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忘年之恋(李宗仁与胡友松)
内容
试读章节

“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一天傍晚,宋阿姨刚接小若梅放学回到大饭店,妈妈突然回来了。妈妈一把抱过飞奔过来的女儿,在她那亮晶晶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然后捧着小若梅的手说:“快叫沈阿姨。”想妈妈想迷了的小若梅这才注意到,在妈妈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和妈妈年纪差不多的女人。“沈阿姨……”小若梅嗫嚅着叫了一声,看着妈妈身后的这个个子不高、身段利落的女人,眼睛里似乎冒着凶光,好像电影《泰山》里的看守监狱的坏警察,不知怎么的若梅的心里面感觉十分害怕。

“唉,真乖,过来让沈阿姨看看。”凶女人发话了。小若梅吓得抓住妈妈的裙角不肯过去。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妈妈突然也不去上海了,这个沈阿姨也住在大饭店里不走了,天天与妈妈在一起打牌。这段时间,小若梅真是又喜又怕,喜的是天天都和妈妈在一起,怕的是这个沈阿姨,一脸的凶光,于是她就在心里数数,盼着沈阿姨快些走。

这年夏天,若梅生病了,患了百日咳,且又长了满身的湿疹,久治不愈。久之,百日咳转成了肺病,湿疹变成了疮。看了几次中医,中医说这种病不宜长时间呆在湿热的地方,而南京恰恰是这种气候,所以治愈就很难。

转眼问到了第二年的初冬,天气渐渐变凉了。虽然是江南,但节气也不饶人,初冬的南京也染上了肃杀之气。大饭店的气氛与往常有些不同了,经常来来往往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有时经常有军官模样的人进进出出。小若梅的病仍旧不见起色,学校也不去了,整天呆在饭店里,可今年与过去不同的是,沈阿姨也时时在饭店里陪她,小若梅虽然有些怕她,但日子久了,也觉得没那么可怕了。沈阿姨平时还是天天打牌,但有时候也给若梅讲故事听。她讲的故事是她自己,她说她是从济南跑到这里来的。出逃的时候,一群骑着大马的追兵在后面穷追不舍,幸亏她跳到路边深沟的草丛中,才逃过了追兵的眼睛。她一直逃到了徐州才彻底摆脱了追兵,然后从徐州又来到南京。她整天重复着这个惊险的出逃故事,每逢听她讲这个,小若梅既想听,又害怕,但后来听来听去就觉得厌烦了。

一天下午,妈妈突然从上海回来了,给若梅带来许多好吃的,还给她买来了一件翻毛皮上衣。若梅见了十分喜爱。晚饭沈阿姨也陪着吃,小若梅哪里知道这顿晚饭竞成了她与妈妈最后的晚餐。吃饭时,妈妈与沈阿姨争着给若梅夹菜,若梅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谁知这种快乐也是最后的了。吃着吃着,妈妈突然对若梅说:“若梅,以后妈妈要很忙,没有时问照看你了,过两天你就跟沈阿姨去北平;以后你记住你的小名叫若梅,大名叫胡友松,你没有爸爸,只有妈妈,以后沈阿姨就是你的妈妈。”若梅从记事起就经常独自一个人呆在酒店,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情似乎并不感到十分意外,只是不情愿。她痴痴地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妈妈有些难过地说:“不为什么,孩子,这是为你好,为了你的病尽快好。”说完她把头转向一边,若梅看得真切,妈妈在转头的一刹那,有两颗泪珠落在了胸前,把白色的旗袍弄湿了。沈阿姨一边给若梅夹菜一边也亲切地说:“若梅,以后有人要是问你,你就说我是你的亲妈,以后要叫我娘才好,娘才是亲妈。”听了这话若梅感到害怕起来,慌忙起身扑到妈妈的怀里:“妈妈,我不要你走,我不跟沈阿姨去北平……”

一切都没有因为若梅半夜的哭闹而改变。

第二天一早,妈妈将准备好的一大箱衣物和一小提箱首饰交给沈阿姨,嘱托说:“有了这些首饰,供若梅生活和上学没什么问题,你一定要好好地带她,有机会我就去看你们。”然后她又叮嘱若梅:“好孩子,以后要听沈妈妈的话。”说完眼泪又涌了出来。这时大个子军官叔叔也来了,扶妈妈上了楼,一个马车夫过来,搬了箱子,沈阿姨拉起若梅上了马车直奔火车站而去……

P7-9

目录

改变我命运的那一刻(代序)

引 子

家住六朝烟水间

京华噩梦

青春折翅

李宗仁思归

程思远牵线搭桥

叶落归根

与毛泽东握手

与毛泽东握手

李宗仁记者招待会

郭德洁病逝之谜

聚散两依依

轰动世界的老少配

北戴河蜜月

蒋介石暗杀李宗仁之谜

红色风暴中的西总布胡同5号

红旗车事件

鸡血风波

与红卫兵交锋

紧急避难

李宗仁在天安门城楼

梅花党之谜

残阳夕照

最后的日子

扫地出门

长夜漫漫

柳暗花明

桂林情节

心系台儿庄

德公去了,蝴蝶飞了,梅花谢了

附录1:《忘年之恋》第一版出版座谈会剪影

附录2:李宗仁归国后大事述要

序言

我这一生充满了坎坷。

在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是1966年7月26日,我与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正式结婚。从那一刻起,我的命运便同李宗仁联系在一起。那一年,我27岁,李宗仁76岁。相差49岁的老少配,这在当时是轰动国内外的婚姻。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我是一个不怕苦难、不甘寂寞、要强好胜的女人。童年时代,我憧憬过美好的未来;青年时代,我一直都在追求着人生的幸福和自由,但命运对我是不公平的,我虽然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幸福和自由。

嫁给李宗仁是我的选择,这也是决定我人生的选择。我与李宗仁虽然在年龄上悬殊,但李宗仁的政治家风度和爱国情怀掩饰了他的衰老,因此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彼此都相互理解,相互爱恋。正像本书作者描述的那样,李宗仁回国,郭德洁去世后,在风雨飘摇的“文革”时期,我陪伴李宗仁度过了他晚年最后的时光。

李宗仁是著名的爱国人士,能做他的妻子,我无怨无悔。

李宗仁去世后,我再次饱尝了人世间的艰辛。坚强的性格使我挺了过来。风雨过后是靓丽的彩虹。1998年4月,我欣然接受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的邀请,到台儿庄定居,并出任李宗仁史料馆名誉馆长。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有意义的选择。

总理说过,李宗仁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回国,一件是台儿庄战役。我认为,我这一生也是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与李宗仁结婚,一件就是继承李宗仁的遗志,定居台儿庄。

《忘年之恋》这本书是我及我与李宗仁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我在台儿庄生活得十分愉快,我要在我的有生之年,为德公未竟的事业——祖国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爱德公,更爱台儿庄这英雄的土地。

内容推荐

“我这一生充满了坎坷。

李宗仁是著名的爱国人士,能做他的妻子,我无怨无悔。

总理说过,李宗仁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回国,一件是台儿庄战役。我认为,我这一生也是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与李宗仁结婚,一件就是继承李宗仁的遗志,定居台儿庄。

我爱德公,更爱台儿庄这块英雄的土地!”

编辑推荐

她,秉承了母亲“电影皇后”的胡蝶的花容月貌,她,正值27岁的青春年华……

他,台儿庄会战的总指挥、原国民政府代总统,他,已是年逾古稀的老者……

这一段老少配佳话,演绎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忘年恋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忘年之恋(李宗仁与胡友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冠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22881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