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墨子启示录(插图眉批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墨子》是一弘扬人生智慧的旷世之作,是传统文化的标志,是人类思想的顶峰。本书收录《墨子》中的墨翟语录,且以文言、白话对照的形式呈现,配以形象生动、与内容贴切的插图,融知识性、生动性于一体。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本书分三十一篇介绍了《墨子》一书的精华内容,且以文言、白话对照的形式呈现,配以形象生动、与内容贴切的插图,融知识性、生动性于一体。

目录

第一篇 亲士

 零零壹/体恤贤人的重要性

 零零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零零叁/走向成功之路的人格要求

 零零肆/亲近重用正直贤明的人

 零零伍/体谅别人的最难之处

 零零陆/瑕不掩瑜

 零零柒/不要炫耀自己

第二篇 修身

 零零壹/最根本的才是最重要的

 零零贰/严于律己

 零零叁/君子为人处世的原则

 零零肆/君子的要求

第三篇 所染

 零零壹/染丝的道理

 零零贰/君主要重视身边人对你的影响

 零零叁/诸侯也要重视身边人对你影响

 零零肆/要选择贤德的臣子

 零零伍/要严格选择朋友

第四篇 法仪

 零零壹/制度约束的重要性

 零零贰/效法的准则

 零零叁/奉行天的法则

 零零肆/善有善报

第五篇 七患

 零零壹/七种祸患

 零零贰/粮食的重要作用

 零零叁/发展与节俭的重要作用

 零零肆/君主要圣德贤明

第六篇 辞过

 零零壹/节俭的好处

 零零贰/不要过于注重服饰

 零零叁/在饮食上应该节俭

 零零肆/制造交通工具一定要简朴.

