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8中国中篇小说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本书精选了2008年度中国中篇小说中的佳作,包括迟子建、北村、陈谦、胡学文等13位作家的13篇中篇小说。多种多样的叙述手法,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反映悲喜人生、复杂人性的生动和深刻方面,呈现出优秀的品质和丰富而绚丽的艺术光彩。

内容推荐

书精选了2008年度中国中篇小说中的佳作,包括迟子建、北村、陈谦、胡学文等13位作家的13篇中篇小说。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通过本书,能帮助读者领略中国二十一世纪中篇小说的魅力,打开一扇通往小说艺术世界的门。

目录

谢有顺◇代序

北村◇自以为是的人

陈谦◇特蕾莎的流氓犯

陈希我◇罪恶

迟子建◇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王十月◇国家订单

麦家◇胡琴

林那北◇唇红齿白

刘玉栋◇大鱼、火焰和探油仪

吴君◇念奴娇

田耳◇拍砖手老柴

胡学文◇夜色扑面

李约热◇一团金子

乔叶◇最慢的是活着

试读章节

陈明达到了山西,参加了阎锡山的军队。干啥都积极,不久就升了排长,陈明达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只穿了条裤衩在河边上跑。可是马永生说漏嘴,长官知道陈明达是推拿的一把好手,就安排他在医疗室给长官按摩推拿,陈明达很不高兴,要求上战场杀日本人,可是长官不答应,这个长官姓洪,是个团长,塌鼻子,红脸膛,说话像鸟语,爱骂干你老母,是个闽南人。就是他把陈明达留在自己身边的,他对陈明达说,按摩也是抗日工作。陈明达回嘴,按摩是瞎子干的,我要去打仗。洪团长说,你先去火药厂干活,晚上过来给我按摩。陈明达在火药厂学会了做火药,可是他心不在焉,不小心点着了一堆盐硝,烧坏了自己的脚,火药厂的一个护士小吴是个美人胚子,她给陈明达打了半个月的针,陈明达的心开始在胸膛里窜来窜去,这是他第一次爱上一个姑娘。马永生说,你他妈的完了,上不了战场了。陈明达说,我发现了比上战场更吸引我的东西。马永生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一有女人就忘记了大事。陈明达说,我没忘记,我只是先把这事办了再上战场。小吴听说陈明达是抛弃财产来抗日的,就很佩服他,两人一来一往对上眼了。有一次打针的时候,陈明达就抱了亲她,小吴没有挣扎。

陈明达和小吴交往了几个月,被洪团长发现了。接着一个月,小吴就不再和陈明达去河边散步了。陈明达很奇怪,有一天他去给洪团长按摩,看见小吴坐在洪团长的房间里,洪团长给她削水果。陈明达觉得血喷出天灵盖。他回去抱了一包炸药要去炸洪团长,被卫兵摁倒,关进了禁闭室。听说第二天他要拖出去枪毙。第二天一早,他没拖出去,洪团长来了,他对陈明达说,我送你学火药,你要炸死我吗?陈明达说,你做的叫哪档子事呢?洪团长说,怎么解决?用枪还是用刀?陈明达说,傻瓜才决斗,让小吴自己说,她到底想跟谁。洪团长就说,小吴,你要跟他,就走到他身边去,跟我,就随我来。说着他扭屁股走人……小吴看着陈明达说,你不要耍性子,团长可不是坏人。她说,你不会被处分的,可你不要闹了,我的事我自己处理,你上前线吧。说着转身跟洪团长走了。

陈明达被放出来,马永生说,你他妈的完了,人家是自己愿意跟团长的。陈明达说,不对,她并不愿意,她被勾引了。马永生说,你这话说的,啥叫勾引?陈明达说,用权势勾呗,小吴不跟他走,以后能有好日子过吗?马永生说,这不对,顶多可以说,小吴是羡慕他当团长。陈明达说,这就够了。晚上,陈明达最后一次把小吴叫到河边,问她,你真的不愿意跟我?小吴说,你这个人这么火暴,动不动抱炸药,我可不想被你炸死。陈明达听明白了,说,对,你是自愿的。

