁不是去了意大利留学之后就不再回来了吗……”

是呀,我不是也将去意大利吗?或许也有机会去西班牙。我想起了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以及自己脆弱不堪的心灵,不由得将前额抵在冰凉的石堤上痛哭了起来。周围黑幕降临。

明治四十年八月里昂

P15-19

序言

1907年,我受雇于横滨正金银行,离开美国纽约前往法国里昂赴任,并在此驻留10个多月。本书所收集的文章,其中包括短篇小说、行记、漫游录,就是为了纪念这期间的印象所留下的。它是我在银行账本的阴影中,公园里路旁的大树下,欢歌笑语的咖啡厅里,还有在归航航船上的真情记录,加以修改后,冠名为“法兰西物语”。

1909年正月于东京

永井荷风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条件允许,我也愿意手拿这两本物语前往欧美大陆,沿着作者一百年前的足迹去寻找不无浪漫的物语,寻找值得“耽美”的风景及其氤氲的氛围……  ——林少华/(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像荷风这样对十九世纪的写实主义手法深得其中三昧的人,恐怕在日本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吉田精一/(日本文学评论家、东京大学教授)

永井荷风对色彩特别敏感,在他笔下,雪夜中的纽约、夕阳映照下的华盛顿市、弥漫着青绿色浓雾的马里兰原野,五彩斑斓,给人感官上美的享受。  ——王守仁/(文学评论家、南京大学教授)

日本文学这只鸟受到自然主义的束缚,首先给这只鸟以鸣声的是永井荷风,给他以翅膀的是谷崎润一郎。  ——佐藤春夫/(日本文学评论家、作家、诗人)

荷风文字最能体现出日本语言文字那种细密工巧、灵活圆通的表现特色。我甚至想这样说,要想了解日本文化,那就阅读荷风的作品,要想掌握日本语的表现手法,那就学习荷风的文章吧。  ——陈德文/(散文作家、南京大学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兰西物语/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永井荷风
译者 陆菁//向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64753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