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社会群体与海洋社会经济变迁
内容
编辑推荐

社会史以人为研究主体,经济史强调生产力对上层建筑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这两大理论是本文行文的出发点与归结点。作为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工作,如果忽视人在社会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诸如文中涉及的蛋民、驻军、农商人群、海盗和西方人的经济行为,那么就很难展现历史的原貌。因此,论文以人为主体,重视人在伶仃洋区域海洋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考究明清时期生活在伶仃洋区域的各类人群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以及各类人群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再现该时期这一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变迁的轨迹。

目录

绪言

一、学术界有关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回顾

二、本文研究思路

三、本文研究方法、史料运用

第一章 伶仃洋及其沿岸地区的区划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糅合下的地理区域变化

一、伶仃洋海域由狭义到广义的扩大趋势

二、气候对海域及其沿岸的影响

三、伶仃洋岛屿及沿岸地带的变迁

 第二节 历史时期伶仃洋区域行政区划的演变

一、先秦时期的人类活动

二、秦汉至隋唐王朝介入下的开发

三、宋元行政区划演变

四、明清行政区划的调整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的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洋开发的人口构成

一、省内人口的流入

二、外省人口的移居

三、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二节 海洋开发的商业化趋向

一、围海造田及其沙田经营方式的演变

二、赶海逐利的商业浪潮

 第三节 不同族群在开发中的冲突与融合

一、水陆之争下的昼民寻求社会认同

二、陆陆之争下的血缘、乡土认同

三、海陆族群的共同信仰:以南海神信仰为例

第三章 以海为生的水上族群

 第一节 漂浮于伶仃洋的蛋民

一、昼民族群的构成及其与官府的关系

二、昼民的农渔业生产

三、昼民的商业活动及其与陆地的联系

 第二节 游离于官民之外的海盗

一、海盗的界定及其人员构成

二、海盗对伶仃洋海上经济的控制与全球贸易争夺

三、海盗与伶仃洋岛屿的开发

第四章 明清伶仃洋区域外来因素的介入

 第一节 西方人进入伶仃洋区域

一、西方人的构成及其职业分工

二、鸦片战争前西方人的流动与侨居

三、中西正常贸易下的双赢

 第二节 西方殖民者走私的大本营

一、鸦片走私者的乐园

二、英国殖民者以伶仃洋为走私指挥中心

 第三节 伶仃洋沿岸官民对“夷人”之心态

一、爱恨交加的地方官府

二、跨海出国的民众

第五章 海疆设防下的伶仃洋区域社会

 第一节 伶仃洋沿海的军事防务

一、明代伶仃洋沿岸卫所设立与分布

二、清代炮台、营汛的布防

 第二节 海上巡哨与国土观念的延伸

一、明清海上巡哨的制度化

二、海防带动下的造船业兴起

三、军队与海洋走私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社会群体与海洋社会经济变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志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060216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1
169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