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温暖震痛(第一现场目击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顷刻间,曾经的鲜活和生动瞬间即逝,高耸的建筑也转瞬倾塌。消息传遍中国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民也呈现出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空前的团结。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爱心弥漫了整个中国大地。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灾时、灾后的相关情况。这些文章都由第一现场目击者撰写。

内容推荐

谨以此书献给汶川大地震的遇难者,献给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同胞,献给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灾难袭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争,唯有直面。

生命逝去,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无以言说。

一线希望,万分努力,救援与死神赛跑,我们祈祷废墟下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

我们传送爱心的温暖,我们坚信生命的强韧,灾难不会让我们变得软弱,只会让我们万众一心。

目录

序 震痛之后是新生/1

大事记:汶川8.0级大地震/1

 5月12日地震第1天/2

 5月13日地震第2天/3

 5月14日地震第3天/4

 5月15日地震第4天/5

 5月16日地震第5天/6

 5月17日地震第6天/7

 5月18日地震第7天/8

 5月19日地震第8天/9

 5月20日地震第9天/10

 5月21日地震第10天/11

 5月22日地震第11天/12

 5月23日地震第12天/13

 5月24日地震第13天/14

亲历目击:生死一瞬,惊天浩劫/3

 那一刻好像末日来临/4

明山秀水转眼成地狱/4

死神来临/7

所有的山都要化成碎片/8

张开眼睛的那一刻天黑了/11

棵树保了命/11

全县城好像被安了炸药/l 2

石头如乒乓球一样跳起来/13

举国震撼,边城危声/16

 崖口惊魂门8

“九死一生” /18

秒都不能晚/19

山谷间腾起的“遮天云” /22

惊悚泥石流:房似浮萍车如舟/23

一马平川如裂帛/25

山上下起了沙尘暴/26

 废墟下……/28

整个县城在2分钟之后没了/28

“三层的楼板塌下来,手机已经没有信号” /30

“好黑,我以为我会死” /32

“我们六个人在一起!” /34

废墟下的歌声:幸福和快乐是结局/34

曙光——黑暗里的希冀/35

 绝境求生/36

绝境刹那,紧紧相拥/37

两天两夜的逃生之路/38

24小时后的一条救命短信/39

我们获救了/40

“捡回了条命” /41

灾情牵动中央心/43

 第一时间的重要指示/44

 总书记和总理的深情一握充满力量/44

当务之急还是要救人/45

每一秒钟都是“黄金救援时间” /45

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47

总书记说过的话/47

中南海的声音:一线希望,百倍努力/48

总理救灾行程表 与死神夺路,分秒必争/49

只要人在,我们就定能够渡过难关/50

总理,别哭!汶川,挺住!中国,挺住 /51

网民流传总理最感人的10句话/52

千言万语汇成个字/53

在灾难中学会坚强/54

1%的希望,100%的努力/56

时、司就是生命/56

打通生命之路,伤亡减到最低/58

举全国之力救灾,绝不放弃生命希望/60

海外看中国:中国形象的另一种色彩/63

快速动员“令人难以置信” /64

发布信息“异常开诚布公” /64

地震显示了一个新的中国/66

中国人民的脊梁不会被灾难压弯/66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69

 再艰难,也要以最快的速度行动/70

土兵突击,吹响救援的集结号/71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72

写好遗书的凌空一跃/74

“他们不愧‘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称号!” /75

生命筑成的“通信线” /78

 再危险,也要把你从死神手里夺过来/82

泪水闪动希望:不抛弃,不放弃/82

血手创出18条生命/84

“我不能救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就让我多救几名伤员吧” /85

为了救人,你甘愿不合格/88

“拯救群众,同样是在拯救我的家人” /90

“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 /94

营救的不光是你,还有你的勇敢/96

生命救援的平凡诠释:一己力,两生命/97

生命奇迹宁愿相信72小时后的坚持/98

 危急现场,我们赶来了/107

救援物资来了/107

黑夜中的一条灯火长龙/110

特殊的情报为空降提供坐标/111

飞机半舱均为志愿者/112

七位老者的赤子之心/114

我们十艮不得各个变成千手观音/114

我最想进入青川现场/115

