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曾国藩做人学胡雪岩做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代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

曾国藩和胡雪岩的成功在于他们都拥有一套为人处世以及经商的绝学,这使得他们能从常人之中脱颖而出,并开一代风气之先,成就其丰功伟业。

这些绝学是他们历经官场、商场磨难之后精心提炼出来的,是他们对人生成败得失的一种深刻总结。同时,这些绝学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表达了他们对变幻莫测的人生现实的深刻感悟,不但指出了一个人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指明了一个人达到内圣外王的道路。这些绝学,对于今天那些想要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内容推荐

做人要学曾国藩。曾国藩一生,不是在险恶的官场中搏斗,就是在战场上厮杀,历尽周折沉浮,极尽人生睿智。其成功不在外表,而在于其做人的境界很高,处世的功夫很深,老成练达,能屈能伸,可方可圆,深谋远虑。所以才能在战场上躲过明枪暗箭,在官场上能够步步为营、节节走高,在人场中如鱼得水。人生达到这种境界,体现着经过多少年的修炼得来的内功。

做事要学胡雪岩。研究胡雪岩做生意的策略和方法,便可发现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胡雪岩的头脑“诡计多端”,经商手腕灵活善变,用人的手法高人一筹。他做事胸襟开阔,手笔恢弘,胆识过人,善结人缘,巧于笼络,所以做起事来路子广、人气旺,能够出人头地成大事,成为清代第一富商。

曾国藩、胡雪岩身上所体现的做人做事智慧,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汲取他们的智慧方法,灵活运用,就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深谙做人做事之道,便能够泰然自若,在社会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目录

第一章 曾国藩:做人要坚忍,打掉牙和血吞

君子立于世,非忍不可

打脱牙,和血吞

忍常人所不能忍

男人要有倔强之气

人生就是忍受与等待

危急之际不要靠别人

刚柔相济,才能长久挺立

成与败只是一种临时的结果

忍是成功必经的修炼

第二章 胡雪岩:做事讲门面,场面越大越好

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

善于“赔本赚吆喝”

商人要学会舍财扬名

“身价”可以增强竞争力

替国家、百姓操点心

场面越大越能吸引人

招牌叫响,黄金万两

生意要做得既诚实又热闹

守住面子和招牌

第三章 曾国藩:做人须谨慎,时刻夹住尾巴

深藏不露,委蛇致远

涉危蹈险,如履薄冰

事事谨慎,三思而行

万众瞩目,不可不慎

仕途其实是危途

不必要的险不要冒

用缓字诀对急难事

恶欲会把人带入陷阱

勇于改过,不夸大言

有所为,有所不为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别让功名成为拖累

智者要学会守愚

第四章 胡雪岩:做事凭胆量,刀头血也敢舔

好汉不甘受制于人

刀头上的血也要去舔

越怕越误事,索性大胆去闯

与其待时,不如乘势

心中有谱,稳扎稳打

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不冒险隐藏着极大风险

每走一步都需要魄力

敢于做必要的牺牲

第五章 曾国藩:做人须仗义,收拢人心最重要

大人不计小人过

驾驭悍将须因人而异

做官要有些胸襟

敢于承担大的风险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投桃报李,连环相生

用心明辨“诚伪”

提倡平实,提防假面

对有实力的人多栽培

尊严比金钱更有用

第六章 胡雪岩:做事靠关系,什么人都敢用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做买卖不能一日无靠山

三教九流都要结交

结交关系要舍得破费

用人也是“一分钱一分货”

一要齐心,二要人缘

看人不能拘泥于一点

关键是要用靠得住的人

用人不要光看面子

大才要大用,小才要小用

上下同欲,无往不胜

第七章 曾国藩:做人要厚道,不可争强斗狠

争强斗狠是做人之败

给对手留一条出路

自以为是,多言必失

拙诚可以战胜巧诈

为人不可太精

息事宁人,化解纷争

超人品性是这样练成的

待人交友要有弹性

求大同存小异,是大器量

不要轻易得罪人

低调对待敌意

不要搞成“你死我活”

