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选集涵盖了学术著述、散文、杂文、随笔、游记等众多文体,该书将作者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体验及回忆文章等整理结集,是季老百年人生积淀的精华。
图书 | 一生的远行/季羡林自选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选集涵盖了学术著述、散文、杂文、随笔、游记等众多文体,该书将作者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体验及回忆文章等整理结集,是季老百年人生积淀的精华。 内容推荐 人到了老年,往往喜爱回忆往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当然也不能成为例外。英国人常说什么“往日的可爱的时光”,实有会于我心。 我这样的经历,过去的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社会,恐怕有很值得别人借鉴的地方。今天年轻的知识分子,甚至许多中年知识分子,大都不能体会。有时候同他们谈一点过去的情况,他们往往瞪大眼睛,像是在听“天方夜谭”。 我走到了一个歧路口:一条路是桃花,一条路是雪。开满了桃花的路上,云蒸霞蔚,前程似锦,不由得你不想往前走。堆满了雪的路上,则是暗淡无光,摆在我眼前是终生青衾,老死学宫,天天为饭碗而搏斗,时时引“安静”为鉴戒。究竟何去何从?我逢到了生平第一次重大抉择。 目录 目录 留德十年 楔子 一 留学热 二 天赐良机 三 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四 满洲车上 五 在哈尔滨 六 过西伯利亚 七 在赤都 八 初抵柏林 九 哥廷根 十 道路终于找到了 十一 怀念母亲 十二 二年生活 十三 章用一家 十四 汉学研究所 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十六 完成学业 尝试回国 十七 大轰炸 十八 在饥饿地狱中 十九 山中逸趣 二十 烽火连八岁 家书抵亿金 二一 我的老师们 二二 学习吐火罗文 二三 我的女房东 二四 反希特勒的人们 二五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二六 迈耶(Meyer)一家 二七 纳粹的末日——美国兵入城 二八 盟国 二九 优胜记略 三十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三一 别哥廷根 三二 赴瑞士 三三 在弗里堡(Fribourg) 三四 同使馆斗争 三五 从瑞士到法国马赛 三六 船上生活 三七 西贡二月 三八 从西贡到香港 三九 回到祖国的怀抱 余音袅袅 别印度 楔子 初抵德里 在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难忘的一家人 孟买,历史的见证 一个抱小孩于的印度人 佛教圣迹巡礼 回到历史中去 深夜来访的客人 海德拉巴 天雨曼陀罗——记加尔各答 国际大学 别印度 日本人之心 下瀛洲 日本人之心 尼泊尔随笔 飞越珠穆朗玛峰 加德满都的狗 乌鸦和鸽子 雾 神牛 游巴德冈故宫和哈奴曼多卡宫 世界佛教联谊会第十五届大会 游兽主(Paffupati)大庙 望雪山——游图利凯尔 在特里普文大学 别加德满都 曼谷行 曼谷行 报德善堂与大峰祖师 郑午楼博士 郎静山先生 华侨崇圣大学开学典礼 鳄鱼湖 帕塔亚 一只小猴 东方文化书院和陈贞煜博士 奇石馆 神州游记 石林颂 西双版纳礼赞 换了人间 访绍兴鲁迅故居 游天池 在敦煌 登黄山记 富春江上 观秦兵马俑 登蓬莱阁 游石钟山记 登庐山 法门寺 虎门炮台 洛阳牡丹 延边行 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顿饭 延吉风情 美人松 观天池 逛鬼城 游小三峡 试读章节 五六十年以前,一股浓烈的留学热弥漫全国,其声势之大决不下于今天。留学牵动着成千上万青年学子的心。我曾亲眼看到,一位同学听到别人出国而自己则无份时,一时浑身发抖,眼直口呆,满面流汗,他内心震动之剧烈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仔细分析其中原因,有的同今天差不多,有的则完全不同。相同的原因我在这里不谈了。不同的原因,其根柢是社会制度不同。那时候有两句名言:“毕业即失业”;“要努力抢一只饭碗”。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后门,照样找不到工作,也就是照样抢不到一只饭碗。如果一个人能出国一趟,当时称之为“镀金”,一回国身价百倍,金光闪烁,好多地方会抢着要他,成了“抢手货”。 当时要想出国,无非走两条路:一条是私费,一条是官费,前者只有富商、大贾、高官、显宦的子女才能办到。后者又有两种:一种是全国性质的官费,比如留英庚款、留美庚款之类;一种是各省举办的。二者都要经过考试。这两种官费人数都极端少,只有一两个。在芸芸学子中,走这条路,比骆驼钻针眼还要困难。是否有走后门的?我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一般是比较公道的,录取的学员中颇多英俊之材。这种官费钱相当多,可以在国外过十分舒适的生活,往往令人羡煞。 