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知道光在哪里
内容
编辑推荐

做人、演戏都是一门修行,坚持、放弃都是一种境界。

几十年来濮存昕参演了数十部话剧,塑造了《雷雨》《李白》《哈姆雷特》《茶馆》《建筑大师》里形色各异的人物形象。曾分别两度获得文华奖和梅花奖。他还在《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鲁迅》《英雄无悔》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主角,并凭借《一轮明月》《光荣之旅》中的角色获得电影华表奖以及电视金鹰奖。

迄今第一次,濮存昕倾情书写自己的艺术与人生!

内容推荐

老象的眼睛低垂着从车边走过,四条腿每踏一步我都有震感。我觉得特别美。我知道,老象在离去的时候,就是这样离开象群慢慢走,最后连遗骸都找不着。还有老子,是骑着青牛出关而逝。最后的告别都应该是这样的,慢慢歇息——属于你的会议结束了,属于你的酒席也散了,该放弃的就放弃。如果我们愿意做智者,还是像头老象那样在大自然中慢慢走,慢慢地隐去……

目录

独白 好汉总提当年“勇”

对白 演员——被角色提升

旁白 我知道光在哪里

后记

试读章节

有人说,当你发觉自己爱回想往事了,说明你已经老了。爱参加同学聚会了,爱对下代人摆老资格,经常把“我们当年如何如何”挂在嘴边,或者像我这样,想出一本自己的书了,就真到了一把年纪。行走匆忙的人生,当你驻足思量:咦,我怎么就走到这了。眼瞧着镜中的自己:“我当年可不这样。”

我童年最初的记忆是东单附近的内务部街,打从记事儿起,我家就在那儿。内务部街,顾名思义,是北洋政府的内务部所在,不过,说是街,并不走公交车,只是个胡同。这条胡同有著名的北京二中,有时车水马龙,是因为巴基斯坦大使馆在胡同的中间儿。姜文拍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的总政五号大院就在胡同东口。我家在胡同西口第一个门,日式的两层小楼,是我妈妈所在的中国人民银行宿舍。二楼我家住,楼下还有两家。那时,我爷爷还健在,他个儿很高、人很清瘦,还留着一撮胡子。他曾是光绪年间山东大学堂早期毕业生,在北洋军阀时期出任过江西财政厅长,后来到东北做过两任赈灾县长,“九一八”日本人来了,他来到北平。1942年辞职,赋闲在家,以变卖字画为生。爷爷从政期间的记录一直都很清廉,个人生活中,也从不置房产,意在不给儿女后辈留下不孝孽债。现在我父亲的书桌抽屉里还有祖上传下的一方印章,刻着五个字“清白吏子孙”。看着它,便会想到我爷爷。我们濮家祖上的事儿我知道的不多,但知道有一方玉玺,是皇上赐的。同治年间,我们濮家出了双榜进士,皇上做表彰,就赐了这方玉玺,后来被我爷爷在1951年抗美援朝时捐给了政府。

内务部街邻着史家胡同,以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家的祠堂命名。我上的史家胡同小学就在这座祠堂的遗址上,北京人艺的宿舍院儿也在这条胡同。人艺子弟全在这里上学。谁的爸爸、妈妈演哪出戏,扮什么角色,学校老师都门儿清。学校还经常请人艺演员到学校作报告,我父亲也是受邀的演员之一。父亲来学校作报告那一次,我大概正上三四年级,是个夏天,正在操场上玩,就看到校长引着我爸走向礼堂。他那时刚刚在广播电台朗诵过长篇小说《红岩》,一段时间每天中午十二点半的电台小说连续广播节目中,都能传出我父亲朗朗的播音。我也是在那会儿知道了江姐、许云峰这些英雄的名字。学校请他来,自是作革命烈士的主题报告,听讲的都是老师和高年级同学。我在礼堂外,听到了他在台上讲,台下是一片片的掌声。第二天很多同学问:昨天作报告的是你爸爸吗?我表面装得没什么,心里却乐开了花——作为演员的儿子,那种被关注的荣耀。

对于父亲是个演员的记忆,最早缘于他带我去人艺。20世纪60年代初,各家生活都挺困难,干什么都得精打细算。我喜欢跟父亲到人艺食堂吃饭,觉得那儿的饭好吃,比家里的好吃,一顿下来还花不到两毛钱。去了就有人跟我父亲打招呼:你好。哦,这是昕昕,又长高了啊。小时候做孩子的总是免不了被要求有礼貌地叫人,慢慢地就认识了许许多多做演员的叔叔阿姨。再有就是到剧院洗澡。那个年代家里没条件,就借父亲演出的机会去剧院洗。这当然算走后门,按规定是不许的,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一点头也就过去了。后台有个姚大大,人特别好,再平凡的事都认真对待,干得特别的细心周到,人艺有许多这样了不起的工作人员。姚大大特别喜欢孩子,看你来了,胡噜一下你的脑袋,笑呵呵的,我也就进去了。