 零零伍/避免男女失调

 零零陆/要在五方面节俭

第七篇 三辩

 零零壹/要懂得休息

 零零贰/不要玩物丧志

 零零叁/圣王无乐

第八篇 尚贤上

 零零壹/事与愿违

 零零贰/国家不治

 零零叁/如何增加圣德贤明的人

 零零肆/任用人才的标准

 零零伍/如何选拔人才

 零零陆/要尊重人才

第九篇 尚贤中

 零零壹/任用贤德的人

 零零贰/贤人的贡献

 零零叁/治理国家的三个原则

 零零肆/善待贤人

 零零伍/不要以貌取才,应任人唯贤

 零零陆/崇尚圣德贤明

 零零柒/要善于发现贤人

 零零捌/要遵从天的意志

 零零玖/天意不可违

 零壹零/圣人的德行

 零壹壹/尚贤为治国之本

第十篇 尚贤下

 零零壹/治理国家要扬善惩恶

 零零贰/治理国家要任用贤德的人

 零零叁/选择人才不以出身为标准

 零零肆/崇尚圣德贤明的重要作用

 零零伍/不要用人唯亲

 零零陆/崇尚贤德可以取得的利益

第十一篇 尚同上

 零零壹/不要把个人的意愿作为行事的标准

 零零贰/设立官职的原则

 零零叁/以乡的方式治理国家

 零零肆/要向天看齐

 零零伍/五刑的制定

第十二篇 尚同中

 零零壹/不要复古

 零零贰/设立国家机构的原则

 零零叁/天子的奖赏标准

 零零肆/乡里乡长的作用

 零零伍/崇尚国君的言行

 零零陆/崇尚天子的言行

 零零伍/崇尚天道

 零零捌/人是治理国家的主观因素

 零零玖/设置官职的目的

 零壹零/以权谋私的后果

 零壹壹/得到别人帮助的好处

 零壹贰/成功的途径

 零壹叁/重视尚同

第十三篇 尚同下

 零零壹/要体察民情

 零零贰/设立官职的原因

 零零叁/处理政事要遵从统一的是非标准

 零零肆/如何治理家庭

 零零伍/治理国家要尚同

 零零陆/天子要尚同天下

 零零柒/尚同的广泛作用

 零零捌/尚同是古代就有的

 零零玖/尚同与尚贤

 零壹零/尚同与爱民

 零壹壹/尚同为从政的根本

第十四篇 兼爱上

 零零壹/处理事情要了解根源

 零零贰/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爱

 零零叁/人人能行兼爱

第十五篇 兼爱中

 零零壹/成就大事的原则

 零零贰/天下种种祸害的根源

 零零叁/解决天下纷争的具体办法

 零零肆/兼爱是很容易实行的事情

 零零伍/实行兼爱的可能性

 零零陆/古代的兼爱

 零零柒/对君子的号召

第十六篇 兼爱下

 零零壹/大害产生的原因

 零零贰/大利产生的原因

 零零叁/认可赞同兼爱

 零零肆/兼爱的普遍性

 零零伍/兼爱符合人心

 零零陆/文王的兼爱

 零零柒/禹的兼爱

 零零捌/汤的兼爱

 零零玖/例举周诗

 零壹零/兼爱应该先爱别人

 零壹壹/兼爱是否流行取决于君主

 零壹贰/成就国家大事的大道理是兼爱

第十七篇 非攻上

 零零壹/不仁的程度

 零零贰/对君子的批评

第十八篇 非攻中

 零零壹/墨子说

 零零贰/战争带来的灾难

 零零叁/攻打别的国家的坏处

 零零肆/战争只能使少数人获利

 零零伍/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

 零零陆/不贪图战争之利

第十九篇 非攻下

 零零壹/建功立名的方法

 零零贰/兼并的坏处

 零零叁/战争带来的灾难

 零零肆/正义的征战

 零零伍/正义的战争

 零零陆/武王伐纣

 零零柒/战争兼并不是好的办法

 零零捌/以德招徕诸侯

 零零玖/非攻的必要性

第二十篇 节用上

 零零壹/做事不要浪费财力

 零零贰/人口成倍增长的原因

 零零叁/要学习前代圣人的做法

第二十一篇 节用中

 零零壹,统率诸侯的原因

 零零贰/制作用器的法则

 零零叁/饮食要节俭

 零零肆/穿衣的时候要节俭

 零零伍/舟船的便利

 零零陆/圣王节葬的原则和要求

 零零柒/制作宫室的原则

第二十二篇 节葬下

 零零壹/孝子要尽力为父母做事

 零零贰/仁者的做法

 零零叁/厚葬的危害

 零零肆/厚葬的坏处

 零零伍/不要沉迷于治理丧事

 零零陆/不应该厚葬

 零零柒/厚葬久丧不是治国的方针

 零零捌/不要把厚葬当做政治主张

 零零玖/厚葬的害处

 零壹零/圣德贤明的人的埋葬方法

 零壹壹/圣明的君主不主张厚葬

 零壹贰/厚葬的坏处

 零壹叁/风俗决定葬礼的薄厚

 零壹肆/墨子的主张

 零壹伍/墨子的呼吁

第二十三篇 天志上

 零零壹/天下的士君子

 零零贰/多为百姓做事

 零零叁/天为政于天子

 零零肆/天意

 零零伍/天的兼爱

 零零陆/圣王与暴君

 零零柒/是非的标准

第二十四篇 天志中

 零零壹/义出自于天

 零零贰/天是最高贵最明智的

 零零叁/天意是仁义的本原

 零零肆/要顺从天意

 零零伍/善仁的人

 零零陆/要回报天的善意

 零零柒/天是深厚地爱着人民的

 零零捌/顺天意得实惠

 零零玖/违反天意受到惩罚

 零壹零/义的法则

第二十五篇 天志下

 零零壹/知小而不知道大

 零零贰/最高贵明智的是天

 零零叁/上天的普遍的爱

 零零肆/天赏罚除暴的原因

 零零伍/圣人与盗贼

 零零陆/君主要重视仁义

 零零柒/小过与大过

 零零捌/颠倒黑白

 零零玖/要考察天志

第二十六篇 明鬼下

 零零壹/天下大乱的原因

 零零贰/明察鬼神的有无

 零零叁/验证鬼神的有无

 零零肆/鬼神是否存在

 零零伍/肯定鬼神的存在

 零零陆/不能怀疑鬼神的存在

 零零柒/鬼神确实存在

 零零捌/证明鬼神的有无

 零零玖/鬼神无所不在

 零壹零/证明鬼神的存在

 零壹壹/古代社会对鬼神的重视

 零壹贰/圣王是重视鬼神的

 零壹叁/证明鬼神的存在

 零壹肆/《商书》也记载着鬼神之事

 零壹伍/《夏书》也记载着鬼神之事

 零壹陆/总结

 零壹柒/安定天下的办法

 零壹捌/无法逃避的惩罚

 零壹玖/鬼神的赏罚不可避免

 零贰零/祭祀的好处

 零贰壹/实现圣王之道

第二十七篇 非乐上

 零零壹/仁义的人的做法

 零零贰/乐的原则

 零零叁/音乐不是重要的

 零零肆/作乐的坏处

 零零伍/为乐非也

