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响洪的《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一书,是一部选题很有价值、内容非常丰富和颇有创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论文集。
该文集视野开阔,从研究对象上来看,既有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理论研究;从研究类型上看,既有表演艺术研究、造型艺术研究和民俗文化研究等,也有人们长期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抢救与保护机制研究。尤其是对地方文化的研究,更是表现了作者的敏锐感知与深刻洞察,如对“老字号”与地方商标、民俗及地方产业的研究等。
图书 | 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许响洪的《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一书,是一部选题很有价值、内容非常丰富和颇有创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论文集。 该文集视野开阔,从研究对象上来看,既有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理论研究;从研究类型上看,既有表演艺术研究、造型艺术研究和民俗文化研究等,也有人们长期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抢救与保护机制研究。尤其是对地方文化的研究,更是表现了作者的敏锐感知与深刻洞察,如对“老字号”与地方商标、民俗及地方产业的研究等。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破帚上的风景(代自序) 【卷首语】所谓“非物质文化”与“非常态” 【问艺篇】表演·造型·民俗 中国戏曲之“哥德巴赫猜想”——“五行”说与戏曲兼及东西方古代艺术哲学背景比较 从《月荫轩谱》看中国民问音乐“流变”与“同宗”——浙江慈溪观海卫民国手抄工尺谱曲目流布浅考 程朱理学兴盛与汉族舞蹈之式微 《风临大地》:现代中国城市雕塑设计的又一个范示——黄震于山东潍坊城市雕塑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现与妙用 现代水墨七问——关于木鬼《纠缠》与《听蛙》 鲁峰画·苦瓜话——“破格”的国画小品《春风润雨》 书法“阴阳”廿四说——以颜真卿《刘太冲帖》(节选)为参照 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库淑兰与她的两幅剪纸代表作 《剪花娘子》和《空空树》 根雕“模糊”说 抚根录——象山竹根雕美学研究论纲 学术目光下的“金银彩绣” 【循理篇】学理·事理·地理 传统民问艺术的几个基本特征——借库淑兰剪纸所探讨的 比喻——中国古代事理的表述方式及其他 帝王的期待——三任淮南王谋反与六安之“安”别考 【格物篇】传承·保护·整合 民间自觉与学术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共学术服务体系建立问题 城市元宵灯会恢复及其主客体问题把握 “活态保护”与宁波元宵民俗文化资源整合——关于打造“中国(宁波)元宵灯会”文化产业基地与品牌的设想 【致知篇】名戏·名角·名句 古戏文中的传统文化事象考察——以《汉宫秋》、《窦娥冤》、《长生殿》名句为例 作者/作品简介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响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西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3749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8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