我们赶来了/115

 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身影,总是冲在第一线/117

全力以赴,那一抹生命的绿/117

橘红胜血,多少人因你们重生/123

奶几个娃,没啥/127

中国武警,Very g。Od/128

叔叔,您要打个盹儿/129

给解放军叔叔敬礼/130

 那些不能忘记的人门32

天使就在身边/132

“不称职”的妈妈,伟大的护士/134

用坚强祭奠至亲/137

擦掉眼泪,我依然坚守/138

那一道“永不消逝的电波” /138

动人的哽咽/138

那些眼神/140

鲜血中的希望生命,不是废墟/143

 生命大营救,向搜救犬致敬门44

灵敏的“生命探测器”——搜救犬/144

忠诚的生命卫士——宠物狗/146

金毛犬的悲鸣/147

犬英雄/148

 生死救援:聆听心声音/149

心灵,需要用心来呵护/149

地震之后的人们/150

写给地震后的救援人员:该说的和不该说的/151

驱散心灵余震/152

有爱就有明天/155

师爱无痕,灾难中彰显爱的伟大门56

感动千秋的千秋/156

七日的纪念——谭千秋老师长女谭君子撰文忆父亲/158

婷婷的美,教师的美/158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160

向您致敬,我们的公主! /16l

最后一次洗脸/161

哭泣的娃娃/163

 孩子,也许我没对你说我爱你/164

原来教师不分国籍/164

不能放手的爱/165

妈妈背上的温暖/167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168

父母搭建起的生命围墙/169

宝贝, 定记得我爱你/170

震痛中的新生/172

 一夜之间长大的孩子/175

素不相识的生死对话/176

舍己救人的小勇士陈浩/176

诘你们去救其他人!/177

飞机上的天使/179

最美的微笑/180

 爱情,生死不离的相守/181

一曲爱的离歌/181

背着你,就像当初嫁给我那样/183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84

亲爱的,我在汶川等你醒来/186

一个人的婚礼/188

 生死守望,难以放弃的等候/190

无法放弃的守候/190

残垣之下的希望/192

废墟守望者/196

最后的字迹/198

废墟中的祖孙情/198

寻亲,不弃不舍/199

灾难后,爱的长城/203

 不能靠近你,也要温暖你/204

中国“震”动了/204

你们有我们相伴/206

呼唤爱的倡议书/207

海外网民寄语我们的心与你们在起/208

你并非无能为力/212

加油,中国/214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218

义演,只为汇聚更多的爱/218

唐山心情感同身受的爱/220

曾经的“汶川人” /222

我没有钱,捐花行吗? /223

105元的感动/224

鱼羊血的交鬲虫/225

戴罪之人尽绵薄之力/228

爱心的传送与累积/228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231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233

让哀悼的深情慰藉每个天使/233

生者不朽的爱,死者不朽的名/238

国殇:给每个生命以尊重,予每个生命以尊严/239

后记

鸣谢

试读章节

第一时间的重要指示

北京时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

接到地震消息,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地震发生几小时后,中国地震局由地震专家、救援队组成的工作组已赶赴汶川,一支180人的救援队已经集结;四川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都军区空军直升机已赶赴汶川灾区;云南、西藏等周边省份已派出地震专家赴四川支援……

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任何一个灾难的来临,对于我们乃至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种难以预测的苦痛。如此快速反应,让人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的决心,看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看到我们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

面对苦痛,心灵深处的温暖与坚定正是来自于这样的政府。这一切,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总书记和总理的深情一握充满力量

5月16日上午,在四川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飞机赶往四川省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达到四川绵阳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机场迎接。胡总书记一下飞机,见到前来迎接他的温总理就迫不及待地走向前去,紧紧握住了温总理的手。胡总书记伸出了一双有力的大手,一手紧紧握住总理的一只手,一手托着总理的手臂。胡总书记用凝重的表情,深情地注视着总理疲惫的面孔。

