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庭中医药养生精华录(2小方治大病)/家庭中医养生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家庭中医药》杂志15年真情实用版!一个好方,受益终身!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放心了!唯一一本面向家庭的国家级中医药杂志!最适合老百姓日常养生,你不可不知的妙招验方全记录!

本书全面述说了中医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养生之道,并详细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细节,让您的养生方式变得更高效。同时,本书还针对30多种常见病的特点,提出科学的中医保养方案,使读者可以更方便地对号入座,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小处方来医治身体的大病,使您在轻松阅读中把握健康与养生之道。

内容推荐

本书既是一本简单易懂的家庭医学读物,又是一本送给自己的养生救命宝典。书中全面述说了中医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养生之道,并详细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细节,让您的养生方式变得更高效。

同时,本书还针对30多种常见病的特点,提出科学的中医保养方案,使读者可以更方便地对号入座,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小处方来医治身体的大病,使您在轻松阅读中把握健康与养生之道。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有求才有健康: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1.顺应时间的养生最高效

 2.您的养生方式由您的体质决定

 3.为什么现代人大多体内有“痰”

 4.因人而异,找准自己的养生方

 5.一“补”到位:胖人和瘦人都要补到实处上

 6.别让体内的“火毒”偷走您的健康

 7.家中有“三法”,治病不求人

第二章 养生重在天人相应:让我们的身体四季如春

 1.春养肝:春来暖洋洋,保肝保安康

 2.夏养心:护佑我们心中升腾的暖阳

 3.秋养肺:让肺更顺畅自然地呼吸

 4.冬养肾:将所有的肾精都藏起来

第三章 人生无处不养生:在生活中养生,在养生中生活

 1.萝卜和姜都是从泥土里长出的板蓝棍

 2.早餐吃温热的食物才能护好“胃气”

 3.服对水果保健药,“果”然最养人

 4.鱼鳞、西瓜皮是我们餐桌上的滋阴圣品

 5.零食也能吃出健康来

 6.老年人如何才能“食之有味”

 7.何以祛病,唯有杜康——酒的妙用法

 8.药从“色”中来:什么样的颜色能治什么样的病

 9.养花养草都养心

第四章 小病可以自己治:亲手抱住健康是自己的最大欢喜

 1.谁不想有一扇明亮的窗——常见眼病的自然疗法

 2.头痛眩晕“百会”好——头晕的自然疗法

 3.将肌肤从危“癣”中拯救出来——皮肤病的自然疗法

 4.轻松熄灭喉咙里的“火”——口干舌燥的自然疗法

 5.“发”随手动——脱发的自然疗法

 6.熬夜应该这样去“补”——黑眼圈、眼袋的自然疗法

第五章 三分治病七分养:谁都可以不出门就祛除慢性病

 1.还喉咙一片清凉——慢性咽炎的保养方法

 2.让过敏离得远远的——慢性鼻炎的保养方法

 3.“铮铮铁骨”有真诀——骨质疏松的保养方法

 4.一定要激发肾的先天潜能——肾脏疾病的保养方法

 5.逐个攻克舌头上的“火山”——口腔溃疡的保养方法

 6.疏通气血的排泄管道——心血管疾病的保养方法

 7.“好吃好喝”就能让气息畅通无阻——慢性支气管炎的保养方法

 8.把更多的气血贡献给自己——贫血的保养方法

 9.点“石”成水——胆结石的保养方法

 10.轻松应对“百病之源”——糖尿病的保养方法

 11.您也可以带病延年长生——癌症的保养方法

第六章 药补不如神补:内心焕发的良善才是健康长寿的正途

 1.健康还是靠自己

 2.观念对了,长命百岁也就来了

 3.知足常乐,和心念一起休养生息

 4.做“乐活”老人:像阳光一样生活

 5.越是“难人”越要学会倾诉痛苦——给男人的健康忠告

 6.有一种药叫“诗药”

 7.还有什么比看破一切更逍遥呢

 8.献给每一位读者的“快乐”健心操

附录1 家庭服用中药小常识

附录2 简易抗衰老体操——给中老年朋友的保养方

试读章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谈起“上火”,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治疗呢?笔者作为一名从医20多年的中医师,针对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谈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上火”指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日常诊疗中,常常有患者对医生说自己“上火”了。这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能听懂的民间俗语。它既不是病名,也不是医学术语,而是一个很泛泛的、几乎概括了全身各个系统疾病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症状的统称。所以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譬如出现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耳鸣、口舌生疮(溃疡)、牙痛或牙龈红肿疼痛、烦躁口渴、鼻流黄涕、咽喉肿痛、干咳少痰或吐黄痰、大便秘结等症状时,老百姓都会称之为“上火”,常去药店买些“败火药”来服用。而这类中成药的说明书所列主治功能及适应症,往往是大同小异,一应俱全,使购药者甚至售药员都很难区分出究竟哪一种药对患者更为对症。因为上述的每一个症状,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病因病机造成。

