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同治皇帝(母后羽翼下的短命儿皇珍藏版)
内容
试读章节

大雪接连下了几天。

雪停后,惠征夫人立即派船工回去打探情况,船工回来说道,天寒地冻,可水结冰,船早已冻在冰中了。

惠征夫人十分着急,本来所带路费就寥寥无几,如此一耽搁,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京城。更何况携带着丈夫的棺柩,行动也十分不便,真是人遇到倒霉的事喝凉水也塞牙。惠征夫人和几个儿女一愁莫展。

瑞麟见状,劝慰说:“古语: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既然先君已经过世,把灵柩运往京城又有多大作用呢?不如暂且随处选择一地安葬,将来有机会再作打算也不迟。”

惠征夫人一想,这也有道理,从这到京城路途遥远,寡母孤儿携带着一口棺柩实在不便。何况自家早已囊中所剩不多,就是运回京中又如何给丈夫安葬呢?自己的娘家与丈夫的家族都是官宦人家,如今虽然遭到大难落得今天一贫如洗地步,但家族的名望和声誉尚在,丈夫生前的交往也颇多,这葬事再简单也要有些排场。但自己如今的家境,就是倾尽所有也不可能体面地把丈夫安葬下去。唉,与其到京中草草安葬,还不如把丈夫安葬在此地呢。人到穷困潦倒之际,何必讲究那么多呢?

惠征夫人同意了瑞麟的看法,请求空云大师给他们在这荒山野岭之中寻找一个方便的地方安葬丈夫。

空云大师想了想说道:“我们这座山叫凤凰山,山形如同凤凰开屏。”

空云大师边说边用手指点着,让人们看哪是凤头,哪是凤身,哪是凤尾。众人随着空云大师指点的方向环视一下,这座山果然如同一只正在展翅开屏的巨大凤凰。

空云大师又说道:“我们这个寺院就叫凤凰寺,坐落在凤凰的脖颈上,提起这凤凰寺,据当地老百姓所说,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呢!”

“什么故事?大师不妨说说,也让我等见识一下。”瑞麟笑着问道。

空云大师点点头,“据说很久以前的时候,这凤凰山的凤凰嘴上经常喷火,每次喷火对当地百姓危害都很大,不是庄稼颗粒无收,就是灾疫连年发生,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一年,一个云游四方的道士路过此地,在凤凰山周围转悠了几天,最后告诉村民,这凤凰山里有一只火凤凰,每隔三年必定要喷火一次,只要凤凰一喷火,这周围地区必定要遭难。当地村民请求道士给想个办法治住这山中的火凤凰,道士点头答直了,他又在山中寻探了七天七夜,最后来到这里发现了镇住那只喷火凤凰的方法,就是建议当地村民在这里建一座寺庙,并把庙门的方向对住凤凰嘴,这庙也就叫做凤凰寺。”

众人从庙门向东南方向望去,果然发现庙门正对着那凤凰的嘴,都一致觉得惊奇,便问道:“这凤凰寺建成后,这凤凰山还喷火吗?”

空云大师摇摇头:“说也奇怪,自从这凤凰寺建成后,那只火凤凰就再也没有喷过火,直到今天。”

过了一会儿,空云大师又说道:“那位云游道士临行前还告诉当地村民,古语道: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既然这座山叫凤凰山,又有一只喷火的凤凰,这山中一定有一块风水宝地,这宝地的位置当然也就在那镇住火凤凰的地方。”

瑞麟听后微微一怔,忙说道:“按照大师的说法,这风水宝地理所当然在大师的凤凰寺里了。”

空云大师摇摇头:“起初,当地老百姓也是这么认为的,曾请来许多风水先生前来印证,都一致认为风水不在敝寺。老衲在寺中参禅也已经几十年了,对寺中的任何地方都认真参悟过,风水决不在这凤凰寺中。”

“依大师之见,这风水宝地应在什么地方?”瑞麟好奇地问道。

空云大师抚须摇摇头,“老衲住在此山近六十年了,也未发现这风水的玄机所在,也许老衲不是有缘人吧?如果不是有缘人,就是风水宝地就在脚下也不可能得到。前不久,这里就发生一件因找风水而出了人命的事。”

空云大师所说的事是这样的:

这附近的村民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要想找到凤凰山的风水所在,必须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鸡叫第一遍时从山脚下向山上爬,路上不能遇见任何人,否则就不灵验。这样,当你爬到山上的凤凰颈附近时,你就会发现山开始起雾,只要你找到雾升起的地方,那里就是凤凰山的风水所在。不知有多少人这样做过,也许这些人不是无德就是无缘,总之,一到这凤凰颈附近,就发现到处都是雾,根本找不到那第一柱雾升起的地方。

