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从事中医心理临床与研究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四川地震后,他亲临灾区,收集一手资料,及时编纂了《中医心理危机干预与灾后常见心理疾病防治手册》一书。结合现代西方心理危机干预与灾后心理重建的科学知识,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疾病防治以及心理干预与治疗技术”三篇系统介绍了中医学对心理性疾病的认识、预防和具体干涉措施。全书论述严谨,体现出科学性、专业性,同时又体现出科普性和实用性,相信对广大临床心理医务工作者以及广大群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图书 | 中医心理危机干预与灾后常见心理疾病防治手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从事中医心理临床与研究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四川地震后,他亲临灾区,收集一手资料,及时编纂了《中医心理危机干预与灾后常见心理疾病防治手册》一书。结合现代西方心理危机干预与灾后心理重建的科学知识,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疾病防治以及心理干预与治疗技术”三篇系统介绍了中医学对心理性疾病的认识、预防和具体干涉措施。全书论述严谨,体现出科学性、专业性,同时又体现出科普性和实用性,相信对广大临床心理医务工作者以及广大群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讲述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及相关知识,主要论述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内容。中篇讲述灾后心理疾病的防治,选取灾后常见的心理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失眠症、癔症、急性惊恐、广泛焦虑、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躯体化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以及心身疾病如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为代表,简要概述之后,依次阐述该病的中医药辨证治疗、针灸、西药治疗、适宜的心理治疗方法、中医特色干预技术。下篇具体介绍心理危机常用的干预技术。附篇附有临床上心理疾病评估常用的精神科量表。 目录 上篇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和相关知 第一节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第二节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知识 中篇 灾后心理疾病防治 第一节 急性应激反应 第二节 适应障碍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四节 失眠症 第五节 癔症 第六节 急性惊恐 第七节 广泛焦虑 第八节 恐怖症 第九节 强迫症 第十节 抑郁症 第十一节 躯体化障碍 第十二节 儿童情绪行为障碍 第十三节 神经性厌食症 第十四节 神经性贪食症 第十五节 支气管哮喘 第十六节 高血压病 第十七节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下篇 心理干预与治疗技术 第一节 危机干预 第二节 认知治疗 第三节 行为治疗 第四节 森田疗法 第五节 催眠疗法 第六节 家庭治疗 第七节 婚姻治疗 第八节 集体心理治疗 第九节 儿童l心理治疗 第十节 青少年I心理治疗 第十一节 老年期0理治疗 第十二节 躯体疾病心理治疗 第十三节 中医l心理治疗 第十四节 气功疗法 附篇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 附袁1 阿森斯失眠量表(AIS) 附袁2 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 附表3 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 附袁4 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袁5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表6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附表7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附表8 老年抑郁量表(GDS) 附表9 90项症状清单(SCL-90) 附表10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附表11 社交恐惧症自测量袁 附表12 压力量表 附表13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附表14 严重创伤应激反应快速筛选量表 附表15 BSSD痴呆简易筛查量表 附表16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节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应在经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 一、组织领导 (1)心理救援医疗队(包括防疫队,下同)在到达指定救灾地点后,应及时与救灾地的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成立心理救援协调组,统一安排救灾地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2)后期到达同一地点的心理救援医疗队或人员,应该在上述心理救援协调组的统一指挥、组织下开展工作。 (3)各心理救援协调组的工作,应及时与所在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沟通和协调,并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 二、干预基本原则 (1)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与整体救灾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要根据整体救灾工作的部署,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2)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的开展,避免再次创伤。 (3)对有不同需要的受灾人群应综合应用干预技术,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受助者个人信息。 (4)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 三、制订干预方案 (一)目的 (1)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 (2)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 (3)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二)工作内容 (1)综合应用基本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 (2)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 (3)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 (三)确定目标人群和数量 本次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级。干预重点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亲历灾难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 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现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他救护人员)。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 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 (四)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 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 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 (五)干预时限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限为灾难发生后的4周以内,主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助。 (六)制定工作时间表 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安排工作,制定工作时间表。 四、组建队伍 (一)心理救援医疗队 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可有I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加入。至少由2人组成,尽量避免单人行动。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联系。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也可以作为其他医疗队的组成人员。 P3-P5 序言 作为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其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尊重与挽救生命,更重要的是尊重与挽救快乐的生命,这是心理医生与一般医生的本质区别,也是他的崇高之处。5·12汶川大地震夺去的不仅仅是宝贵的生命,还有幸存者心灵的健康。有多少从灾难中侥幸逃生的人,虽然保住性命,却丢失了快乐,夜夜来袭的梦魇,反复重现着灾难的情景,让他们沉默寡言,焦虑,抑郁,担心,恐惧,寝食难安。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终能弥补,但精神创伤如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一生。紧急心理干预与灾后心理重建是一项科学有序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常需坚持20年以上。我们高兴地看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面临这次巨大的灾难,在快速投入巨大的国家性、民族性物质救援的同时,也把心理救援与支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彰显我国社会进步如此之快!为了给灾区医护人员、心理工作者、心理志愿者及时提供中医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疾病防治的相关专业知识,特快速编写该书,以期能有效地帮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灾难阴影,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该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讲述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及相关知识,主要论述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内容。中篇讲述灾后心理疾病的防治,选取灾后常见的心理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失眠症、癔症、急性惊恐、广泛焦虑、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躯体化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以及心身疾病如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为代表,简要概述之后,依次阐述该病的中医药辨证治疗、针灸、西药治疗、适宜的心理治疗方法、中医特色干预技术。下篇具体介绍心理危机常用的干预技术。附篇附有临床上心理疾病评估常用的精神科量表。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该书的上篇由汪卫东、郭蓉娟执笔完成,中篇由汪卫东、郭蓉娟、王嘉麟、孙玉爽、于淼、崔丽芳、刘琳琳、欧阳帅领、王芳、林颖娜、洪兰、胡永东、周天、赵阳、靖猛、陈懿宇执笔完成,下篇由汪卫东、洪兰、林颖娜、王芳、王洪展、张晓强、吕学玉、吕梦涵、童长恩、赵霞执笔完成,附篇由郭蓉娟、邢佳执笔完成。该书的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支持,感谢各位编者加班加点的辛苦工作,感谢出版社各位编辑的辛勤付出,也感谢书中参考资料的作者。 需特别说明,为方便临床使用,该书中给出了中药的参考剂量,临证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不宜拘泥。由于时间紧迫、水平有限,在编写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不足和疏漏,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和同仁的批评指正。 版权说明: 1.本特辑的版权属于原作者,使用时不得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 2.由于时间紧迫,书中所引文献没有一一征求原作者的意见,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编辑部联系,电子邮箱lin80327@126.com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医心理危机干预与灾后常见心理疾病防治手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卫东//郭蓉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1445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3 |
出版时间 | 2008-07-01 |
首版时间 | 2008-07-01 |
印刷时间 | 200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5.67-62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