●中医学对“火”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学把致病因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内因多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外因指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不内外因指意外伤害。《黄帝内经》中的病机十九条,对火的表现描述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显然与人们常说的“上火”,不尽相同。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讲求阴阳平衡,火是五行之一,指一类阳性、热性的事物或亢进的状态。生理性的火为阳气所化,是生命的动力,如少火、命门火等。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表现亦称之为火,而外感六淫中之火则为致病因素,概括地说,“热之过为火、火之过为毒。”

但火有“实火”“虚火”之分。人体阴液不虚而感受实邪,所表现出的阳热症状为实火;人体阴津亏损而出现的一些阴虚阳亢的症状为虚火。前者应使用苦寒清热药(即俗称的败火药),后者则应用甘寒养阴药,滋阴降火。二者在治疗原则和用药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预防“上火”,如何选用“败火药”

正常人体的组织成分有70%是水。因此,水对人体的生命维持至关重要。预防疾病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缺水,水亏则火旺。另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成人应保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的人,必然缺水(伤阴),继而出现口干舌燥、饮食无味、大便秘结等“上火”的症状,这是阴虚火旺所造成的虚火。而市场上的“败火药”多为治疗实火所用,不能滥用,所以在“败火药”的使用上应严格区分其性能功效。如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在中药剂型分类中应属解表清里剂,与防风通圣丸当属同类,能使实热之邪从汗孔外达和从大肠排出。即中医常用的“开鬼门,洁净腑”的治疗法则。它们适用于表闭无汗、大便不通而内热炽盛者,前者清热的功效强于后者。而牛黄解毒丸和西羚丹是属于清里剂,无发汗解表作用,只能使热从大肠排出,后者的清热解毒功效较前者要强。但二者对感冒初起、表证未解者均不宜使用。清肺抑火丸亦属清里剂,偏重于治疗呼吸道炎症,但外感初起和表证未解者亦不宜使用,否则易致表邪闭塞人里迁延不愈。此类以祛邪为主的苦寒药不宜长期服用,邪祛中病则止,一般不超过3~5天,年老体虚者更应慎用。而治疗虚火的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养阴清肺丸之类以扶正为主,可适当延长服药期。

综上所述,平时应该保持心情开朗和放松,饮食宜清淡,忌暴饮暴食及过食辛辣油腻之品,多饮水以补充体内津液,以免上火。如果已经“上火”,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所诊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对症用药,切忌盲目乱用药,以免小“火”没消大病来。

P24-26

序言

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病情虽然不是很危重,但总是久治不愈,时好时坏,再加上症状很多,感觉从头到脚就没有舒服的地方,经常烦恼不堪。其实,当你遭遇身体不舒服的情况,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吃药,而是要找对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中医同西医很不相同,中医的辨证诊断有很强的“个性化”,往往在西医诊断为相同疾病的病人,在中医那里却辨证为完全不同的“证型”,因此处方和药物也不大相同。所以说,中医的辨证诊断不完全是看病人患了什么病,还要了解病人是什么人。廿王就是中医“因人而异”的养生观念。

本书既是一本简单易懂的家庭医学读物,又是一本送给自己的养生速成宝典。书中全面述说了中医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养生之道,并详细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细节,让您的养生方式变得更高效。

同时,本书还针对30多种常见病的特点,提出科学的中医保养方案,使读者可以更方便地对号入座,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小处方来医治身体的大病,使您在轻松阅读中把握健康与养生之道。

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倚天剑和屠龙刀。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庇佑、养护好自己身心的元气,让我们少生病,甚至不生病,这才是养生治病的大智慧。

书评(媒体评论)

与疾病并肩作战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救世主。谁没有为到底去哪家医院就诊而烦恼?谁没有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耗费时间精力?小小良方,简单食材,只求学得一两招急用、备用,足已!每个人都应该把这本好“药方”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在生命的路上,这是最重要的。

——湖北读者 凌国亮

在我没看这本书之前,每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我总是感到特别的心烦。但是当我看了这本书,仅仅看了几页,我的心绪就平和了许多,原来我所有的病痛都是因为我错用了与自己体质不符的“养生方”。我要感谢本书的编者,是他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身体,让我们知道了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父母赐予自己的生命之躯。

——河北读者 王志成

很多人总是不断处于对疾病的恐惧之中,但我们却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这本书带来了祛痛治病的智慧,教会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健康,一个个小验方就能有效地将自己从病痛中拯救出来,受益匪浅!我和我的家人生点小病再也不怕了,依照书中的小方就能随取随用,即刻见效,您绝对值得拥有!

——青岛读者 郭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庭中医药养生精华录(2小方治大病)/家庭中医养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瑞贤//李国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25102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