陈明达把马永生偷偷叫到山上,说有重要事情商量。马永生跟他上了山,发现陈明达的眼神很怪异。陈明达说,马永生,我发现没有什么爱情这东西,爱情这东西是假的。马永生说,你就爱这么随便说话。陈明达说,我和小吴是相爱的,可她这么快就变了。马永生说,可是你没变啊。陈明达痛苦地说,问题严重就在这里,我也变了,我一听她变心,我对她的爱马上就像鸟一样飞走了,你说我那爱是真的吗?我不但立即就不爱她了,我还恨她!所以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永远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正确的东西,所以,我他妈的也不抗日了。马永生吓了一跳,你说什么?陈明达说,我们一起逃走吧。马永生吓得哆嗦,你为了一个女人就说要当逃兵,你这人也太不是人了吧。陈明达说,我发现誓言和理想都是骗人的东西,我何苦要为它们牺牲?我在家吃喝玩乐不就行了?谁能说我对或者错?马永生说,你谈失败一次恋爱就想这么多,你还活不活了?陈明达说,失败一次还不明白的人,那是傻瓜。马永生说,你变来变去没有原则。陈明达说,去他妈的什么原则,我只做对的事。我们回东北吧,还是呆老家那旮旯踏实。你也别呆在河南,跟我走吧。

两人回到了东北。陈先德见儿子突然回来了,非常高兴,杀了一头猪。陈明达没看见弟弟,陈先德说,你前脚走,他后脚就去延安抗日了。陈明达说,可是我现在要回来种地了。陈先德说,你弟弟可以当兵,你不行,你要继承我的家业。陈明达说,我发现你是对的,你让我继承家业是对的,我决定留下来了,我要把北十里堡的那片地开出来,种上油豆。陈先德说,你先娶了媳妇再说,我们给你选了西屯的地主孙德胜的二女儿,明天你挑礼担过去相亲。陈明达说,我不要见她的面,我现在要娶从来没见过面的女人。连陈先德都奇怪了,问,这是什么道理?陈明达说,爱得要死要活的人都会背叛,见面有什么用?一见钟情是假的,那么感情就一定是靠培养的。陈先德想了想,说,这话有道理,得,明天我代你去提亲。

说陈明达拿自己的人生做试验,是一点也不假,他总是不按常理来。陈明达娶了孙家女儿孙二姑,开始成天在地里忙。陈先德和儿子分家过,让他独立治理自己的家。陈明达没请丫环,却请了马永生当自己的账房。父亲说你怎么能不请丫环呢?陈明达说,我家小,不需要丫环,我也不想在家养奴才,我们两口子能做完这点事。陈明达做事认真过头,连翻土和往地里撒种都亲自带长工下地。他和父亲的做法不同,陈先德认为东北的土很肥,随便扔颗种子就能收大麦。陈明达却去县里找书看,他认为不同的作物对土地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个会说中国话的日本人叫小林正则,成天骑车在他的田里转悠,后来陈明达才知道他是关东军的农技师,在十年前日本人来东北之前就提前来给五里屯的土地作过测量和分析,为了给日本人占领东北打前站的。陈明达只听说过军队有牧师,没听过有农技师的。他对父亲说,日本人了不得,干坏事都那么认真。陈明达拜那个叫小林的日本人为师,给自己的地作分析。小林告诉他,土地翻松后要先施些合适的肥,呆一年让它发酵成为熟土。陈明达就按这种方法做,第二年他种的庄稼比村里任何一户都好。陈先德没想到儿子比自己还能干,心里非常高兴。

就在陈先德以为后继有人时,出了一件大事。陈明达的媳妇孙二姑是一个说话低声下气的女人,可是出奇的懒惰。家里的大事,外边的陈明达全包了,里面的也得顾上一半。孙二姑有一个致命的毛病:爱搓上几圈麻将。只要陈明达不在家,她一定出现在邻居周大娘家打麻将。甚至陈明达在家,趁着陈明达泡澡的时辰,孙二姑也要跑过去搓上一轮。陈明达在地里忙得精疲力竭回到家,有时连一口热粥也吃不上,只好自己生火做饭。孙二姑的父亲说,我没见过家里不请丫环的,我女儿可不是丫环。孙二姑倒是脾气好,说她一定会照顾好陈明达的生活。可是她说话就像放屁,在家能呆上三天,第四天她又溜到周大娘家去了。有一次陈明达被断墙压伤了身子,回到家找伤药,孙二姑还是不在家,陈明达连爬到周大娘家的力气也没有,他的肋骨断了两根。陈明达一个人颤抖着在澡堂里冲澡,冲掉身上的泥。这时的陈明达真正感到了委屈和可怜。孙二姑听马永生说陈明达肋骨断了,慌忙跑回家。陈明达看见了孙二姑,一股火冲上天灵盖,上前就是一个耳光,只听孙二姑的脖子“咔嚓”一声,她就飞到天井里。死了。陈明达一个巴掌打折了她的颈椎骨。