在这一场严峻的特大灾难面前,温总理在事发后2小时之内就踏上了赶往震中的飞机,6小时内便抵达余震不断的都江堰,24小时内便相继出现在都江堰、德阳、绵阳、北川等地指挥抢险。他用喇叭喊话,他鼓励孤儿,他为悲惨的场面落泪,他为救灾面临的困难发火,他用熟悉而坚定的声音让受灾群众保持镇静……

总书记与总理这次握手是一次极不平凡的握手,是大灾之后的第一次握手,也是抗震救灾危急时刻的一次握手。几天来,总书记坐镇中南海,温总理前线现场指挥,一前一后,摆兵布阵,配合默契,使抗震救灾工作全面展开,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

这一握手是总书记代表全国人民对总理无言的肯定和衷心的感谢!这一握手就是总书记发出要携手并肩,继续战斗的无声命令。亲切的一握、深情的一握、有力的一握,我们不知里面包含了多少深意与力量!

两位领袖在默默地重申: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不惜一切代价救人!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来源于新华网)

当务之急还是要救人

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6日上午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当他慰问受灾者、鼓励救援人员的时候,他脚下的大地,时不时地会出现余震,但他毫无畏惧,仍然继续正在进行的一切。他的勇气、他的关爱,全世界都看到了。

胡主席指出,经过这几天的努力,抗震救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但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且时间非常紧迫。现在虽然已经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但仍然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作为重中之重,同时要抓好伤员的救治,抓好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恢复,解决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随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乘车赶往这次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北川。胡主席说抢救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我们必须作出每一分努力,与时间赛跑,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救援工作的最终胜利。”

(节选自新华网5月16日稿)

每一秒钟都是“黄金救援时间”

5月16日到达四川后,胡锦涛总书记便驱车赶赴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垮塌的房屋、滚落的巨石和滑坡的山体。胡锦涛总书记不时望向窗外。脸上神情凝重。

听说总书记来了,村民们簇拥到路边。

胡锦涛总书记动情地对乡亲们说,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损坏了你们的家园,我们和大家一样感到痛心。在严重灾难面前,我们要坚强,要有信心、有勇气。中央已经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紧急行动起来,投入抗震救灾斗争。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尽全力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下一步还要尽全力帮助乡亲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请乡亲们放心,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全国人民的援助,有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设在学校的野战医疗所里,几名受伤群众含泪告诉总书记,自己家里遭了大灾。胡锦涛总书记倾听他们的诉说,诚挚地对他们说:“我和你们一样难过。你们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3岁半的罗梦夕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母亲,睁着大眼睛静静地躺在救护人员的怀里。总书记叮嘱医护人员一定要为孩子做全面检查,然后满含真情地俯下身子,亲亲她的小脸说:“以后爷爷再来看你。’’

胡锦涛总书记说,当前,抗震救灾斗争正处于关键阶段,特别是还有不少群众亟待营救。希望同志们一定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困难、争分夺秒,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节选自新华网5月16日稿)

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

温家宝总理16日上午离开四川地震灾区返回北京。

温总理说,为了救人,我们从全国向灾区调派了10多万人的救援队伍。截至目前,救援队伍已经到达了所有受灾的县、乡。我们还围绕救治人员这一中心工作,组织了大批的专业力量,形成了救治合力,救出了大批掩埋在废墟中的群众和大量被困群众。为了解决一些重灾区交通中断的问题,我们还调动了100多架直升机,用于运送伤员、专业救援人员和急需的救援物资。现在,地震已经过去88个小时,抗震救灾工作仍然处在抢救人员的关键时刻,救人还是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绝不轻言放弃。

温家宝总理时刻挂念着灾区的群众。他说,我到灾区已经五天了,几乎走到了四川所有的重灾区,我深深为受灾群众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所感动。我也为那些被地震灾害夺去生命的人们感到万分悲痛,向他们表示默默的哀悼。生活总要继续下去,我相信,灾区人民一定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这也是对死者最大的慰藉。

