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突破心灵(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大师精神影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给人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享受,同时也给人类制造了更多的难题和困境。谁能帮助我们改善心灵、重获内在的明净呢?弗洛伊德应该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这位出生于19世纪末、活跃于20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其学说依旧闪烁着神奇的光彩。本书是作者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经过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写成的。此书全面、准确、完整地展示了这位心理学巨人的一生,既有完整的学说阐释,又有生动可读的人生际遇,再配以精美的图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美妙的瑰丽的精神世界。这些得以让每一颗心灵在这里寻到安慰,让每一种困惑在这里得到解脱。

内容推荐

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他卓绝的学说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潜意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他所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目录

“大师精神影像”丛书总序:世界的守夜人

前言

第一章 天才少年

第二章 菩提之恋

第三章 奋斗在全科医院

第四章 挑战歇斯底里

第五章 走入梦世界

第六章 弗氏梦学

第七章 伟大的发现——潜意识

第八章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第九章 少女杜拉的故事

第十章 惊世骇俗的性学理论

第十一章 从孤立中走出

第十二章 誉美全球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还开始走进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室,在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了一些颇为复杂的科学研究。这是弗洛伊德研究生涯中的一件大事,是他作为一名出色科学家的开始。在总结自己大学前三年的学习生活时,弗洛伊德曾说:“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发现,由于我的天赋能力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我将不能在我年轻时所热衷的那些科学领域中获得成功。……我终于在布吕克的生理实验室中找到了归宿,获得了满足。同时,我也在那里找到了我所尊敬而以之为模范的人物,即伟大的布吕克本人及他的助手西格蒙特·艾克斯纳和厄纳士特·冯·弗莱斯尔·马兹科。”

在德国,最有声望的医学院是赫尔姆霍兹医学院,而布吕克教授的研究室便是该医学院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颇具实力的研究室,其领导者布吕克教授来自德国。此人身材矮小,处事严谨,有敏锐的透蓝的眼睛和伟大而灵活的头脑。他沉默寡言,整个心思都放在科学事业上。他只尊重科学和事实,不承认别的“权威”,在科学工作中,真可谓勤勤恳恳、一丝不苟。

布吕克教授曾有一个心爱的儿子,但孩子的突然死去给他打击很大,使他严肃的个性似乎更加冷漠了。但对科学和工作,他内心的炽热始终如一,对学生他既是严格的老师,又是慈爱的父亲。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在论文中这样写道:“皮毛的观察表明……”布吕克看到这样的话,气愤地在这个学生的文字上划了一个大叉,他批注道:“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能皮毛地进行观察。”

科学是发现,是探索,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和出色的观察力。一个行事粗疏、拙于观察的人是无法成为有所发现的科学家的,因此,布吕克教授很强调观察,视良好的观察力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据弗洛伊德说,他在1873年刚人大学时“还没有把握到观察的重要性,还不知道观察是满足好奇心的最好方法之一”,但在追随布吕克教授之后,他就掌握了观察方法的基本要领,并在自己的思想中深刻地明白了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合此不可能深入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室设在一个旧兵工厂里。这里光线阴暗,霉气很重,和今天光明透亮的现代化研究室比起来,条件真是差远了。这里的房问大多没有窗户,里面漆黑一团。整个研究室没有供水系统,也没有煤气和电。要用水的话,必须到院子中的一个井里去取。然而,就是在这么个极其简陋的地方,每天都聚集着许多热衷于科学的人。他们在这里观察,探索,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弗洛伊德是在1876年秋,即他二十岁时来到这里的。当时,他已是布吕克教授的正式助手。布吕克教授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他很尊重学生的独创性。弗洛伊德首先研究的课题是鳝鱼的生殖腺结构。

这个课题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始终没有解决的生理学难题。很久以来,鳝鱼的生殖腺结构一直是一个谜。弗洛伊德在论文中说:“尽管经历了多少个世纪,没有一个人见过鳝鱼的睾丸。”原因是鳝鱼的交配期到来之后,它们总是进行特别的移栖。在布吕克教授的指导之下,弗洛伊德进行了多次实验,解剖了四百多条鳝鱼,终于在显微镜下发现了一种小叶状的生殖腺结构,他认为这就是鳝鱼未成熟的睾丸。虽然这一发现尚待进一步确证,但它向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初战告捷,弗洛伊德再接再厉,向下一个科学难题冲刺。这个科研题目是布吕克教授为他安排的,名为神经细胞组织学。具体说来,在这个项目中,弗洛伊德将研究神经元的内在结构,探讨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的构成细胞与低等动物的神经细胞的差别。