陈明达一巴掌打死老婆的消息传遍了五里屯,连县里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在议论,引为奇谈。一巴掌能把老婆打死的男人能有多可恶?陈明达的臭名远扬。再也没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孙二姑的父亲告到政府,要陈明达的命。伪满法庭的法官准备判陈明达死刑。陈先德上蹿下跳,送出了几斤的金条,最后以误伤为由给陈明达弄了个劳役三年。最稀奇的是,在法庭上孙二姑的弟弟竟然为陈明达说话,他说姐夫是个好人,他为家庭做牛做马,他不可能要杀姐姐。而姐姐是个赌徒,陈明达这么爱姐姐却要为打死了她去偿命,真的很冤枉。陈明达因此连劳役都改成了一年。陈明达眼泪流下来,说,人心比法庭更公正,法庭能做假,人骗不了自己的心。但怎么说也没用,虽然陈明达免于一死,但暴徒的恶名却印在陈明达脑门上了。

常说正直的人往往脾气暴躁,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小人的诡计,只好用脾气解决问题。陈明达自从一掌打死老婆后,变得情绪低落,甚至一蹶不振。他没想到自己能杀人,一个日本人没杀,却杀了自己老婆。过分自责使陈明达无力干任何一件事,所有的家务都让马永生替他操持。马永生对他说,不过就是一个女人嘛,你又不是故意的。陈明达说,她是无辜的,她是无辜的。说这话时他落下眼泪来。就在这时,父亲拿来了孙二姑和邻居周大娘的儿子黄金宝私通的证据。原来孙二姑在嫁过来不到一个月就和在县城做文书的黄金宝勾搭上了,他们硬是在累得精疲力竭的陈明达面前私通了整整一年。陈明达目瞪口呆。从此,陈明达在暴徒的恶名上面又加了一顶绿帽子。

P4-6

序言

这是一个大时代,也是一个灵魂受苦的时代。所谓大时代,是因为它问题丛生,有智慧的人,自可从这些问题中“先立其大”;所谓灵魂受苦,是说众人的生命多闷在欲望里面,超拔不出来,心思散乱,文笔浮华,开不出有重量的精神境界,这样,在我们身边站立起来的就不过是一堆物质。即便是为文,也多半是耍小聪明,走经验主义和趣味主义的路子,无法实现生命上的翻转,更没有心灵的方向感,看上去虽然热闹,精神根底上其实还是一片迷茫。

要谈文学的时代性,我以为这是个核心问题。谁都知道,文学在今日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但只从文学本身看,已无从发现它的问题所在——任何技术性的,或者片断性的变革,都不足以解答写作者的难题了;文学要想走出一条宽阔的路,需要有一次整体性的变革。

这场变革,我以为,首要的就是怎样正视生命、培育灵魂,从而为文学重新找回一个立场、一种肯定。

中国文学自古以来都是有立场的,所谓生命的立场——文学是生命的文学,学问是生命的学问。有生命的底子,才有性情的表达,“温柔敦厚,诗教也”、“思无邪”,说的正是作家中正的性情。以生命,通性情,自内而外,故中国文学也被称为心学。钱穆说:“文心即人心,即人之性情,人之生命之所在。故亦可谓文学即人生,倘能人生而即文学,此则为人生之最高理想,最高艺术。”这是对中国文学的简练概括。以此观点看中国文学,就会明白,何以中国一直来惟诗歌一脉发达,小说则被贬为“小技”,不登大雅之堂一——中国文人历来重一己性情之表达,而轻虚构、描摹实事这一写作路径;文字中要见作者的内在心情(诗歌尤其如此),而非去伪造他人的心情(小说近于伪造);写作是为天地立心,而非放心(把心放于外,只见事事物物,不见生命和性情)。至“五四”以后,讲科学民主,文化界涌动着一股求事功的暗流,但求事功者,又未必有事功的精神,所以,新文化运动,本质上还缺乏超越精神,它不关乎新的文化理想的建立,更不接续中国固有的文化生命,只是一种事功和运动,这样一来,文学的写法,比起以前是有了很大的变化,丰富了许多,但文学的根本立场却丢了——文学越来越是一种工具或语言的游戏,不再是生命的学问,内在的精神力自然也开始走向衰败。