就在前不久,一个地方的乡绅又这样做了,据说他在这凤凰颈上发现了第一柱雾升起的地方。天亮后,他带人来到那里挖宝,挖了很深一个大坑,结果什么也没挖到,反而挖塌了几块山石,砸死一个人,砸伤两个人呢。那大坑就在这寺院后面,至今仍没有填平呢。

空云大师讲到这里,瑞麟接上去说道:“说不定那大坑下面就是风水宝地呢!只不过那位乡绅不是有缘人罢了。”

空云大师捻须说道:“世上万物都有定数,也都有个缘字,有人是有缘没分,有人是有分无缘。”

惠征夫人对空云大师和瑞麟大人所谈论的什么风水宝地一点也不感兴趣,她甚至有点不耐烦了,但又不得不压抑着心急如火的情绪。此时此刻,她所考虑的是自己孤儿寡母被大雪所阻,困在这荒山破庙里,盘缠所剩无几,距离京城又是那样遥远,这丈夫的灵柩如何处置呢?带走吧,河已结冰,无法行船,存放这里又存到何年何月自己有经费来此搬运呢?就近掩埋,这大雪封山,到处冰冻多厚,又怎样破土呢?

惠征夫人正在思虑重重之际,只听瑞麟说道:“空云大师,雪已停了,明天我们要上路了,她们几人也要赶路了,但运河结冰,无法行船,既然那灵柩无法搬运,准备就近安葬,就请大师给他们寻找一片吉地吧,趁我等尚未上路,也可帮助他们母子几人。否则,我们这一走,人手更少,他们母子几人想挪动那棺木就更困难了。”

惠征夫人也急忙施礼说道:“大师,有劳你给随便选择一块地方吧,大师的恩德我们母子几人终生不会忘记的,将来有机会一定报答。”

空云大师沉吟片刻,急忙还礼说道:“施主不必多礼,与人为善是我佛门的真性所在,依老衲所见,这天寒地冻之际,掘土凿洞穴实在困难,施主如果不嫌弃,就让先君的灵柩葬在寺后的那个尚未填平的大坑里吧。”

惠征夫人想想,别无他法,只好点头应允。

空云大师见惠征夫人同意了,喃喃自语道:“这也许正是天数,或许就是缘吧。如果不是大雪所困,那灵柩怎会来此?如果那乡绅不因贪宝掘地,又怎会在我的寺院后留有一个大坑呢?如果不是因掘坑伤了人,怎会匆忙之中不把那坑填平呢?唉,天意不可违,这是天意啊!”

在空云大师、瑞麟等人的帮助下,惠征夫人把丈夫的灵柩运到凤凰寺后,当他们把棺木放进那大坑时,只见一道火光从那凤凰嘴中掠起,在山坳中一闪消失了。紧接着听到一声巨响,发生了地震,从山上滚下的雪块把坑中的棺木埋得不知去向。就在刚才那声巨响中,本来就破旧的凤凰寺也轰然而倒,幸亏刚才都来帮助抬运棺木,寺中空无一人,否则,就是有再多的人也会丧身在倒塌的寺院中。P4-6

