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诸葛亮(谋略人生)/大谋略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本书将带你走近走下神坛的,真实的诸葛孔明。

内容推荐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本书根据确凿可靠的史料,实事求是地论述他在干戈扰攘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辅助刘备、刘禅父子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肯定他的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书中全面地展现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法制、哲学等思想领域的熠熠光采,揭示其以“拯世济民”、“兴复汉室”为核心的思想特征及对实践所起的指导作用,从而有助于读者对这位古代伟人的进一步了解。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自我栽培的方法

 一 智慧开门——从山东谈起

 二 读好书

 三 学古人

 四 交益友

第二章 平步青云的秘密

 一 超完美企划案——《隆中对》

 二 欲擒故纵

 三 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四 周公或王莽的选择

 五 谈判之道

第三章 壮大人生的艺术

 一 联合次要敌人

 二 收好徒弟

 三 选接班人

 四 人尽其才

 五 恶当除尽

第四章 纵横沙场的诀窍

 一 以小博大

 二 带兵有方

 三 长于巧思

 四 与司马懿套招

附录:诸葛亮年表

试读章节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阳都人。

琅邪在今天山东省东南部的沂水县,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并且靠海。琅邪是秦朝设置的一个郡,西汉延续这种设置,东汉时为“侯国”,辖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治所在今临沂县北。琅邪有琅邪山,面临黄海,下有港湾,秦始皇曾登临此山,“大乐之”,逗留了三个月,命人用石头设计一座琅邪台,“高显出于众山之上”,上面刻着秦始皇白以为的丰功伟业。传说琅邪台上有个神渊,只有斋戒后前往,才有神水冒出来。

至于阳都,则是汉代县名,隶属琅邪郡,汉灭即废,其故城遗址在山东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疃村一带。据《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说:诸葛亮的远祖“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由此而知,诸葛亮的远祖本姓葛,原为诸县(今山东诸城县)人,后迁往阳都,而阳都当时已有葛姓者,为了加以区别,来自诸县葛姓的人,一律取其县名加一个“诸”字,遂成为复姓。

阳都故城也叫做诸葛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四月,诸葛亮诞生在这里。那正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烽烟四起、战火不熄,他与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和两位姐姐,在家乡度过了童年时期。据《泰山志》、《泰山道里记》和《泰山述记》等方志的记载,诸葛亮幼年时期,母亲章氏就病死了,父亲诸葛珪当时在泰山郡的梁父县出任“县尉”(负责治安、捕盗的官吏),继而又升迁为“泰山郡函”(泰山郡郡守的助手)。梁父县和泰山郡均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诸葛亮曾随父亲在那一带生活过几年,很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父亲过世时,诸葛亮年仅十三岁,兄弟姊妹年幼无依,只好靠叔父诸葛玄抚养。公元194年,诸葛玄应扬州军阀袁术之邀,出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太守,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和两个姐姐都一起跟去,只留诸葛瑾在阳都看守家业。次年,曹操的军队血洗琅邪郡一带,诸葛瑾被迫去长江东避难,后来遂在孙权手下为官。

在三国鼎足时期,琅邪阳都一带均属于曹魏辖地,诸葛亮一家人或在东吴,或在蜀汉,再也没有回过琅邪阳都故里,其旧居因此荒废无考。今日的阳都故城遗址地势平坦、土肥水美,沂水傍城而下,一望无垠;东靠沂水,北临东汶河,东西的沂水河岸上,露出了原石砌成的古城墙基,北面河岸上残存有约一千五百米长的城墙遗迹。据考古调查和历史数据显示,阳都城在东汉时是个很繁华的城市。由于沧桑多变,到了明代的嘉靖年间(16世纪),居然到处瓦砾,无异废墟。现在除了仅存古城墙基与残垣断壁,随地皆可俯拾汉代的残砖碎瓦及陶器残片。1982年,沂南县人民政府下令,将阳都故城遗址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诸葛亮的故里总算得到了真正的保护。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阳都县其地曾为沂水、沂南和临沂共有,所以在很多史料中,不但称诸葛亮为沂水县人或沂南县人,甚至在临沂也出现了“诸葛祖墓”、“诸葛城”、“武侯祠”和“五贤柄”(祭祀诸葛亮,晋代的王祥、王览,唐代的颜真卿、颜杲卿,主祀诸葛亮。这五人都是沂水之滨的历史名人),令人真假难辨。时至今日,尽管“诸葛堤”等历史纪念建筑和遗迹早已无存,但据史料记载,诸葛氏在这里曾是世家望门大族。诸葛亮与其兄弟姊妹五人出走后,始终未归故里,然而诸葛家族中仍有不少人留在故土,一直到现在。就其祖籍诸城县西南十五里的枳沟乡而言,至今仍有“葛坡”、“孔明里”等称谓;周围数十里内,“诸”姓人家居多,他们都自称是诸葛亮的同族后裔。如今,时过境迁,代远年湮,阳都故城早已失去当年的繁盛,只成了怀古钦英的旧址。

务实的幻想

诸葛亮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在故乡,而是在南方发展,因此历来鲜有人研究山东对他的影响。事实上,诸葛亮十多岁后才离开山东,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早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山东深厚的人文背景与开阔的地理景观,对他日后的人生极有帮助。我们可以说,他的身体虽然离开了故乡,心里却不曾离开过,反而时时受到滋润。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他彻彻底底是个山东人,甚至连智慧也与优秀的山东先人分不开。

