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尼安德特”三部曲的首部,2002年在美国著名的科幻杂志《类比》上连载,并获得2003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奖。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架空的尼安德特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灭亡了,尼安德特人反倒成了进化的幸存者。
尼安德特人他们矮小敦实的身体比我们更强壮,他们的脑容量等同于甚至超过我们,他们极有可能最终进化出另一种崭新的文明。某天,地底深处的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一个尼安德特人神秘地出现在重水槽中,一扇沟通我们宇宙与尼安德特字宙的窗口自此打开……
图书 | 原始人类/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系“尼安德特”三部曲的首部,2002年在美国著名的科幻杂志《类比》上连载,并获得2003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奖。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架空的尼安德特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灭亡了,尼安德特人反倒成了进化的幸存者。 尼安德特人他们矮小敦实的身体比我们更强壮,他们的脑容量等同于甚至超过我们,他们极有可能最终进化出另一种崭新的文明。某天,地底深处的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一个尼安德特人神秘地出现在重水槽中,一扇沟通我们宇宙与尼安德特字宙的窗口自此打开…… 内容推荐 曾有一种人类与我们的祖先智人共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进化谱系中与我们关系最亲密的兄弟手足。 他们是尼安德特人。他们会使用火,能制造工具,并且懂得艺术。但在两万多年前,他们的进化链突然中断,有人猜测,是我们祖先的入侵导致了他们的灭绝。 但如果这个曾经繁盛一时的人种逃过了劫难,世界将会怎样? 他们矮小敦实的身体比我们更强壮,他们的脑容量等同于甚至超过我们,他们极有可能最终进化出另一种崭新的文明。 某天,地底深处的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一个尼安德特人神秘地出现在重水槽中,一扇沟通我们宇宙与尼安德特字宙的窗口自此打开…… 本书系“尼安德特”三部曲的首部,2002年在美国著名的科幻杂志《类比》上连载,并获得2003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奖。 试读章节 路易丝·贝努阿听到开门声,有人走到探测器上方的金属隔板上。“嘿,在这里!”她连忙打了个招呼,让蒙蒂戈医生注意到他们在哪里。 鲁本·蒙蒂戈——35岁左右的加拿大籍牙买加人匆匆赶来。他剃了个光头,这就意味着他是天文台内唯一不需要戴发网的人。不过他仍然需要和其他人一样戴上安全帽。医生蹲下来,翻过病人的手腕,发出一声带牙买加口音的惊叹:“这是什么鬼东西?” 路易丝也注意到了,那人的手腕皮肤上植着一块长约八厘米、宽约两厘米的长方形显示屏。 “也许是某种造型独特的手表?”路易丝猜道。 鲁本显然决定暂时不去理睬这个稀奇古怪的东西,他把食指和中指搭在那人的桡动脉上。“他的脉搏很有力。”医生说完,轻轻地拍打着那人的两颊,看看能不能使他从昏迷中醒来。他用鼓励的语调说道:“来吧,来吧,醒醒。” 昏迷的人终于苏醒过来。伴着一阵剧烈的咳嗽,更多的水从他嘴里涌出来。他有点茫然地睁开眼,过了一两秒钟,那金棕色的瞳孔才聚了焦——路易丝以前从没见过如此奇特的眼睛。等他看清了眼前的鲁本医生,顿时吓了一跳,一下子瞪大双眼。然后他转过头,又看到了路易丝和保尔,脸上始终带着震惊的表情。接着,他稍稍挪动了一下,好像想从他们身边逃开似的。 “你是谁?”路易丝问道。 那人茫然地看着她。 “你是谁?”路易丝重复了一下,“你刚才在干什么?” “达?”那人说道。他低沉的语调向上扬起,好像在问一个问题。 “我得送他上医院。”鲁本说道,“他肯定撞伤了脑子,我们要给他的头骨做个X光检查。” 