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科学探索丛书”之一,全书以介绍航天基础知识为主,以几个具有划时代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为导引,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航天器及发射航天器的运载工具——火箭,航天员在太空中奇妙地生活和工作情况,登月与探月概况以及与航天有不解之缘的导弹武器。该书适用于各大专院校的学生与航天爱好者。
图书 | 搏击苍穹--航天器及其运载工具/新科学探索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新科学探索丛书”之一,全书以介绍航天基础知识为主,以几个具有划时代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为导引,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航天器及发射航天器的运载工具——火箭,航天员在太空中奇妙地生活和工作情况,登月与探月概况以及与航天有不解之缘的导弹武器。该书适用于各大专院校的学生与航天爱好者。 内容推荐 苍穹,是一个虚无缥缈、神秘莫测而又令人神往的地方。有史以来,人类无时无刻不在痴心地探索它并试图触摸它。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61年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遨游太空,1969年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人类首次载人登月以及人造航天器造访火星等诸多航天成果,使人类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要搏击苍穹,就必须具备搏击的利器,对我们来说这利器就是航天器和航天器的运载工具。 本书以几个具有划时代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为导引,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航天器及发射航天器的运载工具——火箭,航天员在太空中奇妙地生活和工作情况,登月与探月概况以及与航天有不解之缘的导弹武器。 本书内容以介绍航天基础知识为主,旨在让学生了解航天科学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航天知识进行深入探索的欲望。本书适合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也可作为教材在学校使用。同时,建议在使用本教材时,多多结合国内外航天技术发展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动态,让学生及时参与航天实践,并从中感受到航天的无限魅力。 本书作者尚增雨,研究员,航天部第一设计研究院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航天科普专家;王英,硕士,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科普教师。该书在编写中得到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庞之浩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余梦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决装备部邸乃庸研究员的鼎力帮助与支持。 目录 第一单元 飞天勇士 第二单元 魅力无穷的航天 第三单元 多姿多彩的航天器轨道 第四单元 登天云梯 第五单元 飞天“神箭” 第六单元 太空“二传手” 第七单元 太空“千里眼” 第八单元 军事和技术试验的先锋 第九单元 天河之舟 第十单元 太空飞梭和太空“超市” 第十一单 元奇妙的太空生活 第十二单 元圆梦飞天 第十三单 元探访神秘的月球 第十四单 元航天利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搏击苍穹--航天器及其运载工具/新科学探索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0871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4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V4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