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人的负担(为什么西方的援助收效甚微)/比较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2006年《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最佳图书,《哈利·波特》畅销世界,成为一度低迷不振的全球出版业的救世主;而两万多亿美元的援助却无法实现西方救穷国于水火的救赎之愿。原因何在?

与《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一样,《白人的负担》也是一本重要的图书。伊斯特利不仅富有同情心,而且眼光深远,对问题的本质分析得一针见血。通过对援助历史的精辟分析,伊斯特利粉碎了西方想通过援助终结贫困的幻想。

内容推荐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开始兴起以来,西方国家在大推进等理论的引导下,为欠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以期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实施半个世纪以来,虽然西方为此投入了两万多亿美元,但这些欠发达国家依旧在贫困的陷阱中挣扎,即便出现了增长也大多是昙花一现,未能持续。2005年,曾经为东欧和苏联设计“休克疗法”的著名经济学家、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顾问萨克斯又提出了一个旨在帮助穷国脱贫的一揽子计划,呼吁西方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针对这一提议,本书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批评意见,认为如果援助计划不能根据穷国人民的需求而提供,不能用于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自救环境,新的援助依然会像以前投进去的两万多亿美元一样打水漂。本书的内容无论是对穷国的发展,还是对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扶贫举措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章 计划者与调查者的较量

第一篇 计划者为何无法带来繁荣

 第二章 “大推进”传奇

 第三章 无法进行计划的市场

 第四章 计划者和暴徒

第二篇 承担责任

 第五章 富人有市场,穷人找官僚

 第六章 救救穷人们

 第七章 医治者:成功与悲剧

第三篇 白人的军队

 第八章 从殖民主义到后现代帝国主义

 第九章 对贫民的侵略

第四篇 展望未来

 第十章 本土的发展

 第十一章 西方援助的未来

注释

试读章节

对于穷人们的两大悲剧之一,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知之甚多,且能言善辩。2005年1月,在一篇充满激情的演讲中,他谈到全球有数十亿人正忍受着极度的贫困,数百万儿童死于可轻易预防的疾病。布朗呼吁,将国际援助额提高一倍,为全世界的穷人们制订一个“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西欧经济的计划);再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将筹措而来的数百亿美元,用于救助忍受贫穷折磨的人们。布朗希望人们看到希望,因为完成以上种种善举并非难事。将疟疾死亡率降低一半的药剂,每剂仅需12美分。预防儿童感染疟疾的蚊帐,每顶只需4美元。未来十年内,在每位新生儿母亲身上投入3美元,就能减少500万婴幼儿死亡病例。给每个家庭投入很少的费用,像阿玛丽奇这样的孩子,便能入学接受基本教育。

对于穷人们的另一大悲剧,戈登·布朗则避而不谈。这个悲剧就是,在过去50年中,西方将2.3万亿美元用于国际援助,却仍无法为孩子们买到价值12美分的药品,以减少全球一半的疟疾死亡病例;西方将2.3万亿美元用于国际援助,却仍无法为贫困家庭提供4美元的蚊帐;西方将2.3万亿美元用于国际援助,却仍无法为每位新生儿母亲提供3美元的补助,来预防500万婴幼儿的死亡;西方将2.3万亿美元用于国际援助,可阿玛丽奇仍旧辍学在家,捡拾柴火。如此充满同情的善举,却无法为急需帮助的人们带来这些实惠,这正是悲剧所在。

2005年7月16日,《哈利·波特》儿童系列图书第六卷的首发日,在英国和美国上架的900万本新书,被望眼欲穿的书迷一抢而空,图书零售商们不停地进货,以补充货架。亚马逊和巴诺(Barnes&Noble)网上书店将预定的图书直接投递到消费者家中。哈利·波特不需要马歇尔计划,年幼的巫师也不需要国际金融机构。国际社会如此高效地为富人服务,娱乐大众,却不能为濒临死亡的穷孩子们提供12美分的药品,这真令人心碎。

本书写的就是这第二个悲剧。空想家、名人、总统、财政大臣、官僚,甚至军人们都提到上述第一个悲剧,他们的悲悯与努力也值得人们敬佩。然而很少有人提到这第二个悲剧。无数人心怀善意和悲悯去帮助穷人,而我却提出这第二个悲剧,真像一个吝啬鬼。我对许多读者提起过,有许多善良的人们,都是西方大计划的信徒,相信它能够帮助穷苦大众,而我自己也非常愿意相信它们。时不时地,我会感到自己就像一个有罪的无神论者,红衣教主们正开会秘密讨论教皇保罗二世的接班人,而我却闯进去搅了局。虽然帮助穷人的大计划存在许多共识,但读者们仍会接受我对该计划的质疑,正如红衣主教们会接受我对新任教皇的提名——流行歌手麦当娜的质疑一样。

然而,我和许多持相似观点的人们仍继续努力,并非放弃对穷人的援助,而是要将援助落到实处。要减轻这一个悲剧,发达国家不得不首先将第二个悲剧列入议事日程。否则,目前这股解决世界贫困的热潮还会重蹈前人的覆辙:从美好憧憬到满心期待,又从沮丧失落到愤世嫉俗。

