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师牛堂艺语(艺术大家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可染是跨越现代、当代和新时期的知名画家。他专注的题材是牛,因此给自己画室题的室名是“师牛堂”。他提出“苦学派”的说法,对“苦学”的精神多有强调和赞誉。本书内容分为学艺忆念、国画品悟、函辞序语、跋录印释等,充分展现作者丰富的艺术世界和艺术精神。因作者平时文章写的并不多,因此本随笔中编选的内容多为弥足珍贵的史料,作品图文并茂。

内容推荐

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一些绘画大家因为个人的性情或艺术的追求而喜于某一题材,李可染专注的题材是牛。他给自己画室题的室名是“师牛堂”,对照他爱牛的理由,李可染的随笔风格也可以用牛的精神来概括,即:形容无华,气宇轩宏。

他的随笔文字朴实无华,立意气宇轩宏,还是珍贵的“苦学派”史料,本书内容分为学艺忆念、国画品悟、函辞序语、跋录印释等,充分展现作者丰富的艺术世界和艺术精神。因作者平时文章写的并不多,因此本随笔中编选的内容多为弥足珍贵的史料,作品图文并茂。

目录

辑一 学艺忆念

 自序略历

 国画大家白石老人——为庆祝他的九十寿辰(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而作

 谈齐白石老师和他的画

 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在林风眠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日)

 我从艺术前辈们学到什么

辑二 国画品悟

 谈学山水画

 漫谈山水画

 谈中国画的改造

 谈艺术与生活

 传统、生活及其他

 临摹辅导讲稿

 云冈石刻的印象

辑三 函辞序语

 “苦学派”画展前言

 “北京国际水墨画展”前言

 在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开幕词

 在徐州修复李可染旧居剪彩大会上的讲话

 我的话——一九八六年“李可染中国画展”前言

 在“李可染先生为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捐款仪式”上的讲话

 代序——一九八八年七月致汪占非先生的信

 为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捐款的信函

辑四 跋录印释

 画跋

 印语释义

形容无华 气宇轩宏(编后记)

试读章节

不少的青年美术工作者参观了齐白石遗作展览会,要我谈谈白石老师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我是白石老师的一个小学生,也应该对这个展览会进行一次认真的学习。我前后在展览会上看了五个整天,对着老师的遗作真是思绪万端,不知从何说起。现在就谈谈我的一些感想的片断。

我想不论是谁,当他走进了会场,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有一股清新蓬勃之气,雄强健壮的力量扑人眉宇,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阂,仅这一点就与一些其他老的传统国画有所不同。

我很欢喜白石老师九十几岁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这里我不能说这张画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的神似,我感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的那种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

有风园柳能生态,无浪池鱼可数鳞。

此是人生行乐事,夕阳闲眺到黄昏。

这是老舍先生收藏的《钓丝小鱼图》的题句。画的上部占着很大的篇幅,只画一根被微风吹动的钓丝,下边几条淡淡的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看来画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很难用语言表达那绝妙的意境——晚凉风中,一天的暑热刚刚过去,还留着一丝余霞,人在塘边观看游鱼,满纸是诗的意境。我站在画前,不禁忆起了自己的童年,说忆起了童年似乎还有点不大恰当,应该说是嗅到了童年时代的气息。画上那一根线,看来是一根真实的线,但又觉得不应该说它是一根真实的线,哪有一根真实的线能给人那样美妙的感觉呢。这张画使我们深深感到白石老师的感觉锐敏和感情的真挚。

白石老师的作品,哪怕是极简单的几笔,都使人感到内中包含着无限的情趣。过去他曾给我画过一幅大画:玻璃杯里插着两朵兰花,花头上下相向,上边题着“对语”两个字,真使人感到是“含笑相对,窃窃私语”。画展中有一小幅放牛图,前面一片桃林,草坪上几头水牛或卧或立,老牛的背后还跟着一头小牛,寥寥几笔就描画出一片春色的江南。老师画的花卉迎风带露,欣欣向荣。记得一次我陪一位印度的著名诗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要穿出一只蝴蝶。……”等了一下,他又说:“这不仅是一枝花,这是东方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颂。”

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白石老人一挥”几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是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比如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在旁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这些字画悬挂了起来,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

从这里,使我想到了老师的为人。他平时不喜欢讲话,也不大会应酬,没有一点那种艺术家自视不凡的气派。我想任何人最初和他会见了,都会感到他是一个朴朴实实平平常常的人,可是同他处得久了,就会认识到在那平平常常里面包含着很不平常。P12-14