目录

第一章 那拉氏临葬惊异兆 张乐行谋事起雄心

第二章 雉河集捻军树义帜 八公山大师论因缘

第三章 逐玄狐张德顺坠马 阻御杖兰贵人孕龙

第四章 栖王府且缓图大计 居嫔位岂宽容小节

第五章 咸丰帝风流诚本色 懿皇妃妒忌是天生

第六章 小皇子无端遭蛊惑 新贵妃有意除仇雠

第七章 谏移陵恭亲王拼死 谋成功小德张净身

第八章 小皇子抓啐揽玉玺 美云嫔悬梁丧芳魂

第九章 窥机密张太监瞠目 睹苛约清天子赧颜

第十章 对佳人醇王思故剑 贪美色天子藏新娇

第十一章 削封号罚亲王修墓 救姻亲求皇帝徇私

第十二章 杀宫女阉人掩罪迹 审政敌权臣动大刑

第十三章 堂堂一老未卜生死 衮衮诸公难定战和

第十四章 断疑案迷离乱宫苑 逃国难仓皇弃京城

第十五章 小皇子发狠报睚眦 六王爷忍辱息兵戈

第十六章 论朝政懿贵妃碰壁 蔽消息肃大人锁宫

第十七章 秉孝心稚子进鹿血 吐快语莽王露蛛丝

第十八章 诛贵妃效汉武故事 逼御弟赋曹植新篇

第十九章 咸丰帝托孤赴大限 西太后奉子夺先机

第二十章 施苦肉主仆布雾霭 辩垂帘君臣动雷霆

第二十一章 掬热泪哭辞先皇帝 凭片语打动旧情人

第二十二章 肃大人命丧菜市口 两太后帘垂紫禁城

第二十三章 陈英王粗心逢鹰犬 桑巴特疾首说蛇蝎

第二十四章 斩大吏慈禧立威信 上密札胜保索官爵

第二十五章 攀高枝管他卖旧主 诵古诗凭谁训幼君

第二十六章 施恩宠玉宫收义女 示威严铁窗吓勋臣

第二十七章 会旧好良宵温艳梦 骂太后黑牢赴黄泉

第二十八章 突重围捻军学兽斗 拒良谏沃王发虎威

第二十九章 恋故土分兵成颓势 贪厚禄卖主做叛徒

第三十章 责师傅归罪李鸿藻 选钦差启用左宗棠

第三十一章 诧儿症载淳厌书本 痛姊疾慈禧割玉肌

第三十二章 戏皇叔慈禧美目盼 打阉奴奕沂老拳挥

第三十三章 蔡七品弹王陈四罪 六爷忤后失五职

第三十四章 感世事释放笼中鸟设奇谋引诱阵上僧

第三十五章 试云雨同治幸宫女 纵蜂虿载徵惩太监

第三十六章 肆暴焉顾皇家骨血 灭口岂问天地良心

第三十七章 插亲信荣禄督直隶 作威福安监下苏杭

第三十八章 丁巡抚密报夹单奏 同治帝闲上销魂楼

第三十九章 巧抗旨怒斩清宫宦 空遗恨同赴鬼门关

第四十章 初亲政笑朝令夕改 重沉沦终梦死醉生

内容推荐

文宗身后太萧条,

一线孤悬风雨嚣。

帘内两宫听政日,

便知龙脉已飘摇。

——富察·鹤年先生作《清帝十二咏之十·穆宗同治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是清文宗成丰皇帝的长子,生于清成丰六年(即公元1856年)。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老佛爷慈禧太后!载淳一出生,就被笼罩在他那热衷于朝政的母亲的阴影之下,这片冲不破、拨不开的浓重阴影,伴随了载淳短暂的一生。作为成丰最宠爱的女人所生的皇长子和独生子,出生在储秀宫的载淳,顺理成章地在咸丰驾崩之后承继了大统,成了“同治皇帝”。如果即位时他的年龄能够再大一些,或者如果不是有那样一位手段强硬、心肠狠毒的母亲的话,同治皇帝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可惜的是,他当时太幼小了,虚岁也才只有六岁;更可惜的是,他的母亲是那样的铁腕,根本就是把大清天下当成了自己掌中的玩物。

同治皇朝在有清十二代中相对短命,只有十三年,而即使是这短短的十三年中,可怜的同治皇帝也不过只有那么一年的时间在行使他的职权,所谓的“同治”,只不过是慈禧以两宫皇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为幌子,大行其独裁而已。

正是由于这种奇特的历史事实,使得《同治皇帝》不同于其他清帝的传记,它的主人公实际上不完全是同治皇帝本人,作者不得不把更多的笔墨用在当时真正的统治者——慈禧太后身上。平心而论,慈禧执政期间特别是在同治时代,还是做了一些有利于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事情的,而并非像有些文艺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只知滥施母后淫威,一味祸国殃民。史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同治中兴”,并非全无道理。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已经处于封建王朝晚期的大清,不从根本上来一个翻天覆地的革命性的转变,无论什么人执政,也无论他怎样执政,同样都是不可救药的。

1874年,在短暂地当了一回大清天子之后,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告别了人世。死后,这个实际上的儿皇帝被上了“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的尊谥,庙号穆宗,葬于惠陵。他就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编辑推荐

同治皇帝(公元1856-1874年),生于咸丰六年,咸丰畏子,同治朝相对短命,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可怜的同治最多只有那么一年的时间在行使他的职权。所谓的“同治”,只不过是慈禧以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为幌子,大行其独裁而已。

同治是幸运的,身为皇帝,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作为,却落了个“同治中兴”之雅誉但他又是可悲的,得天时而不得人和,想苦读圣贤书而重振大清,但时代不允许,母后不允许。政治上的无望,使他自暴自弃,游戏人生。在高贵的宫廷之中寻找不到的东西,他却在“八大胡同”的花街柳巷中寻找到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同治皇帝(母后羽翼下的短命儿皇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立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7026
开本 16开
页数 5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5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8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3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0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