温家宝总理强调,进一步推进抗震救灾工作,需要信心、决心、毅力和强有力的组织工作,需要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我坚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干群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节选自5月15日新华网)

总书记说过的话

“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虽然已过‘黄金救援’时间,但仍然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作为重中之重。”

——16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在赶赴四川震区的专机上部署。

“要采取措施保证救援队伍在进入所有乡镇的基础上,尽快进入所有村庄。”

——16日中午胡锦涛总书记在绵阳一线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损坏了你们的家园,我们和大家一样感到痛心。”

——16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赶赴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他动情地对乡亲们说。

“当务之急仍然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地抢救。”

——16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北川中学救援现场,焦急地询问营救情况,得知还有300名师生被埋时,他坚定地说。

“全国人民一定会铭记你们的功绩!”

——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了正在抢险救援的部队官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广大官兵致以崇高的敬礼。

“你们要把唐山的抗震经验传递下去,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16日下午,北川县救灾临时总指挥部,胡锦涛总书记与一位志愿者交谈。

“能走水路的走水路,能走陆路的走陆路,没路,靠腿也要尽快进去。”

——17日上午,总书记在漩口镇供电局同四川省部队、公安的负责同志现场研究救援工作时,叮嘱大家。

“现在还有余震,房屋也不结实了,你们自己也要注意安全。”

——17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向汶川县漩口镇正在紧张救援的部队官兵和特警们表示表示崇高敬意和亲切慰问。就在总书记讲话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次比较明显的余震。总书记关切地对大家说。

“我们的救援队伍都深入到每个村,把群众基本生活安顿好,我心里就踏实了!”

——17日上午,在白云顶隧道13,总书记下车与海南公安边防医院的医务人员亲切交谈起来。

中南海的声音:一线希望,百倍努力

5月12日16时40分许,在党中央的指派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专机前往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面对如此重大的灾难温总理坚决地说: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早一秒进入灾区就能早抢救生命。飞机上,温总理摊开地图,紧急与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抗震救灾的部署。

“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多么安定民心、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话语。

“部队指战员克服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早一秒进入受灾地区,就能早抢救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

温家宝总理说,这次抗震救灾工作时间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全力组织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特别要抓紧通水、通电、通路,保证通信畅通,保证重要基础设施和水库大坝、铁路、涵洞安全,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节选自新华网5月15日稿)

P44-48

序言

震痛之后是新生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山崩地裂,从那一刻起,曾经的鲜活和生动瞬间即逝,在大自然的轻描淡写下,生命随同时间的沙漏一分一秒地流逝。

灾难袭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争,唯有直面。

生命逝去,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无以言说。

不可抗力面前,生命如此脆弱,逾万条生命顷刻间逝去;在爱的坚持之中,生命又是如此顽强,我们愿用爱心攻克千难万险。灾难来袭,让我们彼此用温暖疗伤。

在此,生与死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逝去的亲人们,废墟下,你们完成了与钢筋混凝土的较量,竭尽了所有生命的力量,你们其实都很坚强!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亲人们,你们承担了千万斤的压迫,你们扛住了死亡的威胁,虽然恐惧还未从你们的眼眸中散尽,但我们知道,浩劫过后,这些残存的恐惧会转变为勇敢!

灾难中的新生命,你们伴随着震痛出生,在陌生亲人的保护下完成了非凡的洗礼,开始了人生的旅程,你们的新生让我们充满希望。

无论是最初的黄金72小时,还是之后的分分秒秒,一线希望,万分努力,救援与死神赛跑,我们祈祷废墟下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

