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又称《易经》,是古典哲学的源头,经文虽为占筮之书,但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本书作者从分析《易经》卦象入手,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剖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用现代的眼光多角度解读《易经》,提出了许多独特、新鲜的看法。
图书 | 学易经用易经/二十一世纪易学家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易》又称《易经》,是古典哲学的源头,经文虽为占筮之书,但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本书作者从分析《易经》卦象入手,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剖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用现代的眼光多角度解读《易经》,提出了许多独特、新鲜的看法。 内容推荐 《易经》中含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等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本书作者从分析《易经》卦象入手,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剖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用现代的眼光多角度解读《易经》,提出了许多独特、新鲜的看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源头活水/1 第一节 活水/1 一 对西方文明引发的六大危机的反思/1 二 西方人对中华文明的矛盾心态/2 三 中华文明的复兴与崛起/10 四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13 第二节 源头/15 一 轴心时代与世界文化元典/15 二 《易经》的自身特殊性与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最高地位/21
第二章 生生谓易/31 第一节 天地之大德日生/31 一 生生/31 二 广生/32 第二节 天人感应/35 一 天谴/35 二 神授/38 三 博爱/41 第三节 自我实现与不朽/44 一 不朽/44 二 传统价值观下的重重矛盾/47
第三章 自强不息/53 第一节 天行健/53 第二节 明夷而正,韬光养晦/67 第三节 自强不息与民族精神/73 一 中国历史上的天灾人祸/73 二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76
第四章 厚德载物/79 第一节 至柔而刚,戒躁远倭/79 一 至柔而刚/79 二 戒躁远佞/85 第二节 求同存异,以诚相待/90 一 求同存异/90 二 以诚相待/93 第三节 兼容并包/95 一 和平意识/97 二 尚杂意识/100
第五章 屈伸随时/107 第一节 能屈能伸/107 第二节 知进知退/111 一 适时而退/11 二 退的更高境界谦/114 三 退的表现/115 四 进退有节 /119 第六章 慎始慎终/123 第一节 进必以渐/123 一 循序渐进/123 二 克服急躁/125 第二节 持之以恒/128 第三节 不固执/130 第四节 从小事做起/133 第五节 善始善终/137
第七章 迁善改过/141 第一节 吉凶、悔吝、休咎/141 一 吝/142 二 厉/143 三 悔/143 四 咎/144 五 凶/145 六 吉/146 第二节 虚心改过/148 第三节 对待大小错误的不同态度/153
第八章 知言知微/157 第一节 慎言避祸/157 第二节 慎言敏行/161 第三节 言必有中/164 第四节 知几则吉/166 第五节 知微知著/169 第六节 知无之益/172
第九章 三易之道/175 第一节 易简之理/175 第二节 变易之理/178 第三节 不易之理/187
第十章 中正而立/191 第一节 诚信/191 一 信用/191 二 反思/192 第二节 修德/194 第三节 中和/202
第十一章 否极泰来/207 第一节 知否/207 第二节 保泰/212 第三节 知祸福/221
第十二章 损益之道/225 第一节 吃亏是福/225 第二节 失为本/232 第三节 止得/236 第四节 舍得/241
第十三章 制器尚象/249 第一节 “制器尚象”与“取象比类”的异同/249 第二节 《易经》对古代科技的具体影响/254
第十四章 神道设教/271 第一节 设教/271 第二节 宗教与术数/275 一 术与教的关系/275 二 绝地天通/277 第三节 术数与礼制/280 一 本是同根生——礼之渊源/280 二 “八佾之舞”——术数与礼之政治化/281 三 “三年之丧”——术数与礼之伦理化/283 第四节 《易经》与道教/285 一 “太极”的神化与道教诸神的易学光环/285 二 贯通内外炼丹术的象数思维模式/289 三 符咒斋醮科仪文化的易学影响/292 第五节 《易经》与佛教/294 一 佛教的中国化/294 二 佛道之争与佛儒之争/296 三 佛教对《易经》的认同与靠拢/298
第十五章 乐天知命/301 第一节 术数文化产生的原因/304 第二节 术数文化的演化过程/308 第三节 象数与义理的分野及术数文化体系的建立/322 后记/331 参考文献/3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易经用易经/二十一世纪易学家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谭德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9585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1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1 |
宽 | 185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