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如随啼鸟识花情(四时花令中的群芳百卉)
内容
编辑推荐

“漫漫古典情”书系再出新篇!天涯煮洒论坛著名写手江湖夜雨最新力作!天涯首页超十万点击!以才子情怀解密中国古诗词中的花意诗情!

这是来自唐代的花影:映着沉香亭前,一枝红艳醉过李白;万里桥边,冉冉红蕖留过杜甫;崔护惆怅人面桃花何处去?杜牧欣喜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来自宋代的花痕:留着晏殊徘徊过的梨花院落,苏轼留恋过的香雾空廊,李易安憔悴时的满地黄花,朱淑真郁闷时的断肠芳草……

内容推荐

这是来自唐代的花影:映着沉香亭前,一枝红艳醉过李白;万里桥边,冉冉红蕖留过杜甫;崔护惆怅人面桃花何处去?杜牧欣喜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来自宋代的花痕:留着晏殊徘徊过的梨花院落,苏轼留恋过的香雾空廊,李易安憔悴时的满地黄花,朱淑真郁闷时的断肠芳草……

岁月如轮。不知不觉间,流年暗换,梦远心惊。

红尘辗转,我待花开,花可待我来?

目录

花能解语,月可寄情(代序)

 

正月花令:兰蕙芬。迎春初放。

 壹 映水兰花雨发香

 贰 迎得春来非自足

 

二月花令:桃始夭。杏花出。梨花溶。

 叁 桃花依旧笑春风

 肆 一枝红杏出墙来

 伍 梨花满地不开门

 

三月花令:杨花入水。海棠睡。丁香结。

 陆 溶溶春水杨花梦

 柒 睡雨海棠犹倚醉

 捌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四月花令:牡丹王。芍药相于阶。杜鹃归。玫瑰香。蔷薇蔓。茶蘼留梦。

 玖 唯有牡丹真国色

 拾 有情芍药含春泪

 拾壹 泪血染成红杜鹃

 拾贰 嘉名谁赠作玫瑰

 拾叁 蔷薇风细一帘香

 拾肆 开到荼蘼花事了

 

五月花令:榴花照眼。

 拾伍 五月榴花照眼明

 

六月花令:茉莉来宾。菡萏为莲。

 拾陆 茉莉天姿如丽人

 拾柒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七月花令:紫薇浸月。

 拾捌 月钩初上紫薇花

 

八月花令:桂花香飘。

 拾玖 冷露无声湿桂花

 

九月花令:菊有英。

 贰拾 菊花须插满头归

 

十月花令:月季独放。

 贰壹 天下风流月季花

 

十一月花令:山茶灼。

 贰贰 山茶相对阿谁栽

 

十二月花令:水仙负冰。梅花绽。

 贰叁 夜凉弹醒水仙花

 贰肆 一生知己是梅花

 

附:重评十二花神

红尘辗转,我待花开(后记)

试读章节

兰花,和万紫千红的诸多花儿相比,想必是最素淡的了。宋末词人张炎的《清平乐》一词小序中曾写道: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

兰花虽无牡丹的富贵张扬、桃花的娇媚明艳,却有着其他群芳百卉断断不能相比的香气,是众望所归的“国香”。那股馨香幽幽不绝、如丝如缕,沁人心脾。

自有幽香似德人

和诸多花卉相比,其实兰花“成名”最早,《易经》中的句子大家都熟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相传当年至圣先师孔子也曾经是屡屡面试失败的“面霸”,他“历聘诸侯,莫能任”。在归家的路上见兰花默默无闻地生长在隐僻无人的幽谷,不免也喟然叹日:“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这可能是当年孔子最真实的感叹。但后来《孔子家语》中记载时,就有粉饰美化之嫌:“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这话就有点像讲台上的味道了。

《孔子家语》一书有争议,有人疑为后人所作的伪书。但屈原的《离骚》总假不了吧,其中也说:“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我们知道《离骚》中最擅长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的德操,兰作为“天下第一香”哪能忽略?

写此文时,正好电影《梅兰芳》在热映,剧中人大都称梅兰芳的字——“畹华”。这“畹华”的来历,就是从“梅兰芳”的“兰”字而来。说起这个“畹”字,其本意不过就是一个古代的面积单位(一说30亩为一畹,另说l2亩为一畹),如现在常说的顷和亩一般。但因为屈原那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这“畹”字就总和兰花结了伴。所以梅兰芳就取字“畹华”(“华”通“花”)。

秋瑾有《兰花》一诗: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里面就引用了上面我们所说的典故,“九畹”是屈原的典故,“夫子临轩顾”是孔子的典故,知道这些典故,秋瑾这首诗就不难懂了。

兰花不以媚色悦人,却以幽香取胜。所以历来的文人墨客提起兰花,都是心生敬意。元代余同麓这首诗说得好:

百卉千花日夜新,此君竹下始知春。

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

明代薛冈也有一首《兰花》诗,和余诗的意境相似: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以后我们会说到,不少花常常带有多种意象,能“客串”多种角色,而兰花所代表的始终就是“花中君子”的高尚情怀。“君子兰”的大名,孰人不知?(当然严格地说,君子兰和兰花并非一种植物)李白有诗: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元代吴海的《友兰轩记》中称“兰有三善”:“国香一也,幽居二也,不以无人而不芳三也。夫国香则美至矣,幽居则薪于人薄矣,不以无人而不芳则固守而存益深矣。三者君子之德具矣。”

兰花,确是“以德服人”的花中君子。

空谷佳人宜结伴

兰花多生于荒僻无人的幽谷,而且容色素雅,用来比喻甘贫乐道的隐士高人实在再恰当不过了。

元代画家陈汝言有一首诗: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凋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这里说,兰花生在深山之中,虽然寒苦,却也自由自在,一旦为人“欣赏”,移栽高堂华厦之下,根株离开适宜她生长的土壤,再也得不到自然界中雨露的滋润,虽称为爱护,实际上却是戕害。哪里比得上让她自由自在地生长在林壑之间呢?