这个问题的解答不仅对生理学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高、低等动物意识的差别是不是仅仅归结为其复杂性程度的差别?人的意识同某些软体动物的“意识”之间是不是存在着根本的差别?这种差别是不是仅仅归结为两者的神经元的数目或这些神经细胞分布网的复杂程度的差别?在当时,科学家们寻求这些答案,是为了在解答“人的本质”这个根本问题上取得决定性的成果。这个问题的解答将直接影响到“上帝是否存在”这一问题。

在弗洛伊德以前,布吕克已经对这个重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八目鳝的脊髓(八目鳝是属于原始的圆口类脊椎动物)中,莱斯纳曾经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大细胞。关于这种细胞的本质及其与脊髓的关系,多年来一直没有在生理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布吕克急切地希望能早日弄清这些神经细胞的组织结构及其生理机能,所以,特别选中了弗洛伊德专门去研究这个难题。弗洛伊德在研究中改进了观察的技术,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他认为莱斯纳所发现的那个细胞“无非就是脊髓神经节。在八目鳝那样一类低等脊椎动物里,由于胚芽时期的神经管没有完全转移到外周神经系统中,所以,这种神经节仍然留在脊髓里。这些扩散的细胞标志着脊髓神经节始终贯穿于神经细胞的整个进化过程中”。这一解答同其他许多成功的解答一样,组成了一系列有力的证据,证实了整个有机体——从最低等的动物开始到人类为止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系列。这一成果对于推倒“上帝创造人”的神学结论是很有价值的。

弗洛伊德的结论还有更深刻、更具体的内容。他认为,低等动物与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是一个有连续性的系列。他还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鱼类的脊髓神经节是双极的(具有两个突起部),而高等的脊椎动物的脊髓神经节是单极的。”现在,弗洛伊德通过观察,成功地推翻了这个错误的结论。他认为,“八目鳝的神经细胞表明从单极到双极(包括“T”形鳃动物的双极细胞在内)细胞的整个过渡过程。”

P14-16

序言

现代社会给人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享受,同时也给人类制造了更多的难题和困境。今天的生活,早已告别了悠闲宁静的农耕时代。一个变化多端、躁动不安的现实包围着我们。生活的压力,竞争的激烈,人生的严酷,精神的困惑,这一切使得一个现代人的内心常常充满焦虑。

谁能帮助我们改善心灵、重获内在的明净呢?弗洛伊德应该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这位出生于19世纪末、活跃于20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其学说依旧闪烁着神奇的光彩。弗洛伊德曾是一位精神病医生,在对歇斯底里症的研究中,他发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潜意识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不能完全自我意识到,并理性地加以控制——“人不完全是他自己的主人”,这是弗洛伊德给我们的惊人答案。弗洛伊德还告诉我们另一项重大事实——人的童年经验一直影响到成年后的精神活动;它们在人的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成年后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虽然形成于20世纪,但在今天看来,它依然有着非凡的价值。在研究人性的深度方面,弗氏学说达到了一个让人难以超越的地步。弗洛伊德对人类某些心理、情感、行为的解释,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他的某些发现,被称为与哥白尼、达尔文并列的划时代的伟大创见。弗洛伊德的学说来源于他的医疗实践,最先它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医学理论,后来,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超出医疗和一般心理学范围而渗透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早在20世纪的20年代初期,弗氏学说就被介绍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将精神分析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而加以抛弃。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学说才又被人们所推崇并传播开来。近几年来,对弗氏学说的研究虽不像前些年那么热衷,但人们并没有忘记弗洛伊德,对他的研究走向更加细致、理性的阶段。

《突破心灵——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一书,是作者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经过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写成的。此书全面、准确、完整地展示了这位心理学巨人的一生,既有完整的学说阐释,又有生动可读的人生际遇,再配以精美的图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美妙的瑰丽的精神世界。这些得以让每一颗心灵在这里寻到安慰,让每一种困惑在这里得到解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突破心灵(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大师精神影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傲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23607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215.1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