那人带着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环视了一周,然后说道:“达-八塔-道而贝-听塔?达-胡伯-卡-塔帕?” “这是什么语言?”保尔狐疑地问路易丝。 路易丝耸耸肩说道:“难道是奥吉布瓦土语?”离镍矿不远有一个印第安奥吉布瓦族保留地。 鲁本摇摇头,说道:“不是。” “闷塔一黑丝一帕拉盆一扣。”那人又说道。 “我们听不懂你说什么。”路易丝道,“你会说英语吗?” 没有回应。 “你会说法语吗?”她改用法语问道。 仍然没有回应。 保尔开口问了一句,路易丝猜想他一定是用日语问:“你会说日语吗?” 那人瞪着眼睛,依次看向他们,仍然没有回答。 鲁本站起来,向那人伸出手。陌生人愣愣地盯着医生的手看了一会儿,才把自己的手伸过去,让医生把他拖了起来。他的手很大,手指像香肠那么粗,大拇指格外地长。鲁本医生把一只胳膊搭在他宽厚的背上,帮他站直了。那人一身的肌肉,至少比鲁本要重30公斤。保尔连忙走到另一侧,也伸出一只胳膊扶住他。路易丝走在他们三人前面,把通向控制室的门打开,让他们过去。 在控制室内,路易丝和保尔穿上了安全靴,戴上了安全帽和玻璃防风镜。安全帽上带有内置灯以及两只需要时即可旋下来保护听力的耳罩。鲁本原本就一直戴着自己的安全帽。保尔在金属柜顶找到另一顶安全帽,递给了陌生人。还没等陌生人有所表示,医生就把帽子推开了,“做X光检查之前,我不希望他的头骨承受任何压力。好了,我们赶紧把他弄到地面上去吧,我过来的时候已经叫了一辆救护车。” 四人一起离开控制室,穿过一道走廊,来到天文台的入口处。天文台常年保持无尘状态——不过,现在已经无所谓了,路易丝感慨地想着。他们先是经过一间真空吸尘室,室内装有类似淋浴喷头的装置,用于吸去那些想要进入天文台的人身上的尘土。然后他们又经过一排真正的淋浴设施,人们在进入天文台前必须清洗一下,不过出去的时候就没这个必要了。人口处还有一个急救站。路易丝注意到鲁本医生的目光在一个标着“担架”的柜子上停留了一会儿。不过到目前为止,那人走得还相当稳健,所以医生示意大家继续向外面的水平巷道走去。 他们打开了安全帽上的顶灯,在满地尘灰的昏暗隧道里跋涉了一又四分之一公里。凹凸不平的洞壁上罩着一层由钢架支撑的金属丝网。隧道开凿在地底深处,头顶上压着两公里厚的地壳,如果没有对洞壁进行加固的话,周围的岩层很容易就会塌下来。 他们在水平巷道里一路走过,不时遇上一摊泥泞。渐渐地,陌生人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撑体重了。显然,他已经度过了危机,正在逐渐康复。 保尔和蒙蒂戈医生热烈地讨论着陌生人如何进入密闭的探测室这个话题,而路易丝却独自沉浸在自己的烦恼中——中微子探测器被毁了,她的研究经费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巨大的鼓风扇不时将地表的空气带到地下来,他们一路走着,脸上常有微风拂面。 终于,他们来到升降梯前。鲁本医生已经要求将升降梯锁定在6800英尺这一层——这个矿区是在加拿大采用公制度量系统之前开发的,因此矿区内的标识还沿用着原先的英制度量系统。现在,升降梯在这里等他们,其他地方急着使用升降梯上上下下的矿工肯定要等得不耐烦了。 他们进入升降梯笼以后,鲁本重复按了两次蜂鸣器,让地表的操作员开始启动绞盘。很快,升降梯摇摇晃晃地动了起来。升降梯内部没有照明设施,而为了避免安全帽上的顶灯晃得大家睁不开眼,鲁本、路易丝和保尔都把自己头上的顶灯关掉了,因此笼子里一片漆黑。不过,每上升200英尺就有灯光一闪而过,那是固定在竖井里的照明灯光从敞开的升降梯门照射进来。在这种奇特的一晃而过的灯光下,陌生人那轮廓突出、眼窝深陷的脸不时在路易丝眼前闪现。 在上升过程中,路易丝几次感觉到耳膜鼓胀。很快,他们就越过了4600英尺的深度。这里是路易丝最喜欢的地方。国际镍业公司在萨德伯里地区推行重新造林项目,而这里就是他们的种植地。这里温度常年保持20摄氏度,又有人造阳光的照明,因此植物生长茂盛,形成了一个郁郁葱葱的美丽温室。 关于陌生人是如何进入重水球这个问题,路易丝的脑海里时不时闪过一些大胆的念头,都是《X档案》一类的怪异想法。但她没有说出来。其实就算保尔和鲁本也有类似的念头,他们一定也不好意思说出口。路易丝告诉自己,这件事一定有个合理的解释,绝对有! 在这段持续上升的过程中,陌生人开始打量起自己来。他那稀奇古怪的衣服还有点湿,尽管刚才隧道里的风已经将它吹得半干了。于是他动手去拧自己的上衣,几滴水滴在涂着黄漆的金属地板上。然后他又举起一只大手,把前额湿漉漉的头发掠到一边,露出了眼睛上方两道异常突出的弯弯眉骨,像一个被压扁了的麦当劳商标。