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是近代中国明清史研究的开创者,成就卓著。本书虽为讲义,但却是第一次用新体裁系统地讲述明代历史,作者以《明史》考证明朝史事,并引证明人文集、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内容充实,并具有极明显的学术深度,对后辈学者影响极大。
图书 | 明史讲义/世纪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是近代中国明清史研究的开创者,成就卓著。本书虽为讲义,但却是第一次用新体裁系统地讲述明代历史,作者以《明史》考证明朝史事,并引证明人文集、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内容充实,并具有极明显的学术深度,对后辈学者影响极大。 目录 前言/商传/1 第一编 总论/1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3 第二章 明史体例附明代系统表/6 第二编 各论/17 第一章 开国/19 第一节 太祖起事之前提(附群雄系统表说)/19 第二节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26 第三节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32 第四节 洪武年中诸大事/61 第二章 靖难/78 第一节 建文朝事之得失/78 第二节 靖难兵起之事实/83 第三节 靖难后杀戮之惨/94 第四节 靖难以后明运之隆替/97 第五节 靖难两疑案之论定/103 第六节 仁宣两朝大事略述/108 第七节 明代讲学之始/115 第三章 夺门/119 第一节 正统初政/119 第二节 土木之变/123 第三节 景泰即位后之守御/127 第四节 景泰在位日之功过/137 第五节 夺门/143 第六节 成化朝政局/151 第七节 弘治朝政局/163 第八节 英宪孝三朝之学术/167 第四章 议礼/170 第一节 武宗之失道/170 第二节 议礼/189 第三节 议礼前后之影响/204 第四节 隆庆朝政治/220 第五节 正嘉隆三朝之学术/229 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231 第一节 冲幼之期/231 第二节 醉梦之期/241 第三节 决裂之期/256 第四节 光宗一月之附赘/260 第六章 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264 第一节 天启初门户之害/264 第二节 天启朝之阉祸/272 第三节 崇祯致亡之症结/287 第四节 专辨正袁崇焕之诬枉/292 第五节 崇祯朝之用人/295 第六节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297 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311 第一节 弘光朝事/311 第二节 隆武朝事(附绍武建号)/315 第三节 永历朝事/319 第四节 鲁监国事/3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史讲义/世纪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孟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498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8-05-01 |
首版时间 | 2008-05-01 |
印刷时间 | 200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48.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