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曲学与戏剧学(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曲学与戏剧学》一书试图对“曲学”与“戏剧学”作些理论性的界定。并分别阐述中国独特的“曲学”与世界普化的“戏剧学”的源起、演化史迹及其学科的主要内容范围。在这种阐述中,尽可能关注说明“曲学”与“戏剧学”的关系。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绪说

 第一章 曲与曲学

一 什么是曲

二 曲学简史

三 曲学内容

 第二章 戏剧学

 第三章 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特徊

一 戏曲概说

二 总体性、写意性和现场性

三 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二编 曲学问题

 第一章 戏曲考

 第二章 说曲律

 第三章 曲牌腔源流琐谈

一 海盐腔遗音应在

二 “海盐”、“昆山”是地方流派

三 对昆山腔起源问题的新认识

四 基本曲调和宋词音乐的关系

五 几点结论

 第四章 昆曲研究中的新问题

 第五章 明清戏曲与女性角色

一 戏曲中的女性角色和妇女问题

二 女作家的戏曲创作

三 女性笔下的女性角色

四 结语

 第六章 论中国戏曲的总体性

一 古代戏剧的总体性

二 中西的不同方向

三 中国戏曲的总体性特色

四 “五四”的论争

五 西方戏剧观念的变化

第三编 剧学课题

 第一章 戏剧学的新课题

 第二章 戏剧的自我体认

一 说不尽的“戏剧”

二 “戏剧性”的历史体认

三 “戏剧的”与“非戏剧的”

四 余论

 第三章 两种戏剧文化的对话

 第四章 中国戏剧起源论

一 历代文人的猜想

二 晚近的智者之言

三 神秘的楚辞

四 傩戏:戏剧的活化石

 第五章 明清戏曲演艺论

一 技术论

二 美学论

三 鉴赏论

四 结语

 第六 章戏剧经营简论

一 多元的经营

二 规划与调控

三 戏剧团体的组织经营

四 剧场的经营

五 新的职能与关系

第四编 名剧巡礼

 第一章 元明清戏曲述要

 第二章 《四声猿》《歌代啸》的喜剧艺术

一 概说

二 无奇不有

三 喜剧的力度

四 民间性和通俗化

五 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 《牡丹亭》的悲喜剧因素

一 《牡丹亭》的喜剧性和悲剧性

二 《牡丹亭》的“团圆”和眼泪

 第四章 《博笑记》与沈璨的戏曲创作

一 别具一格的《博笑记》

二 场上之剧曲

三 沈璟的戏曲创作

 第五章 《长生殿》臆说

 第六章 《桃花扇》赏析

第五编 曲家新论

 第一章 关汉卿剧作评价检讨

一 元人印象及“关庾”说

二 “元曲四大家”及其他

三 贬关二说

四 近人多见而少解

五 热潮中之误点

六 结语

 第二章 戏曲家徐渭

一 畸人传略

二 戏曲的惊世之作

三 本色论及其他

 第三章 汤显祖与海盐腔

一 试评三种认识

二 汤显祖与海盐腔

三 “南词”与声腔

 第四章 沈璟曲学辩争录

一 沈璟“格律”简说

二 沈璟“本色”新探

三 “是古非今”析义

四 “有关风化”异议

五 “沈汤之争”考辩

六 “树帜而角”质疑

 第五章 王骥德与《曲律》

一 生平与著作

二 《曲律》的主要成就

三 余论

 第六章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

后记

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曲学与戏剧学(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长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167236
开本 32开
页数 4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38
出版时间 1999-11-01
首版时间 1999-11-01
印刷时间 199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05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2
147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