我当然也患了留学热,而且其严重程度决不下于别人。可惜我投胎找错了地方,我的家庭在乡下是贫农,在城里是公务员,连个小官都算不上。平常日子,勉强糊口。我于1934年大学毕业时,叔父正失业,家庭经济实际上已经破了产,其贫窘之状可想而知。私费留学,我想都没有想过,我这个癞蛤蟆压根儿不想吃天鹅肉,我还没有糊涂到那个程度。官费留学呢,当时只送理工科学生,社会科学受到歧视。今天歧视社会科学,源远流长,我们社会科学者运交华盖,只好怨我们命苦了。 总而言之,我大学一毕业,立刻就倒了霉,留学无望,饭碗难抢;临渊羡鱼,有网难结;穷途痛哭,无地自容。母校(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要我回母校当国文教员,好像绝处逢生。但是我学的是西洋文学,满脑袋歌德、莎士比亚,一旦换为屈原、杜甫,我换得过来吗?当时中学生颇有“驾”教员的风气。所谓“驾”,就是赶走。我自己“驾”人的经验是有一点的,被“驾”的经验却无论如何也不想沾边。我考虑再三,到了暑假离开清华园时,我才咬了咬牙:“你敢请我,我就敢去!”大有破釜沉舟之概了。 省立济南高中是当时全山东惟一的一所高级中学,国文教员待遇优渥,每月一百六十块大洋,是大学助教的一倍,折合今天人民币至少可以等于三千二百元。这是颇有一些吸引力的。为什么这样一只“肥”饭碗竟无端落到我手中了呢?原因是有一点的。我虽然读西洋文学,但从小喜欢舞笔弄墨,发表了几篇散文,于是就被认为是作家,而在当时作家都是被认为能教国文的,于是我就成了国文教员。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深知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心虚在所难免。我真是如履薄冰似的走上了讲台。 但是,宋校长真正聘我的原因还不就这样简单。当时山东中学界抢夺饭碗的搏斗是异常激烈的,常常是一换校长,一大批教员也就被撤换。一个校长身边都有一个行政班子,教务长,总务长,训育主任,会计,等等,一应俱全,好像是一个内阁。在外围还有一个教员队伍。这些人都是与校长共进退的。这时山东中学教育界有两大派系:北大派与师大派。两者勾心斗角,争夺地盘。宋校长是北大派的头领,与当时的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是菏泽六中和北京大学的同学,私交颇深。有人说,如果宋校长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与何在国外也是同学,则他的地位会更上一层楼,不只是校长,而是教育厅的科长了。 P6-8 序言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 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 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现象,是颇能找出一些来的。比如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与歌颂,在写作的当时,我是真诚的;后来感到一点失望,我也是真诚的。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删改,统统保留下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像我这样性格的一个人,我是颇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离一个社会活动家,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我本来希望像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那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求闻达,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又决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决不是不爱国,那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然而阴差阳错,我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应景文章不能不写,写序也推脱不掉,“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会也不得不开。事与愿违,尘根难断,自己已垂垂老矣,改弦更张,只有俟诸来生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生的远行/季羡林自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季羡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4296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2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