路易丝忍不住惊讶地倒吸一口气,不过这声惊叹被升降梯发出的“哐啷哐啷”声掩盖了。 升降梯终于晃晃悠悠地停住了,保尔、路易丝、蒙蒂戈医生以及陌生人一起走了出来,穿过一小群等着使用升降梯下去的矿工。矿工们不清楚下面发生了什么事,正在议论纷纷,情绪有点激动。四人走上斜坡,来到一个很大的房间。矿工们每天脱下日常服装,换上连身工作衣以后,就把换下的衣服挂在这里。两个急救员已经等在这儿了。蒙蒂戈医生向他们做了简单的介绍:“我是驻矿医师鲁本·蒙蒂戈。病人刚才几乎淹死在水里,头部受了创伤……”两个急救员和医生一面讨论着病情,一面拥着陌生人走出了建筑,来到外面的炎炎夏日里。 保尔和路易丝紧随其后,看着医生、病人以及急救员进了救护车,又看着救护车在砾石路上越开越远,最后消失无踪。 “现在怎么办?”保尔问道。 路易丝皱起了眉头,“我要给马博士打个电话。”邦妮·简·马是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的主管。她的办公室在500公里以外的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她很少在天文台现场出现,天文台的日常工作主要由路易丝和保尔一类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完成。 保尔问道:“你打算告诉她什么?” 路易丝凝视着救护车离去的方向,想起车上那名不可思议的乘客,缓缓地摇摇头说:“我不知道。”P12-16 序言 对于远古人类,我历来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曾写过一篇叫《北京人》的短篇小说,讲的是二十世纪初在北京附近周口店发现的直立人化石神秘失踪的故事。所以,创作《原始人类》对我来说实属乐事一桩。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架空的尼安德特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灭亡了,尼安德特人反倒成了进化的幸存者。提笔之前,我有幸采访了世界各地研究尼安德特人的专家,从他们那里,我获取了大量的背景知识和科学材料。可以说,在《原始人类》中,我设想的现代尼安德特人的所有体质和文化特征都有确凿的考古学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尼安德特”(Neandel-thai)这个词安在一种原始人身上颇显不伦不类。尼安德特人与北京人一样,都是因其发现地而命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最早出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一个名叫尼安德特的河谷,该河谷是为纪念一位在当地生活过的牧师——约阿希姆·尼安德而得名。“特”(thai)的德语意思是“河谷”,而“尼安德”(Neander)在希腊语中表示“新人”。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尼安德特人这一古老的人种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人”——不是说他们会像小说里那样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说我们可以借小说来重新认识他们。 《原始人类》为我赢得了世界科幻小说领域最顶尖的奖项——雨果奖,这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作为一名资深科幻迷,我从小是读着雨果奖获奖作品长大的,比如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阿瑟·c·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等等。所以,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很高兴,在我已出版的十八部长篇小说中,是《原始人类》摘得此奖;当然,小说的男主人公,尼安德特人庞特·波迪特,也是我所塑造的众多角色中最为满意的一个。 我的美国编辑戴维·G·哈特维尔将《原始人类》比做“新千年的《异乡异客》”。这显然是因为我将庞特·波迪特设定为一个纯粹的外来者,并从他的角度来观察、批判人类社会。