 零零陆/乐会影响国计民生

 零零柒/乐舞招致亡国

 零零捌/要禁止作乐

第二十八篇 非命上

 零零壹/要明辨命定论者的观点

 零零贰/立论的准则

 零零叁/不要认命

 零零肆/有命论的错误

 零零伍/义人使天下大治

 零零陆/相信命运的不良后果

 零零柒/相信命运的害处

 零零捌/士君子的做法

第二十九篇 非命中

 零零壹/检验言论的准则

 零零贰/成功在于自己的努力

 零零叁/反对相信命运

第三十篇 非命下

 零零壹/验证言论的准则

 零零贰/不是命运使然

 零零叁/圣王反对命运

 零零肆/努力才能解决问题

 零零伍/非命的必要

第三十一篇 非儒下

 零零壹/丧礼中的矛盾与错误

 零零贰/婚礼有悖于情理

 零零叁/宣扬有命

 零零肆/谋生的特殊职业

 零零伍/复古之非

 零零陆/因循思想

 零零柒/不讲仁义

 零零捌/君子不要做钟

 零零玖/孔子的不仁义

 零壹零/孔子的恶行

 零壹壹/相反的言行

 零壹贰/孔子的不良影响

试读章节

零零壹/最根本的才是最重要的

阅读提示:君子结交朋友、成就事业都要重视自己的根本。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闇。无务博闻。作战时的君子即便有行阵,勇气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治丧虽然是有礼节制度的,但悲哀痛苦才是最根本的;君子虽然学识丰富,但德行是他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所以种树时如果树根植得不牢固,枝叶就不会茂盛;如果身边的人都不亲近,那么也就没有办法去追求招来远方的朋友;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亲密,就谈不上对外广结宾朋;做事情的时候有始无终,就不必说从事着很多的事业;连事物的道理都弄不懂,还谈什么博见多闻。

零零贰/严于律己

阅读提示:君子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才可以保持自身的清白。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扦。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

之民,无所依矣。

所以先王治理天下,一定要先省察自身然后再去招徕远方的人。君子严格的审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就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好。如果看到不愿修行的人,或遭到别人的诽谤,他就会反省自己,这样就会减少怨言而增加自己的品德。凡是陷害人的话,都不会去Ⅱ厅;凡是攻击别人的言论,都不会说出口;凡是伤害别人的想法,都不会在心中存有。君子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即使有想诋毁他的人,也会因为没有凭证而无所依持。

零零叁/君子为人处世的原则

阅读提示:通过对君子四种发自内心的要求阐述君子的修行之道。

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所以君子办事的时候会不断的勉励自己,能够自强不息,志向日益远大,事业也会日益的繁荣。君子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贫穷的时候表现出廉洁,富裕的时候表现出义气,对活着的人表现出来的是爱,对死去的人表现出来的是哀,以上的这四种行为,都是不可以有虚假,而是发自内心的。深藏于心的,是永不衰竭的爱心;表现出来的,是永不衰竭的恭敬;说出来的,是永不枯竭的雅驯之言。美德蕴藏于四肢当中,蕴藏于肌肤当中,一直到白发掉落,垂垂老矣的时候还不肯合弃的,大概只有圣人了!

零零肆/君子的要求

阅读提示:君子要修行到让自己的言语与身份相符。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智慧不明达的人,说话不讲信用的人,做事时不果断。拥有财富然而吝啬的人,不值得和他交朋友;不能彻底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偏执一理而不能博通,不能明察辨别是非的人,也不值得和他交往。做事不考虑根本的,一定会在事情的枝节上出错;能够勇敢的前进,然而不坚持修身养性的,后来一定会有感情上的纠纷;源头混浊的水,它的支流一定不会清澈;行为不诚实的人,名声一定会遭受到损耗。名声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荣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功成名就,名誉是不能虚假的,必须从自身做起。光说不做,话说得再好听也没有用;出了力然而夸耀自己的功德,虽然劳苦也不为人所取。聪明的人心里虽然明白然而不会多说,出的力气多而不会夸耀自己,因此能名扬天下。话不求多,而一定求机智;不求华丽的辞藻,而一定要求明白事理。所以那些既没有智慧又不明察的人,如果再加上本人懒惰,那就会与君子的要求背道而驰。不是发自内心的善是留不住的,如果对本身的行为是非不分那么就无法在社会上站稳。名声不是简单能造成的,荣誉也不是投机取巧能够得到的,君子是靠身体力行才获得名誉的。太过于利欲熏心的人,忽视功成名就的根本之所在,这样的人如果能成为天下圣德贤明的君子,是从未有过的事。

P12-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墨子启示录(插图眉批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46534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4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