第八章 胡雪岩:做事要活络,贵在随机应变

生意一定要做得活络

从不同的篮子里拿鸡蛋

在钱眼里巧妙地荡秋

从变化中找到机缘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把握时局是头等大事

最要紧的是发现问题的眼光

盘算整个局势

不动如山,动如雷霆

第九章 曾国藩:做人要豁达,站得高看得远

开阔胸襟。增强气度

做人不能缩手缩脚

一个“淡”字值千金

减省一份,便超脱一分

机会到来,乘势而上

谋大事要凭借三种“势”

人生规模要宏大

站得高,看得远

强者气质就是实力

不争一时之短长

第十章 胡雪岩:做事想得开,赢得起输得起

为人要做有脸面的事

输不足泄,赚不足狂

越是难事越要沉住气

赚钱一定要走正道

人要役物,不为物所役

经商有得必有失

心胸狭隘做不大生意

试读章节

君子立于世,非忍不可

曾国藩的一生靠坚忍成就了他的事业。青少年时代靠坚忍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到中年以后更是靠“坚忍”战胜了磨难。

曾国藩一生虽不能算是立下万世之功,但也成为“古今不一二睹之大人物”,这和他终身所奉行的也是为人们所推崇的“坚忍”是密不可分的。

“坚忍”者何?刚强牢固为坚,勇毅强挺为忍。君子持威重,执坚忍,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忍所不能也。坚忍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外无敌,内大治,厚道载物乎?这就是曾国藩的坚忍。

1854年11月27日曾国藩在给他诸弟的信中说:我自从服官及办理军务,近几年来,心里常常有郁屈不平的感受,每每仿效母亲大人指腹示于儿女们的样式日:“这里边蓄积多少闲气,无处发泄。”那些往年的许多事已不全记得了,今年二月在省城河下,凡属我所带领的兵勇仆从,每次进城,必定遭痛骂毒打,这种情景都是四弟、季弟亲眼所见。谤怨之声沸腾,万口讥笑嘲讽,这也是四弟、季弟亲眼所闻。自四月以后两弟不在这里,景况更加令人难堪。我只有忍辱包羞,屈心抑志。

曾国藩的一生靠坚忍成就了他的事业。青少年时代靠坚忍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到中年以后更是靠“坚忍”战胜了磨难。

曾国藩在江西带兵的时候,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当时虽是督师,实居寄客的地位,筹兵筹饷,一无实权,二无实力,州县官都不听他的话,各省督抚又常常为难他,只有胡林翼是诚心帮他的忙。湘军将士虽也拥戴他,可是他们的官级,有的比他还低,他好像一个道义上的统帅,当然是经不起败仗的。这时曾国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忍。他在父亲去世,弃军回籍奔丧,甚至欲急流勇退的情势下,耐心地听取了朋友的规劝,并且深深地做了自我反省。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同时,曾国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事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后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由于改变了处世方法所带来的收获,这些处世方法,无非是“坚”中多了一些“忍”,结合时势把“坚忍”二者的关系处理得更为妥帖了。为此,他说:“兄白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大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靠这种坚忍曾国藩终于走出了那种阴霾笼罩的心境,度过了那段痛苦的日子。因此曾国藩在他的处世人生中,特别偏爱“坚忍”,他说:司马迁崇尚黄老,敬仰游侠,班固以此来讥讽他,确合事实。敬仰游侠,所以多次称赞坚忍卓绝的操行。比如屈原、虞卿、田横、侯赢、田光以及贯高都是此类人物。

对于曾国藩的坚忍,连王闿运写《湘军志》时本想讥讽曾国藩,都终为其感动:1878年2月21日云:“做《湘军篇》,颇能传曾侯苦心;其夜遂梦曾。……”27日云:“夜观览涤公奏疏,其在江西时,实悲苦,令人泣下,然其苦乃自寻得,于国事无济,且与他亦无济。且吾尝怪其相法当刑死,而竟侯相,亦以此心耿耿,可对君父也。余竟不能有此愚诚。‘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出师表》无此沉痛。”