文学一旦只求事功,对生命的荒凉没有感觉,无法透出对生命的根本肯定,写作就必定倾向于自然和经验。自然和经验,背后关涉的是一种趣味——写作和生活的趣味。这个趣味并不俗。所以,描摹自然实事,书写“经验的我”,一直是“五四”以后中国文学的两大主流,这在当时,是一种解放,它弥补了中国文学重性情流露而不及物的局限,使文学有了及物精神。不过,文学(尤其是小说)发展到今天,如果还是只有自然实事和“经验的我”,还只是玩赏一种写作的趣味,而无法在生命的空间上有扩展,那就意味着失去了文学的立场,因为除了自然,还有人文,除了“经验的我”,还有“道德的我”、“理性的我”。写作一味地求外放,而不求往里收,不从生理和身体的生命里超拔出来,不讲道德勇气和超越精神,作家就会很容易堕入玩世主义和虚无主义之中,透显不出作家主体的力量。由此反观中国当代文学,我们不难发现,一直沉溺于自然实事和“经验的我”的文学,这些年来不过是在延续着量的增长,而无多少质的改变。

自然实事和“经验的我”,后面对应的正是量的精神,是纷繁的事象,是欲望和物质在作家笔下的疯狂生长,是每年近一千部长篇小说的泛滥性出版。而所谓文学的质,它所对应的则是生命世界、价值世界。中国当代文学中,这些年几乎没有站立起来什么新的价值,有的不过是数量上的经验的增长,精神低迷这一根本事实丝毫没有改变,生命在本质上还是一片虚无,因为经验的我,身体的我,都是假我,惟有价值的我,道德的我,才是真我。以前讲文学,多注重讲写法,讲经验世界写得如何活泼、真实,仿佛文学只关乎这些,而无关道德和价值。现在看来,价值危机才是文学真正的危机。文学如果不能从生命、灵魂里开出一个新的世界,终究没有出路。

现代中国人,普遍感到生命黯淡,灵魂无所归依,但今日的文学无视这些惨淡的价值事实,只一味地去迎合那些事功层面的趣味,没有气魄张扬一种超越精神,更无法坚持有方向感的灵魂叙事,为心灵内在的力量作证,那个被欲望、物质闷了多年的生命如何才能翻转过来?

因此,现在是到了重申文学的精神立场的时候了。有立场,才有理想;有理想,才有担当和肯定。“现在这时代本很紧张,但大家却闷在这里。究竟所以如此,即因无理想。……如有理想出来,即可成大事功!”(牟宗三语)确实,很多的写作,日益流于耍小花样,自恋于一个小世界,或者讥讽道德,或者刻薄人事,用强用狠,一个比一个心狠手辣,说穿了,都在用文学混世界而已,惟独缺乏宽大、温暖、公正的眼光,缺乏以真性情立世,并从真我里发出的生命理想,说到底,缺乏精神的创造力。

批评也是如此。面对一片狼藉的文学世界,批评中最’活跃的精神,也不过是一种“愤”,以否定为能事。由“愤”,而流于尖酸刻薄、耍小聪明者,也不在少数。古人写文章,重典雅,讲体统,现在这些似乎都可以不要了。牟宗三说:“君子存心忠厚,讲是非不可不严,但不可尖酸刻薄。假使骂人弄久了,以为天下的正气都在我这里,那就是自己先已受病。从前郑板桥曾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我们现在写文,要以此存心,以此落墨,才不伤自己,不伤家国。假使写文的人没有尖酸刻薄的心,则天下就好了。”除刻薄之风盛行,批评中言不及义的文字也很多,追问下去,缺乏者有三:一是缺专业精神,无从判断一部作品的好与不好;二是缺真性情,心胸不坦荡、饱满;三是缺基本的肯定,没有生命理想。