第二个悲剧源于传统上西方对全球贫困的错误援助方法。本书能够有助于在多年之后,最终发现正确的大计划,对外国援助进行改革,让穷人脱贫、吃饱饭,让孩子们远离死亡吗?过去五十多年中,诸多远比我智慧的人尝试过多种计划,无不以失败而告终。如果我已找到可行的计划,那可真是个大突破。

诸位读者尽可放心,本人并未被青史留名的念头冲昏头脑。乌鸦鼓噪般讨论所谓正确的外国援助计划,不过是误人子弟的又一表现。尽管众多前人尝试过,众多今人仍在尝试着发现所谓正确的计划,但是,真正正确的计划,就是不做计划。

计划者的失误,调查者的成功

我们把拥护传统解决之道的人们称为计划者,把寻求别样解决之道的人们称为调查者。为什么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穷孩子们不能得到价值12美分的药品而健康茁壮的富家孩子们能得到《哈利·波特》?其原因就是,12美分的药品由计划者提供,而《哈利·波特》由调查者提供。

这并不是说生产和分销《哈利·波特》的自由市场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穷困潦倒的人们,并没有金钱去刺激市场调查者来满足他们迫切的需求。然而,市场调查者的想法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建设性的国际援助方案。

在实施国际援助的过程中,计划者高呼良好意愿,却没有鼓励人们付诸行动;调查者探究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因此获得成功。计划者吊着人们的胃口,却不去满足它;调查者却可以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计划者决定供给什么;调查者却在寻找需求。计划者试图与国际接轨;调查者考虑本国国情。高层计划者对基层知之甚少;调查者则去探究基层的现实情况。计划者从不去了解按计划行事是否达到了目的;调查者则去落实顾客们是否满意。如果新的援助仍然无法为孩子们提供12美分的疟疾药品,戈登·布朗会为此负责吗?

计划者认为自己已经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认为贫穷只是一个技术难题,自己的办法足以解决。调查者承认自己事先并不了解问题的答案,认为贫穷是政治、社会、历史、制度、技术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问题,调查者希望通过反复证伪试验,找到解决每个具体问题的答案。计划者相信局外人的认识已足以解决问题。调查者坚信只有内部人士的认识才可能解决问题,而且大多数解决方案都由内部产生。

联合国新千年计划主管、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充满激情且能言善辩。每一次听他演讲,我无不深受感动。可非常遗憾,他那看似聪明的解决方案却不那么让人信服。萨克斯教授提出了一个解除贫困的大计划,共有449个援助项目,包括利用豆科植物为土壤固氮以保持养分、实施抗逆转录酶疗法治疗艾滋病、用特殊编程手机为健康咨询师提供实时数据、建立雨水灌溉系统、建立电池充电站、为身患疟疾的孩子提供12美分的药品进行治疗。萨克斯教授在呼吁西方加大援助世界其他地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具体的实施策略,却并非行之有效。根据萨克斯教授的新千年计划,联合国秘书长将牵头这个大计划,并与6个联合国官方机构统一行动,与联合国国家小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系列发达国家援助机构相配合。该计划是西方旨在消除贫困的一系列计划中最新的一个。

P2-5

序言

我开着车,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驶往乡村。然而在路的另一侧,数不尽的妇女和女童正在朝着城里的方向行进。她们小到9岁,大到59岁。每个人都挑着柴火,被压弯了腰。沉重的担子驱使着她们都小跑着前进。我觉得她们就像是被隐形人驱赶着的奴隶。她们从距离亚的斯亚贝巴几英里远的大片桉树林里捡拾柴火,前往城里。妇女们将这些柴火带到城里的市场上,在那里出售换钱。卖柴火的钱就是她们一天的收入,为了获得这些钱,她们要用一天的时间步行往返于城市和农村。

后来我在BBC新闻故事中听到了一个有关拾柴火者的故事。阿玛丽奇,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她每天早上3点起床去捡枝树的枝和叶,然后步行到城里去卖。阿玛丽奇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一个美丽的人”,这个小女孩是家里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她说:“我不想一辈子都捡柴火。但现在我没有别的办法,因为我们都很穷。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要去捡柴火,这样才能帮助父母养活我们。我更想去上学,再也不想为钱的事发愁了。”

另一组西方电视媒体第一次到埃塞俄比亚了解贫困状况的时候,他们回到旅馆后就泣不成声。这才是应该有的反应。还有什么能比这些孩子的未来更重要呢?我将此书献给阿玛丽奇以及千万个像她一样的孩子们。

书评(媒体评论)

伊斯特利有关举措、激励和沟通的观点有诸多可取之处。我们应该感谢伊斯特利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丰富了发展问题方面的文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玛蒂亚·森

与《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一样,《白人的负担》也是一本重要的图书。伊斯特利不仅富有同情心,而且眼光深远,对问题的本质分析得一针见血。U2乐队的博诺和他的粉丝们应该听听伊斯特利在说什么。

——《纽约时报》书评

《白人的负担》或许会令白人们不安,但却不可不读。该书强烈呼吁对援助进行改革。

——《商业周刊》

通过对援助历史的精辟分析,伊斯特利粉碎了西方想通过援助终结贫困的幻想。他创作此书更多是出于无奈而不是气愤,当然,气愤或许也是必然的结果。无论是基于道德还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援助机构的挫败一定会令您深感不满。

——《经济学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人的负担(为什么西方的援助收效甚微)/比较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威廉·伊斯特利
译者 崔新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12966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3.9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