后记

形容无华 气宇轩宏

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一些绘画大家因为个人的性情或艺术的追求而喜于某一题材,当代最著名的例子是齐白石的虾子、徐悲鸿的马等,作为齐白石的学生,李可染专注的题材是牛。他给自己画室题的室名是“师牛堂”,他请当代印家唐云为此治印,并自释:“给予人者多,取于人者少,其为牛乎。”1962年作《五牛图》时,他说得更加详细:“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儒子而不逞强。吃草挤奶,终身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性情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李可染爱牛是他艺术追求的自况,“稳步向前,足不踏空”也确实能够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出他的艺术风格。对照他爱牛的理由,李可染的随笔风格也可以用牛的精神来概括,即:形容无华,气宇轩宏。

首先,文字朴实无华。李可染十六岁起在上海私立美专念书,以后师从的大师多,经历的大事也多,这样的经历放在一般人手里一定是笔下生花的题材,可在他的笔下却完全不见刻意修饰的痕迹。比如他记载徐悲鸿和林风眠的初次见面:“有一天,我要到徐先生家去,我跟林先生讲:我今天要到徐悲鸿家里去,咱们一道去好不好?林先生说:我跟你去。林先生到了徐家,徐先生一开门,我就介绍林先生来看您,徐先生一听非常震惊,马上请林先生进到房间,话没说几句,徐先生就说:我三天后摆一桌盛大宴席请先生。确实三天后就请了林先生,我与李瑞年等几个学生作陪。从前的大艺术家是互相瞧不起的,你叫我先去看他,这怎么能行呢?这说明林风眠的心胸很开阔,这很不容易。而徐悲鸿的心胸也很开阔。所以这件事情,我认为应当在艺术史上大书特书。”两位开风气艺术家的见面盛况,就这样被平平常常地记录下来,事件后面的评论更是直白,无一点渲染的成分。

其次,立意气宇轩宏。李可染的文字不事雕琢,但在文章结构上视野开阔,一派大气。比如在探讨艺术创作复杂性时,他举了徐悲鸿画荷花的故事:“实实在在地说,艺术这件事‘火候不到’,思想感情就表现不出来。因之也就很难产生真正感人的力量。徐悲鸿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同我谈过这样的话:他说他生平很喜爱荷花,可是从来不敢去画它。假若真正要画的话,就需要买十刀二十刀纸,把这些纸都画完了,他就可以真正地画荷花了。我觉得这是发人深思的经验之谈。假如有人认为美术工作者只要有了思想、生活,和一点写实的技巧,就可以如探囊取物似的把一切都画好了,那就是把艺术创作这件事看得太简单了。”徐悲鸿不画荷花,这本来是一段掌故,但李可染叙述中与艺术创作的“火候”联系起来,立意一下高了起来。

再次,珍贵的“苦学派”史料。李可染是跨越现代、当代和新时期的画家,而且他基本上没有离开过主流画家群体,加上他平时文章写得并不多,所以他随笔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弥足珍贵的史料。特别是他晚年提出“苦学派”的说法,他不多的文字中就更显出他的艺术精神。我们细细梳理的话就会发现,他的文字中对“苦学”有着特别的感情。比如他记晚年黄宾虹的创作:“在他近九十岁的高龄患了严重的内障眼疾。已是伸手不见五指,可仍然坚持作画不息。因此这时作品的题字错乱模糊、不易辨识。有的把两三个字重叠写在一处,一张画画了正反两面。在黄先生逝世前一年的夏天,我到杭州去看他,一天晚上他在灯下一口气就勾了八张山水的轮廓。前辈老师用功之勤苦,实在非我等后辈可及。”其他如孙佐臣数九寒天练琴、盖叫天骨折后苦练恢复等,皆为对“苦学”的强调和赞誉。这些文字,可作史料看,更可以作“苦学派”的精神看。

李可染的故乡是徐州,这里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号称徐淮大地;同时,这里也是水文化古城,境内属于古淮河水系,有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徐州成为我国传统的农业重镇,李可染爱牛是地域传统使之然。“形容无华,气宇轩宏”,李可染的文章有此特色亦是得江山之胜。感谢江苏文艺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的选题,使读者可以领略到大家的手笔。

汪小洋 迟广超

二○○八年暑假于上海大学泮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师牛堂艺语(艺术大家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可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31326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