这样的科幻创作手法并不新鲜,在《星际迷航》中的史波克以及《异乡异客》中的瓦伦丁·迈克尔·史密斯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庞特·波迪特的影子。 尽管我是科幻小说作家,并以此为荣,但我的科幻作品中常常会融入推理元素,《原始人类》也不例外。你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看这本书很像在读一篇关于谋杀案的故事。除此之外,《原始人类》里也有爱情。 《原始人类》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沃恩生活在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我凑巧也住在这里。小说开头的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是真实存在的,就在多伦多北部。我曾经去天文台参观过,那是我一生中最奇妙的旅行之一。该天文台位于地下两千公里深的地方,而且——好吧,就此打住,反正有关天文台的情况你们很快就会在我的书中看到。 我来说说《原始人类》是如何诞生的吧。1998年,我同Tor出版社的出版商汤姆·多尔蒂一起吃饭——我的英文版小说大都由这家出版社出版。那时,Tor正计划扩展业务:将已有的电影和电视剧转为小说版。汤姆找到我,希望我能把当时在北美播出的一档电视剧《泰星来客》改编成小说。 我心里很不情愿。首先,如果电视剧还在播出,那写小说显然不如写剧本划算;其次,我认为能让职业作家根据影视作品来写小说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或她)真的非常喜欢这部影视作品。 汤姆问,依照我的标准,哪部影视作品才值得我出手。我脱口而出:《人猿星球》。该系列堪称科幻电影的典范——能紧扣当时的社会热点,进行深刻辛辣的评判。《人猿星球》系列的首部上映时,恰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时的焦点问题是:种族隔离、核战阴云、神创论与进化论之争。这些问题在《人猿星球》中都有反映。 汤姆并不赞同我的看法。他认为《人猿星球》相当颓废,而且这部电影身价太高,支付授权费之后,出版社几乎毫无赚头。于是,他建议我另外创作一部独立的小说,既能满足我批判社会的愿望,又能让小说的基调更积极向上。就这样,“尼安德特”三部曲应运而生。 令我欣慰的是,《原始人类》出版后大受欢迎,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现在,我很高兴中国读者也能看到这本书。2007年,作为科幻世界杂志社的特邀嘉宾,我同妻子一起访问了中国。自这次访问之后,中国在我最喜欢的国家中排名仅次于我的祖国加拿大。中国读者给予我的热情而周到的款待,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倘若《原始人类》中的庞特真的来到我们的世界,那他肯定会发现,我们智人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书评(媒体评论) 索耶是一位无比自信的作家,总是勇于描写各种大胆的科学假设。 ——《纽约时报》 情节紧凑,有着丰富的人类学知识……具有鲜明的索耶风格。 ——《环球邮报》 一部挑战智力又温暖人心的小说。 ——《出版商周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原始人类/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加拿大)罗伯特·J·索耶 |
译者 | 叶林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4672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1.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4 |
宽 | 138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进字21-2005-74号 |
版权提供者 | Robert J.Sawyer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