琅邪靠海,而海可以给人无限想象与创造力。历史小说家陈舜臣曾提到,山东以琅邪文人辈出而闻名,继三国之后的六朝时代,其文化担子是由琅邪出身的王氏一肩挑起。他又指出,“琅邪孕育出这样的文化,可能与它面临一望无际的海洋有所关联。海洋彼岸让人勾编各种各样的梦想……”。山东的海洋特别突出,尤其它占了全中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比例之高,令人惊叹,可说是得天独厚。它的东北岸与辽东半岛遥遥相望,自古以来不知开启多少文人雅士的想望:如果能用大桥将山东和辽东连接起来,缩短彼此的交通距离,那不知有多方便!如果能把黄河的巨量泥沙填平山东和辽东之间的渤海,成为新的良田沃土,不知能嘉惠多少居民!这些还算是“务实的想象”,终有一天,人类的力量能做到这种地步。

务实的想象之外,山东也给予当地人“浪漫的想象”。古人想象世界有三个中心,一个是西极昆仑,一个是东岳泰山,一个是蓬莱仙岛。昆仑山不在山东,姑且不论;泰山另有含意,容后再谈。至于蓬莱仙岛,本是人们在天气阴晴莫辨的情况下看到的海市蜃楼,纯粹是光线由不同空气层折射出的一种视觉幻象,却刺激了古人澎湃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远离人间苦难的神仙世界,尤其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这种浪漫的想象,似乎也有其务实的一面吧。

跟每个山东人一样,诸葛亮也有过浪漫的幻想,但比较起来,这里的海带给他的,却是更为务实的想象,像是如何让现实世界更加美好?在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庞大的割据势力之外,能否出现另一种可能?这种可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做到?在战场之上,能否出现更有杀伤力的武器?这种武器的诞生,会早日终结战争吗?为了早日结束战乱,决定胜负的运输工具也可以改进吧?来自海的种种想象,间接促成了他在日后成为大发明家。这才不是巧合,从鲁班开始,山东的发明家辈出,从不问断,诸葛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种深刻的影响,值得我们重视。

此外,山东人给人第一个印象是个子高大。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在身高上是比较矮小的,但山东人则是例外。山东人多半很高很壮,从古至今皆然。目前活跃在大陆甲A篮球联赛的山东金斯顿队,便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他们的球技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其他各省球队都不喜欢遇到这支人高马大、球风剽悍的队伍,这是不争的事实。十几年前,曾在国际上扬威的大陆篮球健将巩晓彬,也是山东人,他身高超过两米,这不是巧合吧。P1-5

序言

谈诸葛亮的人太多了,但根据什么来谈,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影响太大,据此来谈诸葛亮,当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后人假造的《诸葛亮兵法》,除了少数几则颇有根据,其他多属荒诞不经,也不能拿来当信史看。陈寿写的《三国志》虽然资料不多,经过裴松之的补充,却是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再配合其他史料,勉强能勾勒出诸葛亮的形象。诸葛亮并非不可批评,不过如果连基本史料都没熟读,就想妄议前贤,是不是显得螳臂挡车呢?

偏偏有人喜欢这样。曾看过以“诸葛村夫一生十大败迹葬送蜀国”为题者,文中痛斥诸葛亮,很有翻案的气势,只是缺乏常识和知识,令人啼笑皆非。该文作者列举诸葛亮的“十大败迹”中,有骂他“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的,说他在执政期间,仅为完成“先主心愿”和自己《隆中对》的策略,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由于实力相差太远,无法收复中原,反令国家背上大包袱,直接影响继承人姜维,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论调错误百出,除了对诸葛亮北伐的原因不了解,还弄错北伐的次数,也不晓得姜维并非继承人。此外,该文又批评诸葛亮“处理内部矛盾不恰当”,用两边安抚的方法来处理内部将士的矛盾。还举例说,刘备在世时,封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关羽不接受,诸葛亮派费诗拍关羽马屁,使关羽更加骄横,埋下失荆州的祸根。这种论调也错误百出,殊不知调和鼎鼐是领导人的必备功力,诸葛亮何错之有?还有,费诗根本是刘备叫去骂关羽的,与马屁何干?又与诸葛亮何干?历史读成这样,还敢出来翻案,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

由此看来,充分掌握史料,乃是评论历史人物的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具备了,再来才是观点是否合情合理,角度是否一针见血,以及其他种种。本书在史料收集上,力求精确无误,“唯二”要自首的是在引用《后出师表》和“空城计”上,有必要解释一下。前者真假莫辨,学界迄今未有确论,因此现在断言该文是真是假,尚嫌太早。本书认为该文与诸葛亮的言论思想并无抵触,因此加以引证。至于空城计,由于内容穿帮之处太多,已可断定是郭冲杜撰出来的,只因情节实在是发人省思,敌我双方套招求生的例证古今皆有,应该大书特书一番,因此专章处理。

本书的目的在挖掘诸葛亮的智慧,因此与一般传记有异,不跟着年代走,而是依照主题需要,适时穿插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乃至于时代背景。有时为了对照处理,不免把罗贯中的大作拿出来骂一骂,但是他写三顾茅庐那段,我认为很能发挥诸葛亮“欲擒故纵”的智慧,引用不少。书后附上诸葛亮的年表,或可让读者更有时间概念,以免深陷五里雾中。

在写作过程中,两个研究所老同学给我不少意见。黄伟修曾亲访山东数月,有不少真实见闻,足可印证本书中的某些说法;老同学陈一弘好学不倦,博洽多闻,除了提供若干数据资料,也对我的三国观点有所纠正。两人亦师亦友,惠我良多,特此感谢。

写完诸葛亮,最大的感想是,人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才气,更在于“充分的社会化”。空有才华是不够的,多少人因此长吁短叹,抱怨怀才不遇,他们都搞错了。人要成功。还必须具备“带得走的能力”,例如口若悬河、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偶尔要心狠手辣,玩点权谋。这些社会化的行为,配合上优越的才能,才是成功保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诸葛亮(谋略人生)/大谋略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志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58727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36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1
14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