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悲伤、嫉妒和敬畏——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体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素材。它们通常被认为是过于私密以至于科学不能对之有所解释;同时也被认定为,对我们理解认知活动并非不可或缺,而被忽略,但斯宾诺莎和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对此并不认同。在本书中,达马西奥运用他创造性的科学探索以及他与神经病患者接触所获得的经验,验证了人类得以生存并能够创造最伟大的精神产品的情绪和感受的基础。
图书 | 寻找斯宾诺莎--快乐悲伤和感受着的脑 |
内容 | 编辑推荐 快乐、悲伤、嫉妒和敬畏——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体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素材。它们通常被认为是过于私密以至于科学不能对之有所解释;同时也被认定为,对我们理解认知活动并非不可或缺,而被忽略,但斯宾诺莎和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对此并不认同。在本书中,达马西奥运用他创造性的科学探索以及他与神经病患者接触所获得的经验,验证了人类得以生存并能够创造最伟大的精神产品的情绪和感受的基础。 内容推荐 《寻找斯宾诺莎》是对一位思想家的重新发现,斯宾诺莎的工作预示了现代神经科学,这不仅表现于他对情绪和感受的研究,而且体现在他对分裂身心关系观点的拒斥。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共同努力有助于我们领会我们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何以在此? 目录 1 走进感受(1) 走进感受/1海牙/5寻找斯宾诺莎/9当心/11 在帕维利尼斯哥拉希特/16 2 欲望和情绪(17) 相信莎士比亚/17情绪先于感受/18最底层的分支/ 20 中层的分支/21 紧接着的上层分支/22趋近顶 端但未达终极的分支/22嵌套原则/24与情绪相关 的反应:从简单的体内平衡调节到情绪本身/25 低等 生物的情绪/26情绪本身/28一种定义形式的假设/ 34情绪的脑机制/35情绪的激发和执行/37突如 其来/42脑干开关/47突如其来的欢笑/48欢笑 和更多的哭泣/49从活动的身体到心灵/51 3 感受(52) 什么是感受/52 感受是否仅限于对身体状态的知 觉?/56感受是交互作用的知觉/57 交织着欲望 的记忆:一段插述/59脑中的感受:新的证据/61 对相关证据的评论/64更多的支持性证据/66感 受的基础/66 谁能有感受?/70 身体状态与身体 映射/71 实际的身体状态和模拟的身体状态/72 先天痛觉丧失/72 共情/73 对身体的幻觉/75 感受的化学成分/76药物引起的诸种快感/77 走进反对者/79更多的反对者/80 4 感受之后(86) 快乐和痛苦/86感受和社会行为/88决策的内部 机制/91 情绪机制的任务/93 正常机制的瓦解/ 95幼年时的前额叶受损/96 如果人们都缺少感 受,世界将会怎样?/98 神经生物学和伦理行为/ 100体内平衡和社会生活的管理/104德性的基础/ 107感受的作用?/1lO 5 身体、脑和心灵(113) 身体和心灵/113 海牙,1999年12月2日/114 看不见的身体/116失去身体,失去心灵/118 身 体表象的整合/120限制条件/122 现实的建构/ 122看见东西/124 心灵的起源/125 身体、心 灵及斯宾诺莎/128 以特尔普医生作为结语/134 6 拜访斯宾诺莎(136) 莱茵斯堡,2000年7月6日/136 时代/137 海 牙,1670年/138 阿姆斯特丹,1632年/140 思 想和事件/144乌列尔·阿科斯塔事件/146对犹 太人的迫害和马拉诺传统/149 开除教籍/153 文 化遗产/155启蒙运动之后/157海牙,1677年/ 159藏书/160我心中的斯宾诺莎/161 7 谁在那儿?(163) 心满意足的生活/163斯宾诺莎的解决方法/166 拯救方式的有效性/169斯宾诺莎主义/170 幸福 的结局?/173 附录一 附录二 注 释 词汇表 致谢 索 引 试读章节 嵌套原则 当我们审视那些确保我们体内平衡的调节反应的清单时,我们收集到一张奇异的结构图。它表明那些较简单的调节反应组成较复杂反应,简单反应嵌套在复杂的反应之中。一些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的调节机制合并于痛苦和快乐的行为机制之中。而后者中的一些部分合并于驱力和动机机制中(其中的大部分都围绕于新陈代谢调整,而所有这些都包括痛苦或快乐)。来自前面提及的所有水平中的某些机制——反射、免疫反应、新陈代谢平衡、快乐和痛苦行为、驱力——合并在情绪本身的机制之中。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情绪本身的不同层面将会以非常相同的原则组合。这个整体不像一个整洁的俄国玩偶一样精确,因为较大部分不仅仅只是嵌套于其中的较小部分的扩展。大自然永不会那样一丝不苟。