要说“先立其大”,我以为,这些即是这个时代的“大”——文学需要一个立场,一个理想,一种肯定,一种气魄,有了这个大方向上的翻转,其他问题才能随之获得解答。

以前,说到立场和理想,仿佛是一个酸词,现在我则愿意大胆、大声地说出来,因为只有精神饱满了,才有可能对时代的萎靡作狮子吼,把现代人的内心重新提振起来。“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即方正,到了这样一个喜欢耍小聪明的时代,更需要一种大方大正的精神,把文学从低迷的趣味里解放出来。我们看历史上那些大作家,少有萎靡、低矮的样子,就在于他们身上有生命的光辉,有文化理想,也有道德心灵的勇气,从内在精神上说,他们藏身于作品中,走的正是大方大正、径直而行的路。现在,肯走这条路的作家越来越少了,自然,肯担当、有气魄的作品也越来越少。

因此,中国人讲文学,一直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条是从道德的角度看。重历史、轻道德,结果就是迷信变化,无从肯定。每一次文学革命,都花样翻新,但缺少一种大肯定来统摄作家的心志。文学有历史,当然也有道德,不过,文学的道德,不简单类同于俗世的道德而已。文学的道德,是出于对生命、心灵所作出的大肯定,是对一种文化理想的回应。我现在能明白,何以古人推崇“先读经,后读史”——“经”是常道,是不变的价值;“史”是变道,代表生活的变数。不建立起常道意义上的生命意识、价值精神,一个人的立身、写作就无肯定可言。

所谓肯定,就是承认这个世界还有常道,还有不变的精神,吾道一以贯之,天地可变,道不变,这就是立场。

“五四”以后,中国人在思想上反传统,在文学上写自然实事,背后的哲学,其实就是只相信变化,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常道需要守护。所以,小说,诗歌,散文,都着力于描写历史和生活的变化,在生命上,没有人觉得还需要有所守,需要以不变应万变。把常道打掉的代价,就是生命进入了一个大迷茫时期,文学也没有了价值定力,随波逐流,表面热闹,背后其实是一片空无。所以,作家们都在写实事,但不立心;都在写黑暗,但少有温暖;都表达绝望,但看不见希望;都在屈从,拒绝警觉和抗争;都在否定,缺乏肯定。唐君毅说得好,我们没有办法不肯定这个世界。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必须假定这个世界是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你只能硬着头皮相信,否则,你要么自杀,要么麻木地活着。如果你还没有自杀,那就意味着,你的心里还在肯定这个世界,还在相信一种可以变好的未来。鲁迅为何一生都不愿苛责青年,也不愿在青年面前说过于悲观和绝望的话?就在于他的心里还有一种对生命和未来的肯定。我想,在这一点上,作家和批评家是一样的,不能放弃肯定,不能不反抗。这是一种精神气魄。

数学上有常数,我想,人类的精神上也有常道,是常道决定人类往哪个方向走,也是常道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常道是原则、方向、基准。没有常道的人生,就会失了信念和底线;没有常道的文学,也不过是一些材料和形式而已,从中,作家根本无法对世界作出大肯定。因此,现在谈文学写作和文学批评,枝节上的争执已经毫无意义,作家和批评家所需要的,是生命上的大翻转,是价值的重新确立,是道德心灵的复活,是灵魂受苦之后的落实。

我们都在这个追求变化的时代里闷了太久了。写身体的我,经验的我,从历史和生活的变化上找写作资源,这样的写作路子看来并没有成功——由此照见的人生,多是匍匐在地面上的,无法站立起来,因为文学少了肯定,精神少了常道,生命少了庄严和气魄,就开不出新的文学世界。所以我说,该为文学重新找回一个立场、一种肯定,这是文学的大体,识此大体,则小节的争议,大可以搁置一边。

从其大体为大人。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守住生命的立场,肯定这个世界的常道,使文学写作接续上灵魂的血管,这是文学的根本出路,古今不变。“立其大者”的意思,是要从大处找问题、寻通孔,把闷在虚无时代里的力量再一次透显出来,只有这样,整个文学界的精神流转才会出现一个大逆转、大格局。——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失了这个理想。

二○○年九月十五日,广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8中国中篇小说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有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5407
开本 16开
页数 3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5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