当那些最可爱的人毫不畏惧地凌空跃下,他们早已将自己的生命与受难同胞融为一体;当他们毫无怨言地徒步涉险,用双手挖出废墟下的生命,那滴滴鲜血会让所有同胞铭记在心。

一位网友曾写下这样的话:“如果一滴泪能感动上苍,让汶川地下的受难者醒来,我愿哭瞎双眼;如果一滴血能平息大地,让汶川地下的恶魔们满足,我愿剖开血脉。”在这危急关头,我们患难与共,我们相依为命,我们彼此取暖,我们不离不弃,我们血脉相连。我们传送爱心的温暖,我们坚信生命的强韧,灾难不会让我们变得软弱,只会让我们万众一心。

天佑中华,众志成城,灾难中的温暖,震痛后的新生,让我们以温暖抚慰震痛,用爱心缔造永恒。

在自然的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与渺小让人无助,感同身受有时不够实在,因为我们毕竟没有亲身经历,一切疼痛与叹息都难抵生命的沉重,但良心作证,你们的痛就是我们的痛,我们愿用自己的体温融化灾难的坚冰。

没有什么样的日子能让我们的心如此冰凉;没有什么样的日子能让我们的心如此温暖。与死亡抗争我们绝不孤单,因为有十三亿一起跳动的心脏。这是一次中国永远铭记的灾难与疼痛,但我们坚信:震痛之后是新生。

后记

让爱温暖震痛

刘松琳

2008年5月19日,汶川强震后7天,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特大灾难事故中的遇难同胞设立全国哀悼日,全民默哀,举国同殇。汽笛凄鸣,国旗半降,此时此刻,我们向那些被掩埋的数万生命,致以沉痛的哀悼;向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救援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坚信:众志成城、中国必胜!大灾撕裂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在心里,我们将用爱和团结,铸就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家园!

大灾必有大爱,从此次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都紧密团结在一起,爱的光辉,温暖着每一位灾民,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尽管灾难的震痛还在延续,但爱让我们无比温暖,我们深深体会到爱的坚韧、生命的坚强。

表情凝重的总书记、双鬓斑白的总理,都奔赴一线指挥救灾,他们的鼓励言犹在耳,他们的行动,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那个以自己的身躯护卫孩子的母亲,临终时一条短信,让所有人潸然泪下,让我们记住那段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爱让我们生死不离,也让我们痛并快乐着。

那个用张开的双臂挽救学生的教师,他那变形的身躯,诠释了师恩如海的含义,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

那些在黑暗中等待救援的顽强生命,那个向救援队伍敬礼的孩子,他左手尚缚着夹板与绷带,右手却已经高高举起,那一刻,视之泪流满面,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有希望的中国!

那些不怕艰难困苦,奔波在一线的救援者,尤其是解放军、武警官兵,用他们的双手拯救生命,用他们的怀抱温暖人民,用他们的爱与忠诚,诠释着什么是共和国的卫士、人民的子弟兵。

白衣天使在行动,志愿者在行动,全国人民在行动。捐款、捐物,伴随着众志成城的爱心,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

灾难是一种破坏,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一次心灵洗礼。那些灾难中不幸罹难的生命、流离失所的灾民、孩子们纯洁而无助的眼神……无一不是对人们心灵的巨大震撼,无一不能唤起人们内心对“善”的渴望,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要做什么?爱心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促使我们积极地做出善举,勇敢地承担责任。

作为企业公民,这次灾难,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原动力。中华民族讲“仁义”,就是要有心系天下的胸怀、济困助贫的精神。这次抗震救灾,企业所表现出的慈善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仁义”理念,充分地彰显出来。

作为国内培训行业的一支力量,我所在的聚成资讯集团,在灾后立即进行救灾捐助活动,我的很多企业家朋友也希望聚成能通过自己的平台,号召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抗震救灾活动中来。作为企业家,我们现在不但要积极捐助灾区,更要在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物资救助、知识援助、灾后心理干预、学校重建、防病防疫等,都需要我们伸出援手,我们自己能做的事还很渺小,我们殷切希望大家能够同舟共济、共赴国难!

企业家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用爱心温暖震痛,让我们用善举铸就中华民族新的万里长城1

2008年5月26日千深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温暖震痛(第一现场目击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7099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5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316.27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15
整理 华夏书网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