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内容
试读章节

这不能怪邻居的温州和宁波人。

在漫长的岁月里,台州因地理的闭塞,简直就是一个被大山和大海完全包围的独立山国。有史记载: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在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匕月,出任永嘉太守,在途经台州赴任途中,凶山高路险,又多林莽壑深,便招得几百民夫开山伐木,一路焚烧丛林方“日走三里”。由于谢灵运他们一路砍烧林木,以致当地的台州官员以为是匪徒滋事,发兵前去阻挡,闹出笑话。台州交通不便而闹出的“历史性笑话”还有不少,即便到了20世纪后期的80年代仍然还有流传过。在这之前的1958年,台州修过一条与外界通行的公路,但因翻越大括苍山等曾被李白惊呼高达“四万八千丈”的重重大山,司机们一向极其畏惧行走。天气晴朗时,去一趟省城,天不明时出发,黑夜才能赶到西子湖畔。如遇雨雪天气,由于山道险恶,谁也不敢出差。不然车至途中,一旦被险情所搁,呼天不应,呼地不灵时,难保性命。一场雨来,几天不通路是常事。改革开放初期,有一群省城来的客人,乘坐几十辆客车被阻在猫狸山岭上,几天下不了山,结果几百名旅客,只得冲进沿途的农家户舍,竟然把山民们家中的所有食物吃了个精光。

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委书记到台州检查工作回程途中,阻在台州境内前后动弹不得。这时省城有急事催书记同志回杭州,可就是没有办法,急得当时的台州地委不得不发令沿途几县组织几百名基干民兵上山铲雪开路,方让省委书记得以回到省城。后来浙江省府上下有到台州的,旁人都会半真半假地关切道:你备好随行的基干民兵没有?

台州东临海,在落后的时代,滔滔大海成了另一种阻隔台州与外界相通的屏障,倒是常有海盗和倭寇侵扰沿海庶民,弄得人人恐慌不已,纷纷后迁或逃跑。清初,台州又是张煌言、郑成功反清复明的重要基地。清朝政府实行坚壁清野撤尽沿海30里居民于内地的政策,并禁止片板人海,台州又一次成为与世隔绝的荒蛮之地。

从历史的行政演变看,台州更是个忽隐忽现、或存或亡之地。新石器时代台州就有人的活动,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时台州第一次正式得名,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将台州设州府,下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宁海6县;清代也基本一直沿袭此制未动,但终因“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杜甫诗句)而不被世人所铭记与熟识。台州历史上除了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时有过一段靠近国家政治中心的“辅郡”的荣光和经济繁荣的历史外,绝大多数时间是被当作朝廷发落罪臣的贬谪之地。仅唐代朝廷高官、学者文人被贬谪居于台州的史实,就有许多起。比如高宗时的宰相来济被贬为台州刺史;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骆宾王在永隆元年(公元680年)被贬为临海县丞;代宗时有诗书画三绝之称的广文博士郑虔,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被贬到台州任司户参军事等等事件。不过,正是因为历史上有那么多了不起的人物被贬到台州,使得这些不服朝廷的将才志士能在这块土地_卜以另一种方式发挥雄才大略,并得于传播于广大民众之中,植根于台州的每一寸山山水水。骆宾王这位7岁就能写诗惊世的天才神童,即便贬为台州一县的七品县丞后,仍担当起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起草者,他那“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雄文佳句,至今被人所熟诵。那位终身命运不佳的广文博士郑虔,远谪台州,用了3个月时间,从长安艰难行走4000里到达台州之后,见这里竟没有一座像样的学馆,便决心将残余之年,办馆兴学。郑虔亲自授课,使台州学风大振,出现学馆内“生徒云集,坐不能容”的盛况。郑虔留下的办学重教遗风,一直影响到台州的至今……

长达一千余年的封建皇朝时代,台州一直被朝廷当作贬官流放之地,又加上这些被贬的官员和学士经常奋起反抗朝廷,所以台州在历代朝廷的眼里,是块必须打压的地方。也不知是哪个朝代留下的规矩,辖6县之域的台州,存之后的一千多年设郡立州的历史里,竟然没有一个“台州”的中心城市!其他府郡不是这样。比如苏州,没府建郡后就有了苏州城,之后的几千年,苏州的发展与沉浮一直没有脱离过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壮大。台州邻居的宁波与温州,能够发展成解放初期规模就仅次于杭州等名城的海滨城市。尤其像宁波,自19世纪中英《南京条约》起,就成为中外著名的港口,其发展一直没有脱离过中心城市宁波府。所以到了20世纪初时,它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处在东南沿海各大城市前列,与隔杭州湾相望的上海齐步发展成为东方大港。即便我们今天看到了大上海,如果没有“宁波帮”加入和源源不断的输血,是断然不能成大器的。相比之下,台州的命运实在可怜可悲,连台州人自己也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在千年漫长的历史里,“台州六县”这一广大区域内、长达8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竞没有形成一个稍有些规模和影响力的中心城市?P12-18

序言

历史学家喜欢追溯首创和第一,其意义显而易见。因为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称得起勇敢者,其后,即使你能一次吃上一百只螃蟹,充其量也只能算个勇敢的追随者;第一个登月者在月球上迈出的那一步,远比今天在几万公里外的太空站上行走的宇航员要伟大得多;《共产党宣言》的创立者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连同第一个创建社会主义国家的列宁,之所以被后来的信仰者与追随者称之为“马列主义”,同样也因为他们都是共产主义学说和学说实践的第一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了,谁是发起和缔造了这场改变了当今世界命运的伟大革命,谁是冲在这场伟大革命最前列的勇士和英雄者,我们或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客观公正的史学研究,然而现在大家能够统一和共同确认的是对前一问题的肯定,那便是: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者。那么,到底谁是冲在这场伟大革命最前列的勇士和英雄者呢?有人说是深圳人,然而“特区”的孕育和“特区”这一词最早出现,也还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初中期;有人说应是1978年12月安徽小岗村的18户按手印分田的农民,他们该是冲锋在这场伟大革命最前列的勇士和英雄者。可浙江人不同意这种说法,浙江人明确告诉我:中国的改革风暴确实始于穷得连饭都吃不_卜的农民,是中国农民们最先掀起的改革风暴,但我们浙江人毫无疑问是这场急风暴雨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浙江人的理由是:如果说分田,我们浙江人要比安徽小岗村人早得多,而且范围要大得多,不止几十一个农民,是一个村、一个公社,甚至是一个区的范围。“在小岗村人按手印分田之前,我们早就有人悄悄地甚至是公开地把地分到了各家各户……”如果说农民走出庄稼地歼始经商,“我们浙江人挑着补鞋机走遍全中国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存靠粮票、靠定额过日子呢!”如果说民营企业,“这更不用说了,是我们浙汀人最先开创了民营企业的先河,而且先有‘浙江制造’,而后才有了‘中国制造’的……”

浙江人的理直气壮,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而今天的浙江经济,特别是浙江广大农村所掀起的民营经济风暴,事实上一直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样式,是全国各地的样板。

内容推荐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编辑推荐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个农民按下手印,签订了一份分田到户的包干“契约”。一年后,一位新华社记者将小岗村的事写成一组“内参”送到中央领导于里,小岗村从此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其实,中国农村改革的真正发源地并非在小岗村,而足在一个更边远和偏僻的山区农村——浙江台州的皂树村。这里的分田到户和大包干,比小岗村更早、更广泛、更彻底,并且经受的斗争也更激烈和痛苦。皂树村和台州农民应是中国农村改革真正的发源地和急先锋,中国改革开放史将重新改写这一重大事件。

本书记录了“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建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44388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