父亲洗完澡就上台,我则赖在后台化妆间玩。后台有许多道具特别好玩儿,尤其是排战争戏时,有各种各样的道具枪。人艺的道具枪可都是真的,只是没撞针。玩多了,看会了,就特想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枪,于是就在学校的犄角旮旯找,找到一块大小差不多的木头,硬是抠出一把枪,还用锉刀把弹槽锉出来,手柄那儿再刮出些鱼尾纹,还用墨汁刷黑。总之弄得像那么回事儿,挺得意。慢慢地一点点发现,和戏有关的东西实在太神奇了。就说我父亲吧,演个八路军,就会到部队体验生活,穿着一身军装,没衔儿没星地往外走,胡同里的人看了就问:怎么,当兵啦?他回答一句:体验生活去。就坐上人艺的大车走了,牵走许多羡慕的眼光。

还有一次,父亲从剧院回来,带了一盒油彩给我们化戏妆。先给我弟弟化上一个孙悟空,完全是京剧勾脸那种画法;给我姐姐化了个花旦;我呢,被化成小生妆。第一次上妆,心里那叫兴奋。趴在二楼窗前,惹得胡同的人都仰脸看。美了一天,直到睡觉前才舍得把妆卸掉。

P3-5

后记

早春三月,十一届全国政协我荣幸连任,结识了一位新委员——南京大学的“小师”级雕塑家吴为山。何故称“小师”,因为他只有四十来岁但其作品令我肃然起敬。也因为现而今自称或恭维大师名号已有些俗,而小师又尊重,又亲切。当翻开他送我的画册,我一下子被震住了。在他称作写意雕塑的一件件作品中,多是文化艺术巨匠的塑像,有弘一法师、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这些故去的大师们被青铜塑成,安放在空的空间,自然有种寂寞、孤独感,而为山创意的独到和技法的自由,又准确生动地表现出这些真正的大师内心深处慷慨独不群的个性气质。我一下脱口而出:“大师内在精神中都有一种远离。”说完我马上意识到这句话又是对自己说的。想来自己的当下,那四处的繁忙,积极投入也好,尽情享受也好,这样的生存状态一定与这些被塑成像的大师们的内在气质相距甚远,也与艺术家应有的宁静致远、积蓄创作能量的修持有了些违背。我非大师,但有见贤思齐之意,追其项背,想当个知识分子而已。经几番思量,我想出了解释:“内外有别,人生两手抓”的处世态度,即努力努力再努力;而内心留下一亩三分地,宁静宁静再宁静。这样仿佛才有了些安然……

记得年初,除夕夜,春晚看完,爆竹燃尽,睡前静想过去了的一年,聊以欣慰的是纪念话剧百年的百场演出将要完成,再想新的一年中这本书已拖延太久,让我放心不下。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动意立项到现在,因为我的拖拉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现在总算差不多到“收官”阶段了。回想前后一起聊不下十几次,分头撰写,来回修改不知多少遍,最应该表达我的敬与歉的是本书责任编辑周秀春女士。她始终怀着真诚,当我一再失约交不出稿子的时候.她总是对我宽容;同时又瞪圆了眼睛给我期望。我真的要在此向三位合作者道歉,逢上话剧百年的纪念演出,好像一年来我天天在背词,哪能静下来写东西。现在终于接近完稿,我想小周的心情一定有些高兴了,一定在心里念叨过五个字“太不容易了”!也许,这是她做过的最难的一本书吧。

感谢童先生和小宁,我知道大家的心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和这个叫濮存昕的人联在一起,消磨了太多的心思,谈他、琢磨他、写他。小宁每日自身的工作很忙,而且我觉得她是有些清高、很在乎独立性情的人,能应下为我写点什么着实令我惊喜。童先生一直是我的师长。他对人艺、对戏剧的热爱生出了对我的呵护。他一直在关注我的进步,我的每部戏他都来看,都有评说,令我受益。上一本《演员濮存昕》就是童先生引领我写出了很多平时没有悟到的妙理。

现在白纸黑字基本上不再改了,我突然有些忐忑,很多不可言状的灵感与奇想,现在不可更改地要印在书上了,像无心而浮的云画在卷上,还是云吗?也像一个“臭棋篓子”在重围中往棋盘上摆上一颗棋子,又犹豫起来,担心出了手,漏洞就现出了。也好像这些文字从口里流出,笔尖写下,上了机器一印,就不归我了,如同送十几万个字的朋友远行,有些舍不得。得了,好坏就是它。《我知道光在哪里》现在献于读者面前,真诚地希望,曾是观众的读者或将是观众的读者多多指教吧。

2008年夏 濮存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知道光在哪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濮存昕//童道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09950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8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7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