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问题就是机会
内容
编辑推荐

薪酬等于能力,能力等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只有倒闭的公司是没有问题的公司,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职场输赢的关键在于对待问题的态度,薪酬倍增的秘诀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流员工解决问题,二流员工发现问题,三流员工抱怨问题,你的员工是几流?一流老板教育员工对待问题的态度,二流老板培养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流老板帮助员工解决具体的问题,你是几流老板?做一流的老板,培养一流的员工,读这本职场人士的必读书吧!

内容推荐

职场上,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而面对问题,很多人最本能的反应就是抱怨、逃避,但这只会导致我们碌碌无为,平庸一生。本书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和认识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把问题变成机会。

职场人士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公司、客户、自己、同事、老板和竞争对手六个方面,本书以案例和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如何主动发现问题,并全力以赴解决问题,从而抓住属于自己的晋升机会、销售机会和成长机会等。把问题变成机会,我们就能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

目录

推荐 序角度决定高度

前言选择

第一章 公司的问题——就是你晋升的机会

 1 抱怨问题——职场晋升的最大杀手

 2 回避问题——唯一的收获是平庸

 3 发现问题——你的机会之窗

 4 解决问题——职场晋升的绿色通道

 5 方法总比问题多

 6 只要公司存在就永远有问题存在

第二章 客户的问题——就是你销售的机会

 1 客户为解决问题而买

 2 我们卖的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3 破除销售的最大障碍

 4 没有问题就没有销售

 5 如何发现客户的问题

 6 解决问题是最好的口碑

第三章 自己的问题——就是你成长的机会

 1 你的问题是什么

 2 成长就是解决问题——成长大于成功

 3 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力大于学历

 4 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5 敢于面对才能解决问题

 6 快速犯错快速修正

第四章 同事的问题——就是你建立人脉的机会

 1 人脉是职场晋升的关键力量

 2 同事遇问题——该出手时就出手

 3 善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

 4 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解决问题

 5 帮同事解决问题的方法

 6 要有全局观——城门失火总会殃及池鱼

第五章 老板的问题——就是你赢得信任的机会

 1 老板为什么雇用你——因为你就是问题的答案

 2 从老板的眼中看自己——如果你是老板会给自己加薪吗

 3 不要用放大镜看公司的问题

 4 提供两套以上的解决方案——永远超越老板的期望

 5 全力以赴解决而不是全力应付问题

 6 你就是公司的老板——你为自己在工作

第六章 竞争对手的问题——就是你变强的机会

 1 发现对手的问题——你超越的开始

 2 掌握你的利基——拥有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3 商战中的跟随策略——以静制动跟随问题

 4 勇当“第二”,才能成为“第一”

 5 你就是你竞争对手问题的解决方案

 6 直面问题——有竞争才会有卓越

后记 决定

试读章节

在职场上,我们会发现“抱怨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由于职场压力大,竞争激烈,很多人就习惯了一边埋头工作,一边对工作表示不满;一边完成任务,一边愁眉苦脸。抱怨,便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

“我的工作真是无聊透顶!”

“天天加班,都快累死了。”

“每天面对重复的工作,我简直要疯了!”

“我们的老板就喜欢拍马屁的人。”……

几个同事凑在一起牢骚满腹,抱怨公司苛刻的规章制度,抱怨领导的魔鬼管理,抱怨干不完的工作,抱怨受不完的委屈……

当抱怨成了习惯,你的情绪就会变得非常糟糕,看什么都不顺眼,同事认为你难相处,上司认为你爱发牢骚,是个“刺儿头”。如此下去,升职、加薪的机会永远不会光顾你。

也许有些人会说,我不过是抱怨一下,释放一下内心的不良情绪罢了,该工作的时候还是会努力工作,又怎么会影响到我的晋升呢?也许在有些时候,抱怨的确能够赢得一些善良人的宽慰之词,使自己的内心压力暂时得到缓解。同时,口头的抱怨也不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但是,持续的抱怨会使人的思想摇摆不定,进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

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只知抱怨而不认真工作的人吧,他们从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他们更不懂得,即使薪水微薄,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加重自己被赏识的砝码。他们只是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徒增年岁,工作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也就没有被赏识的资本。更可悲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竞争是残酷的,他们只知抱怨而不努力工作,已经被排在了被解雇者名单的前面。