当我们知道陈汝言的遭遇后,会对此诗更多一层理解,据《明画录》(清·徐沁撰)记载:“陈汝言风流倜傥,有谋略,张士诚据苏州尝参与军事,明洪武初官济南经历,后因坐事被杀,临刑犹从容染翰,人谓之画解。”

看来,陈汝言也是暴虐成性的朱元璋刀下的冤鬼,而他临刑前还从容作画,大有嵇康临终弹广陵散之风度。可惜,他的本意是想做一株远离红尘的幽兰,但天地之大,竞无他容身之处,到头来还是逃不过屠刀加身。

实在是可悲可叹!

兰花独处山间林下,用杜甫的“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一诗来形容也是相当恰当。所以兰花又有“空谷佳人”这样的称号。南宋词人向子翘有一首《浣溪沙·宝林山间见兰》:

绿玉丛中紫玉条,幽花疏淡更香饶。不将朱粉污高标。

空谷佳人宜结伴,贵游公子不能招。小窗相对诵离骚。

清高的兰花,其品格是“空谷佳人宜结伴,贵游公子不能招”,而牡丹花的性情却是“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同样是花,用范伟老师的话说就是“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南宋遗民张炎有首词,道尽了兰花“空谷佳人”的气质,也融进了自己对故国的无尽思念:

国香·赋兰

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结根未同萧艾,独抱孤贞。自分生涯淡薄,隐蓬蒿、甘老生林。风烟伴憔悴,冷落吴宫,草暗花深。

霁痕消蕙寻,向崖阴饮露,应是知心。所思何处,愁满楚水湘云。肯信遗芳千古,尚依依、泽畔行吟。香痕已成梦,短操谁弹,月冷瑶琴。

晚明画家孙克弘笔下的兰花,专学郑所南。他也有《兰花》诗道:“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诗虽然算不得最上乘,但也点出了兰花“空谷佳人”的特质。

P2-5

序言

又将面临几个月的北方冬日,灰云如絮,雾霭沉沉。

这样的日子,心情很容易像郊原里的黄土一般冰冷枯寂。然而,叶子黄时,我们应该想到绿。古人为破解冬日孤闷,有《九九消寒图》一说,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曾提到:“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

意思是说画梅花一枝,共八十一瓣,自冬至日起,每天染红一瓣,这样全染完后就过了整整八十一日,不知不觉已是冬尽春来,花开草萌之时了。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冬天日历。梅可自己画,不会画也不打紧,当时就有刻印好梅瓣图来售卖的,一如现下流行的十字绣。

受此启发,江湖夜雨决定也蜷缩进自己的小屋,在昏黄的灯光下翻一翻故纸堆,找一找古典诗词中的妖娆百花。书中自有花如锦,随心拾缀,如观“万美人尽临妆镜”,寂寥索寞,一时或忘。

百花有七情:所谓“淡云薄日,夕阳佳月,花之晓也。狂风连雨,烈焰浓寒,花之夕也。檀唇烘目,媚体藏风,花之喜也。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欹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

百花有百态:牡丹雍容,富贵之态;莲花高洁,君子之态;菊花淡雅,隐士之态;梅花凌寒,节烈之态;桃花明艳,丽入之态;海棠妩媚,贵妃之态……又有山茶鲜妍、瑞香芬烈、玫瑰旖旎、水仙清绝……更有梨花瘦、玉簪寒、丁香愁、杏花娇……

坡仙曾感慨道:“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而赏花无诗,亦不免让人遗憾。“琴棋书画诗酒花”,历来称为风雅之事,宋入汪元量曾写道:“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对花对酒,虽为赏心乐事,但有道是“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苦夫内酒越茶及一切庸秽凡俗之语,此花神之深恶痛斥者,宁闭口枯坐勿遭花恼可也”。所以,“酒”和“花”挨在一起,恐怕没有“诗”和“花”靠在一起更令花神快意。“主人好事能诗”,乃是“花快意”凡十四条之一。

对花可解语,对月可寄情。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踏不尽的是桃蹊李径,绝不了的是惜花心性。又闻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来寻万首佳句,博百花春风一笑。

后记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楼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

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

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

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这是一千五百年前庾信笔下的春光,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次春风来去,花开花落。花瓣雨落地无声,化为春泥。难道真是花开花谢总是空?梦里落花知多少?我俯首拾起古人留下的旧纸,依然寻得到那残留着的幽远馨香。

这是来自唐代的花影:映着沉香亭前,一枝红艳醉过李白;万里桥边,冉冉红蕖留过杜甫;崔护惆怅人面桃花何处去?杜牧欣喜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来自宋代的花痕:留着晏殊徘徊过的梨花院落,苏轼留恋过的香雾空廊,李易安憔悴时的满地黄花,朱淑真郁闷时的断肠芳草……

岁月如轮,来往何急!多少次风住尘香花已尽,多少次落花风雨更伤春!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诚然,春去春回来,花落花会再开。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不知不觉间,流年暗换,梦远心惊。

写完本书中的最后一个字,迎来了一场春雪,却依然没有见到早春的花开。然而,经历了寒风冷雪,经历了枯寂阴暗,终会有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一任往事蹉跎,但愿花再开的那一刻,我不会再错过。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

红尘辗转,我待花开,花可待我来?

江湖夜雨

2009年2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如随啼鸟识花情(四时花令中的群芳百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湖夜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56311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8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