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死与解脱/人间佛教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星云法师的佛教生命观、生死观、生活观。全书对证悟、涅槃、轮回等佛教观念进行了详细地阐释,讲述了佛教对人的由来、世界的起源和未来等基本哲学问题的理解,也集中解读了佛教人生的意义、追求和生活态度。概而言之,这是一本佛教人生观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文笔清新浅显,并大量引用佛教故事,结合现实人生解读佛教观念,对于一般社会读者有较强的可读性。从积极意义来说,有助于较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佛教知识和基本哲学观点。其人生观落实到生活实践要求而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一种积极有为、向善豁达的生活态度,客观上也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目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星云大师略传

佛教论鬼的形象

死亡之后的生命

证悟之后的生活

涅磐之后的境界

佛教对轮回的看法

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从佛教的观点看未来的世界

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

从现实的世界到理想的世界

从人世的生活到出世的生活

佛教的生命学

佛教的生死学

佛教的生活学

试读章节

宋定伯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和鬼一前一后地走着,走了一段路后,觉得有点疲倦了,鬼就提议说:“路途遥远,这样子走法实在太辛苦了,不如我们轮流相背着走,既可赶路,又可休息,你看好不好?”

“好呀!” 

“那我先背你。”鬼说完,就把宋定伯往身上一背。

“哎呀!你怎么这样重啊!”

鬼没有一定的形象,也没有重量,鬼只是一种气,他可以穿墙而过,也可以隐形不见,因此鬼会觉得人怎么如此的重。宋定伯听鬼一问,赶忙撒个谎说:“我是刚死的鬼,所以比较重嘛!”

鬼信以为真,继续走着,走到一条江水滔滔的河边,鬼指着河说:“现在我们只好游泳过去啦!”

说完纵身一腾,轻飘飘无声无息地游到了对岸,转身看到宋定伯在水中费力地划动双臂,发出“澎通!澎通!”的巨响,慢慢地游过来。鬼气急败坏地说:“喂!你的声音为什么这么大呀!给人听到会吓坏他们的。”

宋定伯看到鬼在起疑心,赶快辩称:“我刚死,还没学会游泳啊!”

上岸之后,两个又启程赶路,宋定伯心想:今天真霉运,碰见了鬼,总要想个法子摆脱他才好,于是装出一脸谦虚求教的样子说:“老兄,我刚刚才死不久,对于我们鬼的情形不大明了,你是经验多,请你告诉我,我们鬼最害怕什么7”

“我们鬼最害怕人类的唾沫,万一有人对我们吐痰,我们就一点办法也没了。”鬼很诚实地回答他。

这时天际渐渐现出曙光,眼看京城快到了。宋定伯趁着鬼没有注意的时候,突然往鬼的身上吐了一口痰,只见鬼痛苦地扭着身子在地上翻滚打转,转着转着,鬼不见了,变成了一头驯服的小山羊。宋定伯就把这头羊牵入城里,卖了一千钱。

这段故事说明人的狡猾、奸诈、狠毒、无情,有时连鬼都难以望其项背,鬼以诚恳、信任、坦率、真实的心来帮助人,而人所回报的却是欺骗、无义、谄曲、自私的态度。有时人是个满怀鬼胎、比鬼还恐怖的人间恶鬼。

有些鬼虽然凶恶,会伤害我们的性命,但是对于正气凛然的正人君子,或是修持有道的沙门僧侣,无论如何凶厉的恶鬼,也使不出可怕的伎俩。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外面的鬼不恐怖,内心的鬼才可怕。

有一位老和尚正在盘腿打坐时,有个鬼披头散发地跑来扰乱他,老和尚说:“哎哟!这个是什么东西啊?怎么披头散发威仪不整,不好意思见人哪!”

鬼一看,不但没有吓着老和尚,反而被指正了一顿,赶快伸出长长的舌头,现出青面獠牙的样子,老和尚看了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脸孔青了点,牙齿、舌头比我长一些而已。”

P4-5

序言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问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2004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真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今后,我预定在世界各地讲演《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1949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1975年,在台北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军营,从国内到国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讲演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巢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讲演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讲演集》,共有四册,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讲演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讲演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讲演集讲说时隔已近三十年,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但是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不以演讲方式呈现,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教与人生》、《佛法与义理》、《佛教与社会》、《禅学与净土》、《生死与解脱》、《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八册,总字数一百余万字,因内容多与人生有关,故取名为《人间佛教书系》。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仍将讲演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之所以将此套书名为《人问佛教书系》,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度众都在人间;佛教本来就是佛陀所说,本来就是“人间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诲,无论所写、所言、所行,心中不时系念众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死与解脱/人间佛教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星云大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26335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8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85
13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