但是“嵌套”原则在起作用。每个我们曾经提及的不同的调节反应都不是一个根本上不同的过程,而是根据特定目的拼凑构建而成的。当然,每个反应由它之下的小片和部分较简单过程经过修整后再排列而成。它们都指向一个同样的总体目标——幸福地活着——但每个经过修整的重新排列其次要指向一个新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对幸福生活将会是必要的。解决每个新问题的方法要求为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服务。 这些反应的集合的表象不是简单线性层次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栋有许多层楼的大厦的比喻仅仅只是抓住了一些生物学事实的原因。巨大的生物链的表象也不够好。更好的表象是一棵不断长高的繁茂大树,它那从主干上伸展出来的分枝日益增长并渐趋茂盛,而且就这样保持着与根部的双通道传输。进化的历史就全部被凝缩在这个树状图示之中。 与情绪相关的反应:从简单的体内平衡调节到情绪本身 我们一直认为某些调节反应是对环境中某一对象或情境起反应——某种潜在的危险情境、某一进食或交配的有利时机等。但其中的一些反应是对有机体内的某一对象或情境作出回应的。这可能是可用来产生能量的许多营养物中的一滴,它唤起那种带有饥饿感并包括对食物的寻求在内的食欲行为;或是促使其寻求配偶的一种荷尔蒙的变化;或是引起我们称之为疼痛的反应的一个伤口。反应的范围不仅包含像恐惧或愤怒那样的十分外显可见的情绪,也包括驱力、动机以及与痛苦或快乐相连的行为。它们产生在有机体内,是一个受有机体框架限制的身体,并随其生命一起消亡。所有这些反应,直接或间接的,都揭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使生命的内在系统运行顺畅。许多特定的化学分子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能高也不能低,因为超出这个范围生命会处于危险之中。温度也必须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要获得能量的来源——好奇和探索策略帮助其定位那些资源。一旦找到,那些能量资源就必须合并——精确地说,是被安置在体内——经过转换之后被立即消耗掉或被储存下来;所有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都必须被清除,而且受到损耗和伤害的组织也必须被修护以便使有机体的整体性能继续存留。 即便是情绪本身——厌恶、恐惧、快乐、悲伤、同情和羞愧——它的直接目的也在于通过避开危险或帮助有机体利用有利时机而进行生命调节,或间接地通过促进社会关系而进行生命调节。我并不是说我们每时每刻都为促进生存和幸福而体验某种情绪。在促进生存和幸福的潜能方面,并非每种情绪的作用都是相同的。情绪所在的情境和情绪强度都是构成某特定场合下情绪的潜在价值的主导因素。但在当前人类环境下,一些情绪展示出的可能适应不良的事实,并不否定它们在有益的生命调节中的进化性作用。愤怒和悲伤都是现代社会中会产生很大反作用的情绪。恐惧症也是一个重要的障碍。可是,想想在适当的环境里有多少生物能靠恐惧或愤怒得以存留。那些可以在进化中流传下来的反应是因为它们都自动支持生存。它们现在仍然如此,这可能正是它们作为人类以及非人类物种日常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以保存的原因。 在实践层面上,理解当今人类环境中情绪的生物性和每一情绪价值有多么不同,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相当多的机会。例如,我们知道了一些情绪是糟糕的向导,并考虑我们怎么能抑制它们或是减少它们的引导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我在想:导致种族和文化偏见的反应部分是基于社会情绪的自动调度,这种社会情绪在进化中意在觉察出与他人的差异,因为差异可能显示风险或危险的信号并促使撤退或进攻。在部落社会这种反应可能会达到有用的目标,但是对我们而言就不再有用了,更别说适当了。我们能明智对待我们的脑仍然具有这样的机制这个事实——它曾在久远的年代前在非常不同的背景中以其特有的方式作出过反应,而且我们能学着去忽视这样的反应并说服其他人也忽视它们。 P38-4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寻找斯宾诺莎--快乐悲伤和感受着的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 |
译者 | 孙延军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1389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4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3 |
宽 | 18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3941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