露西大学毕业后,凭着自己在学校的优异成绩,到了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工作,预计在5年内升为公司部门经理。雄心勃勃的露西进入公司后,准备大干一场。公司的文化提倡民主,提倡基层员工与管理层平等对话和沟通,她对此非常认同,就常常向部门领导提一些意见,而部门领导也的确抱着虚心好学的态度,非常耐心的倾听。可是,露西却很少得到及时的反馈,她认为部门领导虽然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

于是,露西不再提意见,而是开始发牢骚。时间一长,她的工作满意度开始下降,工作也经常出错,多次遭到领导批评。不久,领导解雇了她。露西自我安慰说,换个工作环境也好,不久她又进入一家外资公司。可没过多久,她发现这家公司的管理跟以前那家差距很大,日常运作存在很多问题。一时间她爱抱怨的毛病又犯了,为此还跟顶头上司发生了几次争执。这次,她自动提出了辞职。

就这样,她工作的5年期间,换了十几次工作。她每次都会发现新公司的一大堆毛病,抱怨越来越多,当初的职场晋升计划成了一场梦。

是什么谋杀了露西的晋升梦?是抱怨。看到公司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抱怨,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哪个公司不存在问题,哪个上司身上没有毛病?爱抱怨的员工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抱怨的理由,可是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呢?你什么都没有得到,还白白赔上了职场晋升的宝贵机会。

很多时候,当一些人对工作产生不满的时候,就会想到跳槽。其实跳槽并不能解决问题,同样的问题会很快出现在新的公司,比如人际关系的处理,无论身在何处都需修炼此项“技能”。因此,遇到问题,与其抱怨不休,不如先行自责。

如今,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在公司却得不到晋升,就是因为他们有抱怨的毛病,他们自恃有才,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不愿意全力以赴,不愿意自我反省,每天都有一肚子的抱怨。谁会提升一个牢骚满腹的员工呢?想象一下,船上有一位水手总不停地抱怨:这艘船怎么这么破,船上环境太差了,食物简直难以下咽,怎么会遇上这么倒霉的天气……如果你是船长,你会赏识这位船员并提升他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有位企业领导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抱怨是失败的借口,是逃避责任的理由。”抱怨使人思想偏激,心胸狭窄。一个将自己的头脑装满了抱怨的人是无法想象未来的。抱怨使他们与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使个人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后一事无成,被迫离开。

事实证明,在任何一个管理健全的机构,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如果你对公司、对工作有满腹的牢骚无法宣泄,做个选择吧!要么选择离开,到公司之外去宣泄;要么选择留下。既然选择留下,就请你停止抱怨,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抱怨,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断送你的职场前程。要知道,企业需要的是符合其利益的员工,而不是一个只会发牢骚的员工。与其抱怨,不如直面现实,正视自己的工作,或者以一种对公司负责的精神反问自己为公司做了什么,或者自己能为公司做什么。

P3-6

序言

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你的学历、背景、资历、经验,而是你看事情的角度。世界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障碍是由你的主观观念造成的。

一只小狗,一个人见了会十分喜欢,夸奖它是“好可爱的狗狗”,高兴地与它玩耍。而另外一个人见了它则是一副厌恶的样子,忍不住尖叫:“快,把它弄走,它身上有细菌。”同一只小狗,带给两个人不同的心情。

同样,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决定了你在职场上的位置。可以说,每个人的工作就是自己的一块田地,有的人经营出了累累硕果,有的人只是维持着自给自足的平淡,甚至是颗粒无收。那么,是什么决定了这完全不同的结果?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前者认为工作的本职就是解决问题,有问题才会有进步,问题解决了就是机会,所以他们从不抱怨,不逃避,而是积极地寻找方法去解决。而后者则觉得问题就是洪水猛兽,是一种负担,自己有能力也是无力回天,所以不必全力以赴,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我在一个企业给员工上培训课时候,认识了秘书小吴,她对我说,她从小就喜欢和文字打交道,所以毕业后就做了文秘这份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客户回复电子邮件,刚开始她很兴奋,觉得自己找到了喜欢的工作。但是因为客户提出的问题都是大同小异,回复的内容自然也是相差无几,公司为此就制定了一个专门的模板,她只要按照固定的格式填进不同的抬头和时间就行了。她说她现在对这份工作非常厌倦,想要辞职,但是又不知道该换什么工作,问我该怎么办。

我对她说:“其实,即便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厌倦心理。你现在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逃避不是办法,不如积极地去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它,也许就能将它变成一个发展的机会。”

