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熊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熊曾是人类的“表兄”“小个子叔叔”“穿毛皮外衣的父亲”“祖父”“族长”……熊的种种身份让它们在很长的时期内成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人类历史上关于熊的传说更是层出不穷。人类敬畏它、崇拜它、害怕它、喜爱它,即使如今只能在动物园里看到它,它也仍旧是人类眼中的明星。这正是这样一本讲述熊的传奇故事的书。

内容推荐

熊住在洞穴里,人住在房子里,当然,人有时也会把房子装扮成洞穴的样子。虽然人类和猩猩的关系更近,但人却对熊抱有更多的好感。尽管熊赢得了人的欢心,但时至今日,熊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却为数不多,因而人和熊的接触主要在动物园里。

人和熊之间是如何沟通的呢?人对熊的观念又是如何?人和这种本来是动物的熊又有什么关系?

贝恩特·布鲁纳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带我们走进历史和文献,通过无数有趣的例子为我们挖掘出许多人与熊之间各种不同交往的奇闻轶事。比如说,作者讲述了几百年来人类徒劳地驯养熊的过程,解释了食肉动物熊为何成为我们人类神话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对所有那些着迷于熊,偏爱非同寻常甚至怪诞故事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这是一部关于熊的引人入胜的文化史,它为我们对这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动物打开了新的视野。书中许多精美的历史插图,更令人大饱眼福。

目录

一场噩梦

人熊,熊人

寒冷中的安宁

谬图种种

熊的心灵

作为家畜的熊

搏斗、跳舞、静立

西伯利亚的旁观者

竹林寒率

神秘的洞熊

猎人和猎物

四目相对

熊和狼

灰熊亚当斯

玩具熊的诞生

声音、感觉和信号

非洲熊之谜

杂录

自然史上最大的混乱

且爱且怕

试读章节

在北半球的某个地方,人和熊的第一次相遇会是怎样的情形?也许是一个猎人从他的藏身处暗自观察一头熊,看它如何支起后腿,把身子直立起来。他以前在哪些动物中看到过这样的姿势?只有一些哺乳动物,但还有猫头鹰——尽管听起来很滑稽,但至少以直立的姿势来看,猫头鹰无论如何算在其中。看到熊用它的前掌熟练地摘取果实,那位猎人或许会感到很惊奇。也许这时他会注意到自己的手掌和熊掌之间的区别:熊掌没有大拇指,它的几根“手指”看起来平起平坐。现在他把所观察到的和他以前在森林里发现的种种蛛丝马迹联系起来。熊脸在他看来也似曾相识。最终等到他把熊猎杀并剥皮后,他会发现,熊和他——浅色的皮肤,剥皮后显得瘦得多的身体——是多么相像。

后来人们发现,熊吃的东西也正是自己的食物,不管是摘取的果实,刨出的根茎,还是种种猎取的小动物。特别是有时人和熊还会在选择洞穴时碰到一起。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熊不仅是一种和人相近的动物,更是人类的竞争对手。后来甚至发生了为争夺统治权的人熊大战。人类——尽管只有原始的武器,而对手在体力上远远强于自己——最终还是获胜。人类进入到熊生活的地方,特别是在欧洲,还有俄罗斯,他们驱逐动物,砍伐森林,以便自己耕作。

不管是在北欧、西伯利亚,还是在北美,只要是人熊共同生活的地方,人和熊的关系总是被相互矛盾的感情所左右:虽然熊被驱逐、猎杀,但由于它和人类的相似性和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人对它怀有敬畏之心。这一认识正是美国人种学家欧文·哈洛维尔在1920年发表的《西半球熊仪式调查报告》的结论。

他发现这些流行于西伯利亚各民族和北美印第安人的欢庆仪式虽然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但起因却很相似:熊被看做是森林之主或至上王子,司掌公平。根据哈洛维尔的调查,即使是在地域相隔甚远的地方流行的风俗,其起源也颇相似,即人们认为杀死的熊将获得新的生命。他列举了各种文化中熊的称谓——直呼“熊”被认为是挑战命运,因此而成为禁忌——的相似性,而这也正说明了人们赋予这种动物类似的角色:阿本乃吉印第安人、茨姆锡安印第安人和塔尔坦印第安人称熊为“表兄”,佩诺布斯科特人称之为“祖父”,库瑞人称之为“四腿人”,西伯利亚的东亚肯人称之为“穿皮毛外衣的父亲”、“带钉子的老人”或者“美兽”,萨摩耶登人称之为“族长”,爱沙尼亚人称之为“宽脚”,“小个子叔叔”和“大块头毛人”是卡尔帕滕的胡祖尔人对熊的称呼,拉普人称之为“穿毛皮衣服的老人”,而瑞典的古族人称熊为“老人”、“金脚”或“十二人般强壮”。

试想一下,北半球的人类直到近几百年才认识了猩猩,那么很多传说和童话里有关于人和熊在身体上相似的说法就不足为怪了。熊终究是那个时候最像人的动物!

在把母熊视为母性象征的古希腊曾有一个传说。美丽的仙女卡里斯托是宙斯众多情人中的一个,因为和宙斯的私情而破了她的贞洁誓言,后来当她的有孕之身越来越明显时,怒火中烧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将她变成母熊。虽然如此,她的儿子阿卡斯依然来到了人世。在和母亲分离的情况下,阿卡斯长大了,几年后,阿卡斯在狩猎时正好遇上母熊卡里斯托,但他怎么也想不到那是他的母亲。就在他瞄准母亲的一刹那,宙斯决定救下卡里斯托,让她作为“大熊座”在天空得到永恒。他的私生子阿卡斯就是人们现在在星空看到的特别明亮的“大角星”,位于大熊星座尾巴的延长线上。

原生活在俄亥俄河地区及今天的乔治亚州和阿拉巴马州的切诺基印第安人也相信熊是人类的近亲。他们甚至认为人熊本同源,熊的祖先原本和人一样,但他们放弃了自己作为人类的艰难的生活,而甘愿作为较少被烦恼所困的熊类生存下去。这一认识并不妨碍切诺基人去捕熊。捕猎时,他们脸戴木头面具,身披熊皮,以便更容易接近猎物。

生活在北美西部、后来也在西南部生活的基奥瓦人也同样把熊看做是他们的祖先。他们非常敬畏这种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它拥有巨大的破坏力,即使是巫师也不能幸免。

与之相反,大湖区的奥兹维印第安人则认为熊是神圣的,他们也认为人熊同宗。在他们眼中,熊是永生的信使,是巫师。同时他们认为,一头攻击同类的熊实际上是人变成的。如果被攻击的熊能触摸对手,或让其受伤,那么对手将又变成人并死去。

居住在西南部的位于如今的亚利桑那州的亚瓦帕印第安人认为人和熊的惟一区别在于人能取火。所以他们不去猎熊,而且任熊在他们聚居地的附近出没。布佩罗印第安人也一样,他们把吃熊肉视为禁忌,因为人不能吃同类。

在西北部的特林吉特印第安人中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个女子和一头大灰熊结为夫妇,生下两个孩子。因此,他们捕杀黑熊,而对灰熊手下留情。P7-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熊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贝恩特·布鲁纳
译者 陆志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5562
开本 其他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6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59.838-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2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