“坚忍”是两个奥妙的字,“坚”可理解为锐于进取,挺而不软弱;“忍”可理解为持之以恒、能屈能伸、不计屈辱。体现在深受曾国藩影响的李鸿章身上,“坚”字可达到拼命的程度。“拼命做官”是曾国藩送给李鸿章的雅谑,后此论不胫而走,天下人无不以为惟妙惟肖。清史官为李鸿章立传,也用“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概括他只想升、只想进的拼劲。李鸿章少年时言志,也说:“我愿得到玻璃大厅七间,都敞开明窗,让我在里面办公。”但他拼命了却了此愿后,却不以此为足,又拼命去追逐新的目标。曾国荃就十分羡慕李鸿章的这股拼劲,羡慕李“具办事之诚,有任事之量”,说李易于取得成功。李鸿章身上的“忍”字是与屈辱连在一块的,尽管他外表并不谄媚,倒是气宇轩昂,一派雍容华贵的风度。他除了屈于封建皇朝,还屈于列强,如果中国国力强,他或许真的会扮演中国的俾斯麦。但中国太弱,他和上海势力无力回天,他带头搞的洋务运动也不能使中国强大。因此,李鸿章的忍要忍到甘愿演小丑的地步,1862年李谈他的洋务外交时说:“与外人杂处,每到十分饶舌时,用痞子耍赖手段,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这套法宝李鸿章40年如一日地搬用。甲午惨败,他的洋务军事大业毁于一旦,亿万国人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按说他不忧愤而死,也该忧愤而疾了,但他却照样赴日乞和。在马关,他遭到了日本浪人的枪击,脑袋上鲜血淋漓,但即使如此,他仍嬉皮笑脸、死乞白赖地乞求日方谈判代表伊藤博文等削减赔款数目。这种九折臂三折肱的忍性非常人所具,难怪在一些传记中他被描述成冷血动物。他到1902年还说:“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痞子腔系皖中土语,即油腔滑调之意。忍到这种可悲可憎的腔调,只能用“畸形”二字来形容。P3-5

序言

人生如战场,做人的境界不可不高,处世的功夫不可不深,做事的手段不可不老辣。

然而很少有人用心琢磨做人做事的道理,直到摔了跟头、吃了亏,才叹息自己缺少经验,缺乏历练。其实做人做事可以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古往今来总有一些高人,得到他的指点,你就会少碰壁。

现在你面对的就是这样两位高人。

晚清时期,中国出现了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政界的曾国藩,一个是商界的胡雪岩。他们二位处世功夫之深、经商手段之妙,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近代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对二位顶礼膜拜,时至今日,民间还有着“处世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

学这两人什么呢?一方面是学做人,一方面是学做事。

做人要学曾国藩。曾国藩一生,不是在险恶的官场中搏斗,就是在战场上厮杀,历尽周折沉浮,极尽人生睿智。其成功不在外表,而在于其做人的境界很高,处世的功夫很深,老成练达,能屈能伸,可方可圆,深谋远虑。所以才能在战场上躲过明枪暗箭,在官场上能够步步为营、节节走高,在人场中如鱼得水。人生达到这种境界,体现着经过多少年的修炼得来的内功。

做事要学胡雪岩。研究胡雪岩做生意的策略和方法,便可发现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胡雪岩的头脑“诡计多端”,经商手腕灵活善变,用人的手法高人一筹。他做事胸襟开阔,手笔恢弘,胆识过人,善结人缘,巧于笼络,所以做起事来路子广、人气旺,能够出人头地成大事,成为清代第一富商。

曾国藩、胡雪岩身上所体现的做人做事智慧,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汲取他们的智慧方法,灵活运用,就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深谙做人做事之道,便能够泰然自若,在社会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作为晚清封建时代的人,曾国藩和胡雪岩都有其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用今天的眼光和价值观来看,二人的许多做法,既不光明磊落,也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我们学习曾国藩、胡雪岩的做人做事智慧,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能简单仿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曾国藩做人学胡雪岩做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司马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98060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