半年后,小吴和我联系,她高兴地说:“林老师,谢谢您曾给我的指点。”原来,她听了我的话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她发现自己之所以觉得工作枯燥乏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个事先制定好的模板,她决定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

从此,她不再用模板里统一的内容,而是针对不同客户回复不同内容的邮件,将每一封回信都当作一次练笔的机会。这样一来,她发现给客户写信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文采飞扬,有的知识渊博……她开始对工作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学着根据客户写信的语气、格式,甚至其选择的信纸风格去研究客户的心理,进而给予不同的回复。慢慢地,她和很多客户成了朋友,他们也经常回信夸奖她的文笔好。不久,她被提升为主管,因为她为公司争取到了好几个大客户。

我想小吴的例子一定不是个案,很多职场人士都有着与她相似的经历,那么你是不是能够像小吴一样换个角度看自己遇到的问题呢?

大多时候,问题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烦恼,第一反应就是抱怨。比如,老板最近总是指出你工作中的错误,你怀疑他是不是对自己有成见;新来的一个同事连升三级,你怀疑他会不会是老板的亲戚;你遇到一个哕嗦又苛刻的客户,你想他是不是在故意找茬。遇到这些问题,你的情绪就会不由自主地变得低落、消极,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其实,问题并不一定都像你想象的那般糟糕,换个角度,也许就能豁然开朗,如同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老板指出你的错误,让你进步不少;那个连升三级的同事,的确有过人之处;连这么难缠的客户都能对付,还有什么客户不能搞定?工作中,总会有让人烦心的各种问题,换一个角度去看,你的价值将会因此而不同。

你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你的行为,而你的一举一动又塑造着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一个人看待工作中问题的角度,将决定他在职场上的价值,进而决定他的高度。尚隆是我公司最受器重的高管之一,他从一个普通的部门经理做起,在三年之内进入公司高管之列,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他与众不同的视角让他在面对公司的每一个问题时都能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的结果。相信尚隆在本书中用心的分享,可以帮助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善用新角度创造新高度!

后记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对待工作中问题的态度决定着你的职场命运。但是,真正的改变并不是从你明白这个道理开始,而是从你作出决定的那一刻开始。这就像你的内心有很多想法,但如果总是不能下定决心去做,那么一切都是白费。

我强调“问题就是机会”,但并不是说问题本身就是机会,而是说在你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问题才能变成机会。所以,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晋升,改变自己业绩和薪资平平的命运,从现在开始就要作出决定,去改变你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行为。

发现问题之后,不是抱怨,不是逃避,而是积极地寻找方法去解决,这就是晋升的起点。

我2005年来到实践家知识管理集团,应聘的是策划工作,后来我发现了公司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缺少一个产品部。我想如果能将公司董事长林伟贤老师所讲的主题内容以及心得体会结集成书出版,把更多的读者变成了“听者”,就等于从另一个领域扩展了客户群,而这无疑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立即决定向上司建议,结果在我的努力下,公司成立了产品事业部,由我负责。

之后,我仅用一年的时间,将这个部门的营业额从50万元提升到500万元。第二年升职到副总经理后又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支销售团队,并将其打造成为实践家知识管理集团20家分公司里的第一名。同时我的职位也是节节高升,从副总经理做到了总经理的位置。

当然,没有谁的成功之路可以复制。我想说的是,无论是谁,只要发现了工作中的问题,不管是公司的、客户的,还是老板的、同事的,甚至是自己的、对手的,都不要置若罔闻,消极对待,而要发挥自己的积极能动性,决定去改变。这才是我要写这本书的初衷。

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停止公司的问题与自己无关的想法,决定像老板一样去解决公司的问题;停止把问题留给老板,决定自己就是问题的答案;停止对客户问题的抱怨,决定帮助客户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停止对同事问题的冷眼旁观,决定像朋友一样去帮助他们……当你决定去解决问题时,相信每个被你解决掉的问题,都会变成一个个幸运的机会。

你的职场命运不是由老板掌控的,而是由机会成就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决定从现在开始想办法将问题变成发展的机会。记住: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你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作一个决定,把这本书的观念和思想分享给你身边的伙伴。如果你是老板,分享给你的员工;如果你是员工,分享给你的老板。这个决定是一个重要的开始,相信你的改变会因你决定分享而开始,坚信你的成功会因你决定实践而实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问题就是机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尚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52559
开本 32开
页数 1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